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中国 >安徽 >安徽特产
安徽特产

安徽特产

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 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旅游资源丰富,黄山、西递和宏村古民居群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不仅有着黄山的雄奇壮丽,也还有着徽村的水墨淡雅。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地跨长江、淮河南北,拥有徽文化(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等多元文化及地域特征。

安徽特产大全

秦栏大脆
秦栏大脆
  • 大脆本市秦栏特产,香脆可口口。其制作工艺比较简单:将面及少量油酥、揉和后,搓成鸡蛋大的面馒,略撒芝麻
  •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
  • 凤阳在安徽省东北部、淮河南岸。该县的花鼓说唱,历史悠久。每逢节日、农闲或田间小憩,随时随地敲打说唱。热闹有趣。凤阳享有“花鼓之乡”的称号。
  • 藕夹子
    藕夹子
  • 藕夹子将藕切成一连两片,包以配好佐料的肉泥,然后在面糊里浸蘸,使封口(糊内需加少许食碱、鸡蛋、味精等 ),再放入油锅内炸黄取出,临食时复在油锅煎一下即可。食用时蘸以用姜末、醋等制成的佐料,外脆内软,酥美可口,别具风味。此菜春秋季节食用较多,尤在中秋节前后风行,城 乡 居民均喜制作。( 天长)
  • 秦栏卤鹅
    秦栏卤鹅
  • 秦栏卤鹅秦栏 一 带 特产,传有百年历史。其肉酥嫩喷香,老少咸宜,别具风味。制作时最讲究的是卤。制卤比较复杂,先 将元茴(八角)、丁香、小茴川椒、三奈、桂皮、肉桂、肉果、芝麻(炒熟)等碾碎装入布袋,随酱油、味精和水一并下锅煮沸。鹅去毛后,从背一掏去内脏洗净。再入卤内煮熟,煮得不宜过烂。卤以越老越好。( 天长)
  • 凤阳酿豆腐
    凤阳酿豆腐
  • “凤阳酿豆腐”是安徽沿海地区的传统名肴 据凤阳当地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在凤阳,他年幼时家境贫
  • 琅琊酥糖
    琅琊酥糖
  • 起源于明朝末年,以麦面、芝麻、糖为基本原料,焙炒加工而成,故通称面糖。清代,有秦、尤两位师傅,将面糖
  • “金丝琥珀蜜枣”
    “金丝琥珀蜜枣”
  • 是我国蜜枣中的珍品,产在安徽省歙县杞梓里、三阳、英坑一带。从1957年起,畅销美国、加拿大、日本、印尼、菲律宾、泰国、印度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 雪片糕
    雪片糕
  • 雪片糕 市内有悠久的制作历史,为名细糕点之一。铜城大糕尤称佳品,薄如白纸,点火可着,卷如香烟,不断不
  • 卞蛋
    卞蛋
  • 京彩松花皮蛋本市清代即有制作。蛋体透明,呈松花纹状、清香醇厚,味美爽口,在省内外同行业质量评比中曾屡
  • 女山湖银鱼
    女山湖银鱼
  • 相传张果老在女山仙人洞小憩时被一群白羊吵吵闹闹,搅了好觉,气得将这群白羊点化成石。雪白的羊毛没有变成石头,脱落后被风吹雨淋流入女山湖。时间一长,长成了一种细细长长的小鱼。开始数量很少,渔民们也没在意。后来繁衍的越来越多,成群结队,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光亮,银白一片,女山湖成了银色的湖;后来有人捕了些用它做汤,汤味特别鱼美,鱼肉细嫩无刺,食之回味无穷。因这小鱼银白无鳞,被人叫作"银鱼"。
  • 全椒马厂酥笏牌
    全椒马厂酥笏牌
  • 酥笏牌是全椒名点之一,以马厂镇最为可口。因其形状象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象牙笏牌,故有此名。酥香味美,为品茗佳品,又是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尤为适宜老年人食用。为明乐韶凤所创。主料为面粉,鹅油或鸭油、熟芝麻。将油酥和面团揉和,反复折叠,擀成24层,形成 长约16厘米,宽约6厘米的底坯,撒上芝麻入炉以文火闷透。取出后清除炭火,再层层放入炉内,利用炉内余热,熏烤过夜即可,启炉香气扑鼻,放入茶盘,以手指在两头一按,即碎为八块。食之有益于胃寒、食欲不振、体虚、盗汗等症。
  • 滁菊
    滁菊
  • 菊花,别名“延寿客”,有抗菌、抗病毒、消炎、利尿、抗衰老、解热作用。入药用的菊花是菊科植物菊花的干燥头状花序,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等地。
  •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星耀旅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