景点介绍
位于高县胜天镇境内的红岩山上,古寨内的山水形态,竹木之盛,寨门遗址,仍清晰可见。该古寨遗址在德利村5组辖区,寨内包围8个山坡,有5条田,有田土面积200多亩,至今还住有30多户人家。该生产组内有2个小地名,寨内人口集中点处叫大红岩,寨外只有几户人居住的地方称小红岩。 据一位当地人介绍,古寨面积很宽,土地肥沃、水源丰富。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当地人在寨子旁边建成了一个小型水库。该地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主产水稻和梨子、李子等各种果木;森林覆盖率较高,树竹茂盛。古寨建造的时间很久,根据寨墙石质风化考证,有400至500年的历史。 当地80多岁的文成锡老人回忆,他听祖辈讲,在清朝同治年间,此寨的田土属秦晓楼和肖绍清两个大地主所有,文成锡的爷爷、祖祖都是租他们的田地耕种。当时,在寨子的对门山脚,建有3间存放枪支、火药的库房,至今可见遗址。而且,当时每天都要杀一头猪,供寨内人食用,可想当时寨内很兴旺。 寨子的周长约5公里,寨子的东北面与翠屏区南广镇黄河村接壤,西面与南广镇的曾岩村接壤,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寨有6道寨门。东寨门建在香炉山的尾端,门宽约2米,寨墙厚有4米、高5米;南寨门有两道,分外寨门和内寨门,外寨门的山不很险要,内寨门的山是天然的绝壁;西寨门也有2道,外寨门建在小地名叫寒昌沟的沟顶,此门是红岩山群众到宜宾捷径的必经之路,又是阻挡外来人侵略的重要关口,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离外寨门约1000米处,又建了一道内寨门,此门宽1.2米,围墙厚4米、高5米;北寨门建在悬岩绝壁间,有三巨石作陪衬,两石之间建寨门,另一石脚建有哨所值班室,此路是通往李庄和水流溪的重要关口。 寨内山形奇异。一是寨内有黄牛寺,寺院建在黄牛山的头顶,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被撤;二是马鞍山,此山象一个逼真的马鞍子,当地人取名为马鞍山;三是有香炉山,此山有一个圆石,高高耸立,形如香炉,当地人在圆石中打了一窝,每逢节日就到此处烧香点烛,以保平安,求上天风调雨顺,获得丰收;四是寨内有处“害羞湾”,此山像一个美女,有两腿两脚,湾顶长期流水,常年不长草,是一个天然绝壁缝,湾口有一块约2亩的大田,原来田边是一线芦竹,一遇东南风,大风吹到“害羞湾”顶,风受湾顶石壁的阻挡,返回岩边大田,吹得田水“嗦嗦”作响,田水在风力作用下立即起漩窝,非常罕见。据传早年的一个夏天,从此过路的两位行人被大风吹倒,摔死于数十丈高的岩脚下,后来当地人称此田为鬼闹田。解放后,当地人把岩边的田坎大路加宽加高后,过路人仍然感到害怕,就将此路改道田壁的另一块田坎上,才免此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