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版块
兴趣小组
穷游欧洲
穷游亚洲
穷游美洲
穷游大洋洲
穷游非洲
预订
搜索
灾难里的永恒力量——希望(尼泊尔地震亲历记录,还原一个真实的震后)
灾难里的永恒力量——希望(尼泊尔地震亲历记录,还原一个真实的震后)
12袋长老
精华
2015-05-03
30035人阅读
12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5-03 21:07
写在前面:
结束了一年环球旅行的我,正在重新找工作的过程中,可惜直至4月中旬依然无果,于是想就着五一假期出去再走走。于是这从四月中旬到五一假期两星期上下的时间,便萌生了去
本来一切都在顺利地进行着,4月19日,我刚到尼泊尔的第一天在
在重新恢复通讯后,我联系上了博卡拉自发组织的华人互助群体,大家在里面发布、更新及交流最新的信息,也开始辟谣,剔除错误的信息,务求让所有人都能安全撤离回国,我也在其中负责收集及提供安纳普尔纳地区的信息。后来回到博卡拉跟群里面的大家碰头后,我在相对安全的博卡拉小住了两天,接着回到了加德满都。
到了加都之后,亲身感受到加都并不如外界尤其是部分国内媒体描述的混乱和危险,于是我决定到几个受灾地点看看,我看到了倒塌的建筑,看到了受灾的人民,但相信每一个如我一样亲眼见证这一切的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我们为尼泊尔人的坚强而动容。尼泊尔人在灾后积极配合安置,部分没有受灾的人继续了正常生活,他们没有哀鸿遍野,没有叫苦连天,而是积极地生活着,眼里满带着希望,仿佛只要明天我们能给他们修复了受损的房屋,他们就能还我们一个与以往无异的尼泊尔。
我在灾区拍了不少照片并放上了网络,引起了不少的关注,很多朋友和组织希望我能回国后开展分享会,为尼泊尔募捐,我也一一答应下来,期间也接受了一些媒体的采访,
我从来都只是一个普通的拍照者和旅行者,但这次若我能通过自己的镜头,让更多人关注这个命途多舛却生性坚强的国度,协助他们重建,那将是我所拍照片的莫大意义。
-------------------------------------------------------------
更多游记和自制干货攻略,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Tino的环球旅行笔记“
-------------------------------------------------------------
点击跳转:
先发部分图片,日志尽快补上,所有图片都是在相机拍摄后上传手机用app修图后导出的,像素较小,修图痕迹也较粗糙,因为目前手头工作较多,开始筹备分享会,暂不慢慢用电脑修图了,请见谅。
4月30日,震后的
5月1日,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东南面空地的临时安置点,房屋受损的灾民把全副家当都搬来了暂住,他们接下来将面临严峻的饮食卫生和疫情问题。
4月30日,
5月1日,
4月30日,巴德岗
5月1日,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东南面的临时安置点,一位母亲正在为女儿梳洗。大部分尼泊尔人的生活用水来自于地下水,灾后大量的焚尸以及未及时处理的尸体中的有害物质已渗透至地下水源,据当地人描述4月30日开始加都的地下水已经有异味,卫生用水问题将成为尼泊尔灾后首要考虑的严峻问题。
4月30日,驻守巴德岗的中国明珠救援队介绍目前救援状况及遇到的问题。尼泊尔基础设施薄弱,灾后没有统一调度救援的部署,空有十余支国际救援队,大家却信息不互通,导致无法得知偏远地区的受灾情况,需要救援的急切程度,有没有别的救援队负责前往,再加上交通受阻,致使大部分国际救援队只能活跃于规模较大的城市之中,无法深入到受灾严重的村庄,救援成果有限。
4月30日,震后的巴德岗杜巴广场依然还有很多精美的建筑屹立不倒,但部分倒塌的建筑精美的木雕部分据说遭受不同程度的偷窃,如何保护历史建筑残骸以及有效地重建,也是今后尼泊尔灾后恢复的一大议题。
4月27日,甚少受灾的博卡拉,依旧美丽宁静的
4月22日,Muktinath寺庙前的苦修者。
4月19日,震前加德满都让每一个人都着迷的杜巴广场,不想已成永诀。
5月1日,加德满都杜巴广场背面被砸得变了形的指示牌,上面还能看到“世界文化遗产”的字样,后面正是一大片倒塌的残骸,令人唏嘘。
5月1日,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东南角的居民安置点,灾后的尼泊尔不会哀鸿遍野,不会叫苦连天,人们积极地生活着,盼望着有朝一日的重建,他们眼里面满是灾难之中的永恒力量——希望。
最后编辑于 2015-08-17 21:41
回复
12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5-03 21:11
接下来我将按时间顺序描述,我还是得先写地震前的部分,我将会简要以及尽量不含震后情绪地写,务求让所有读者都能随我一起感受这段从平静到震撼的不平凡的旅程。
4月19日
结束了一年环球旅行的我,正在重新找工作的过程中,可惜直至4月中旬依然无果,于是想就着五一假期出去再走走,想找个不太远的地方,于是尼泊尔重新出现在视线里。
2011年走川藏时,我认识了佛山姑娘Eva,她是个干劲十足横冲直撞的姑娘,那时候还没有女汉子一词。后来我辞职开始环球旅行时,她也开始了自己的辞职之旅,我借了她两本LP,她独自闯荡印度和尼泊尔,最终选择留在尼泊尔经营一家旅行社。她在印度时还遇上了我后来在
刚下飞机,加德满都机场小得可怜,没走几步就到出口了,还想找ATM取点现金来着,结果没有,只好用20美金现金换了点钱打车。想要省钱的自助背包客,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机场的交通问题,由于不是本地人永远不知道出
我直接忽略了预付款出
尼泊尔是一个尼泊尔语与英语共用的国家,尼泊尔语的书写语言是梵文,跟印度一样。破旧的出
安顿好后,找到了Eva,聊了点近况,去了托她预定的票,再打听了一些实用消息,然后便动身先去把后面徒步需要的信息登记和进山证办了,再去加德满都名满天下的
走在泰米尔街头,真的感叹中国人的强大和自己来晚了5年,在面向游客的泰米尔区,第一语言是英语,第二语言就是中文了。街头满是中文招牌,还张贴着各种最新网络流行语的广告,然后满街游客感觉超过60%都是中国人,耳边总是响起中文。我走进一家中餐厅,里面的尼泊尔伙计端出一张全中文菜单,用熟练的中文为我写单、送餐和埋单。我在
先是到了游客中心,尼泊尔街头尘土飞扬,真后悔没戴口罩,想着后面回来一定要买个。游客中心里面都是来办徒步相关文件的背包客,这里倒是一个中国人没碰见,大部分的中国游客来尼泊尔都是在加都和
很快就把相关文件办好了,接着前往杜巴广场。我从前的帖子都有详细介绍历史的习惯,来尼泊尔的人不少了,游记也多,我也就不赘述了,杜巴广场也太闻名,相信大家都略知一二的。
我是本着匆匆一瞥的心态来看看的,就没有详细对照每座建筑物的名字,都是随便拍拍,杜巴广场是属于无论怎么看都好看的那种景点,独特的东方韵味,精美的雕刻,都是吸引着世界各国游人的地方。
见识过印度梅兰加尔堡和
4月20日 博卡拉
加德满都发往博卡拉的公车都在早上出发,早上六点多钟我便来到了上客点,准备前往博卡拉。不出所料车上近半都是中国人,再一次感叹国人的强大。
加德满都到博卡拉之间是全国最好的一段公路,连接国内的第一大和第二大城市,可是短短150多公里却要走7个小时,可见这条“全国最好”的公路还是不怎么好的,经过七个小时的迂回山路后,就到达了湖畔城市博卡拉。
由于明天要一早赶山地航班,我便住在了机场附近的旅馆。安顿好以后,便到了湖滨区走走。博卡拉是更为专门的一个旅游城市,尤其在湖滨区,不出意料又是满街中文,今天天气一般,就没有拍照了,随便逛了逛眼花缭乱的店铺,好好搓了一顿中餐,有肉有菜,准备明天开始艰苦的徒步。
最后编辑于 2015-05-03 22:20
回复
12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5-03 21:11
4月21日 佐莫索姆
常听说山地航班会因为天气延误或者取消,虽然博卡拉今天天气也不咋的,但我的航班顺利正常起飞了。山地航班都是小型飞机,仅有17座,每天两家航空公司各发一班,也就是说想通过山地航班去往徒步或者返回的话,撑死一天就送去三十来个,回来三十来个。
第一次坐这样的小飞机,还是很兴奋的,直接就能看到帅气的机长在操控飞机了,大家都拿出手机拍拍拍。飞机只配一个乘务员,乘务员给我们一人发了一团小棉花和一颗糖,我在纳闷棉花是干什么用的,看见当地人把棉花塞进耳朵就明白了,和糖一样是缓解气压问题的。
两个螺旋桨哗哗哗地转起来,飞机起飞了,因为小,所以也
帅气的山地小飞机,以及背后海拔7061米的Mt. Nilgiri了
佐莫索姆是安纳普尔纳大环线上的主要城镇,也是唯二的机场,另一个机场在东面的Manang,我原计划是飞到Manang,东向西逆时针翻越陀龙垭口更为容易,然后到达佐莫索姆回博卡拉,可是现在飞Manang的航班已经取消了,唯有进出都在佐莫索姆走一个小圈,我仅有7天时间,而整个安纳普尔纳大环线是需要至少14天的。
初次做资料的朋友会迷惑于安纳普尔纳地区的数条徒步路线,又ACT又ABC的,傻傻分不清楚,我也是看了好久才搞清楚,这里简要说明一下。ACT全称是Annapurna Circle Treks,也就是安纳普尔纳大环线。有一个直观方法,想象整个安纳普尔纳地区是一个时钟,博卡拉就位于时钟5点至6点之间,ACT大环线的线路就是时钟的边框,安纳普尔纳峰群就在表盘的中间。ACT大环线上的最高点位于陀龙垭口,海拔5416米,在时钟的1点钟位置,成为了徒步者津津乐道的目标,我所在的佐莫索姆大约在表盘上10点钟位置,若ACT走完全程需要约14天以上。另一条徒步线路ABC全称Annapurna Base Camp,也就是安纳普尔纳大本营,是从博卡拉所在的5点至6点之间的位置往表盘中间走,正中间便是海拔4130米的登山大本营了,单程约6-7天,全程至少10天左右。
我的计划是从10点钟的佐莫索姆往东顺时针走,尽量靠近陀龙垭口,然后看情况翻越陀龙垭口后折返,因为从西往东走的话,垭口前最后一个落脚点在4100米左右的山脚处,垭口没有住宿,意味着一天内要从4100米向上爬升1300米的海拔再下降同样的高度返回,将是极大的考验,我本身不是体力好的人,又背着大量相机,所以能不能翻越垭口需要看到达山脚下的情况。而多数时间充裕的人都从东向西走,也是标准的线路方向,从这个方向的话垭口前最后一个落脚点就在海拔4900米的high camp了,也就是翻越垭口的当天只需要爬升500米,然后再下降1300米就ok了,相对轻松很多。可惜我没有时间从东往西走,又没有飞机让我直接缩短东面的行程,所以只能如此计划了。
我的第一天行程是计划从海拔2700米的佐莫索姆前往海拔3500米的Jarkot。有两条路可选,一是较多人走的主路,主路现通行吉普车,坡度较缓,沙尘较大,路程较长。然后是小路,小路是纯粹的徒步线路,较少人走。我就拍脑瓜子走向小路了,为我一天悲催的行程埋下了伏笔。
我在出行前尽量精简行李,但相机镜头三脚架我是无法舍弃的,接着带上了衣服食物工具洗漱用品和药物,背包一下子就15公斤了,但刚开始走着问题还是不大。
佐莫索姆镇子上就能看见巍峨的
最后编辑于 2015-05-04 00:38
回复
12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5-03 21:13
4月22日 Jarkot
4月23日 Muktinath
起床以后收拾行李,背上大包往Muktinath的俄国人旅馆出发了。
回头拍一拍美丽的Jarkot村。
早上出门放牧的村民们。
好歹算是适应了高原,背着大包爬坡也问题不大了,还闲下来自拍了一下。
到达Muktinath,住进了俄国人旅店,视野很开阔,180度的山景,可是今天一改早两天的晴朗,大片乌云袭来,我也就没再到处走,安心留在旅馆休息了。
直到日落时,天气才好了一些,于是又拍了几张。
旅店挂着的经幡。
日落时旅店天台的景观
来个近的。
又一个自拍,旅馆设施是简陋些,但也很享受。
海拔3800米的气温更低了,我只好把羽绒冲锋衣都穿上,晚饭完了就直接钻房间里面了。
4月24日 Phedi
今天从Muktinath出发前往陀龙垭口前最后一个可住人的地方。Phedi是山脚的意思,那里没有村庄,只有专为游客搭建的5家餐厅兼旅馆,计划是在那边住一夜,第二天一早冲击垭口,无论能不能上去,12点前就下撤回来。
从Muktinath到Phedi路也不算难走,海拔也是爬升300左右,路程有点长,花了我两个半小时到达,还行。正在一家餐馆吃午饭时,遇到了一行从垭口下来的欧美人,他们凌晨三点出发翻越垭口,接近9小时才下来。还没交流两句,天空开始下雪了,大家都往屋内躲,雪越下越大。按他们描述这边坡度的陡峭程度,以及这飘雪,我打消了冲击垭口的念头,决定今天回去Muktinath住。
回去过程中一直下着雪,天气越变越差,然而任何人都没有想到一场灾难将会悄然而至......
最后编辑于 2015-05-04 00:41
回复
12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5-03 21:14
4月25日 佐莫索姆 大地震首日
然而
这次地震在佐莫索姆持续了两分多钟,并没有任何房屋倒塌,连餐具都没有震掉,所以我和在场所有人都觉得是场小地震,直至我翻了一下朋友圈,发现Eva连发了几条加都地震让大家躲避的朋友圈,我和Paul才意识到既然离这里两百多公里的
余震发生了,仅仅在主震发生的30多分钟以后,但这次余震在佐莫索姆仅仅持续了30秒左右,同样没有任何损毁。
竟然是8.1级大地震(google公布的是7.9级,8.1级是
我在打字转发的过程中,发生了第二次余震,但仅有1秒不到的时间。
截至断网前,除了地震的数据外,能整理到的信息是:1、加都受损严重,有房屋倒塌、道路开裂、达哈拉哈拉塔全毁大量游人遭掩埋,杜巴广场损毁严重,国际机场疑因跑道断裂关闭。2、博卡拉信息非常少,但就ins上传的照片来看,绝大部分人安全,湖滨区没有房屋损毁。3、加德满都周边的
4月26日 佐莫索姆 大地震次日
刚到湖边,大约尼泊尔时间下午一点左右,又发生了一次强余震,震中在加德满都东面,震级达7.1级,我们在湖边感受到地在摇动,然后看见山路纷纷落石,感叹我们早了那么几分钟出来山路,不然就要看运气躲避落石了。
综合群里面和网络上的信息,还有来自Eva的现场反馈,今天得到的信息如下:1、加德满都并不如外界宣传的损毁严重(有报道说加德满都毁掉80%),泰米尔只有少数房屋倒塌,其余民居倒塌多数在郊区。2、三个杜巴广场巴德岗损毁最严重约50%,加德满都约40%,帕坦约25%,加都的猴庙、烧尸庙均有损毁。3、加德满都机场跑道并没有损毁,只是因为地震为安全起见关闭,现已重开。4、大量游客涌进机场希望离开,但机场起降能力十分有限,中国有增派航班计划,但只能实现部分,网上传播的“只有中国人和
大使馆承诺只要有中国护照就能登机”的一条,不知道是哪个不要脸的段子手写的,还有官媒报道,令多少人信以为真,煽动了情绪,当天就因为“免费机票”的争执,导致秩序混乱,还导致有中国游客厮打尼泊尔的国航地勤人员,实在不堪。6、博卡拉到加德满都公路可能存在塌方隐患,不建议走陆路回加都。7、博卡拉几乎没有受到损毁,在加德满都混乱的情况下,博卡拉适合作为缓冲。8、因为加都机场优先让国际航班起降,故博卡拉飞加都航班不稳定。9、中国西藏部分地区也受到损毁,交通中断,边境关闭。10、有传言说今晚有强余震。
最后编辑于 2015-06-13 20:38
回复
12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5-03 21:16
PS:
4月27日
今天一早起来,房东也信守承诺回来为我开了旅馆大门,接着就去往佐莫索姆的机场了。
早上看见的Mt. Nilgiri,感觉天气不错,应该能飞。今天一路过去看见村里的人都躲出来空旷的地方打地铺,然后一路上村里的狗依然狂吠,可怜啊,估计狗狗们都被震神经了,一天到晚都在吠。
这就是机场的等候区了,机场只在早上有山地航班时开启,工作人员还没进机场时就只能在这室外的等候区等了。
候机区也是一片空地,不少群众聚集在这里打地铺,以躲避夜晚可能发生的余震,清晨起来他们就地烤火取暖,看起来大家还是安全至上。
跟我一起候机的有个
Christopher,大家聊了两句熟络了。接近飞机预定起飞时间的6:30,机场的军警示意我们进入机场里面换登机牌,我和
Christopher都很兴奋,看起来是能飞了。我们换好登机牌,交付了托运行李就在一旁等待,谁知一等就等到九点钟,接着来一个工作人员高声呼喊航班取消,大家都很失望。
于是我和
Christopher还有他几个法国朋友一起回去航空公司办公室办理退票,接着商量一起包车下山,他们和吉普车司机谈价钱,我去多拉拢几个人来拼车。最后凑够了八人,就一起下山了。
车上其中一人是当地人,他正是我们乘坐的山地航班的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我们详细询问他取消的原因,他说山地航班的飞机师和飞机都在
接下来就是一路痛苦的山路,前天仅仅坐了一小时,而今天则要坐九小时,我摇的快要吐了,其他人也纷纷表示受不了,好歹我们最后依然能活着到达博卡拉。
在旅馆安顿好后,博卡拉互助群里面的张大哥拉我去吃一顿,也见到了群里面另外的几位成员,大家在交流今天的最新信息,
对比起昨天的消息,有变化的是:1、加都机场秩序好转,先前的谣言已被攻破,大家不再为免费机票争吵了,而是各自改签航班,但几乎还是没有排队的概念。2、各国救援队开始进驻尼泊尔,一些较大的城镇受灾区域得到了救助。3、博卡拉机场完好,但受到加德满都航空管制的关系,许多原定飞往加都的航班取消,据资料收集27号当天只飞了2-4班。4、今天群里有小伙伴陆路去了加都,沿途并没有受到塌方影响,道路畅通,没有堵车情况。5、博卡拉受灾轻微,整个湖滨区毫发无损,仅在郊区有几处危楼倒塌,有两名尼泊尔老人行动不便躲避不及不幸遇难,目前博卡拉一切正常。6、在加都泰米尔区,数家中国人经营的餐厅坚持营业,免费为国人提供饮食及住宿,
问了大家的意见,大部分人都觉得与其现在去稍有点混乱的加德满都去抢改签,倒不如先在安全的博卡拉住一两天,待加都秩序恢复了再回去。再就是地震发生在25日,慌张的人都想马上撤离,于是造成了头两天的乱状,中国人多的地方就会乱(不是贬低国人,也不是自命清高,但这是大家都知道却又不愿道出的事实),所以等5月以前,让急着回去的先走了,而后本来五一假期打算来的人或者旅行团都无法成行,他们的回程票将会取消,届时票也不紧张,机场人也少了,就是我们回去的好时机。
4月28日 博卡拉 大地震第四日
我原本是5月4日的机票,通过携程订的,致电南航改签时告知只能在原定日期前两天到后两天范围内改,超了范围要收取2000元手续费,貌似这个费用是携程要收的,具体我也不清楚了,我最后改签到了5月2日。然后我去了尼泊尔当地的Yeti航空公司,我原本与女友订了内陆往返博卡拉和加都的航班,现在也只能取消掉,再把我自己从博卡拉飞加都那一段改签到4月30日一早,就是后天早上离开。
一切安排好后,我就能悠闲地逛逛博卡拉了,很多琳琅满目的商店,店里的人乱要价,他们知道也许这一波的游客都离开以后,短时间里不会再恢复到以往的客流量了,趁现在能捞一笔就捞一笔。
本来上午天气一直不好,但到了下午却露出了晴天,赶紧拿出相机咔嚓几张,湖滨的狗尾巴草。
博卡拉湖滨有一处兵营,兵营外围的树上有这种鸟大量聚居,很是壮观。
美丽的
4月29日 博卡拉 大地震第四日
今天也没有什么好描述的,我个人的行程就是在博卡拉买买买,群里面陆续有小伙伴报告博卡拉返回加都的情况,以及加都机场的情况,
今天主要有几个消息:1、今天博卡拉飞加都的航班大多都能成行,只是会有延误。2、博卡拉到加德满都的陆路交通依然畅通。3、加德满都机场秩序正在恢复中,已经没有滞留的同胞了,大家都有秩序地候机以及改签。4、加都及周边地区对遇难者尸体没有进行科学的处理,导致有害物质流散,有可能造成疫情,前往该地区要做好防疫措施。5、加都泰米尔地区部分商店餐厅旅馆开始营业,基本生活恢复正常。
可以说尼泊尔的灾后秩序恢复得异常地快,仅仅第四天,基本上就一切基础设施恢复正常的运作,不得不感叹这个国家顽强的生命力。于是我有一个念头,我想我明天到达加德满都之后,去一去受灾的地方,看一看受灾的程度,以及居民现在的生活,网上消息太乱,国人大多觉得尼泊尔受灾十分严重,但我所闻的不是如此,明天我就去亲自看一看,把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
最后编辑于 2015-05-04 21:49
回复
12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5-03 21:17
4月30日
一早赶往机场,工作人员告知会延误,但肯定可以飞。大约在预定起飞时间50分钟后,有航班在跑道上降落了,然后随即通知候机的旅客登机,在登机的同时,补充燃油,装载托运行李同步完成,人刚上飞机坐好,就能马上起飞了,一分钟每耽搁,这个效率棒棒的。
30分钟后,飞机降落加都国际机场,能看见有许多的运输机及军用直升机在机场停泊,应该是用于救灾的运输工具。从国内到达出来后,我没有马上到市内,而是先去了国际出发大厅看看情况,可以看到在出发大厅外有
接下来就进入市区了,出
来到泰米尔,这个情况更可观了,基本上超过70%的商铺都照常营业,尤其是针对游客的纪念品店,但旅行社大多处于关闭状态。安顿好之后去找了一下Eva,了解了最新情况,其实整个泰米尔区受地震影响的建筑只有4座,大部分还是处于正常状态,基本上地震后第三天整个泰米尔就开始恢复运作了,到了今天基本上运作正常,她还建议我可以去灾区走走,现在道路都相对安全,只要注意防疫就行。
中午去了一家华人餐馆吃了个米粉,老板说打算回国一段时间,因为可以遇见后面的游客将会减少不少,而且相当一部分的华人商店的老板已经回国了,就当作淡季歇业。
下午,我来到了
首先来到了一片居民区,倒塌了不少,倒塌集中在一条道路上,两头都拉起了警戒线禁止机动车进入,但行人与摩托依然可以进入。现在这条街区不再住人,居民都搬到了附近去暂避。
有部分的居民在残骸中希望能寻找到自己被掩埋的财物,全家都一起出动寻找。
接下来前往
进入杜巴广场,巴德岗的杜巴广场在震前我没有去过,原计划27号回到
幸运的是,还是有一定数量的建筑屹立不倒,怎么看怎么美。
还是有一些角度让人看起来似乎是一点灾难没有发生过。
但一些却让人唏嘘不已。
这座神庙顶部就被毁掉了一半。
在广场里遇到了驻守这里的中国明珠救援队,他们是民间救援组织,来到巴德岗实施救援工作。救援小组的队长向我介绍了一下目前的情况:
现在几个较大规模、交通便利的县城都有了救援队的进驻,但这些地方的伤亡数字不大,且物资较为丰富,需要的救援力量不多。真正需要救援的,是那些在深山里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地方,
因为尼泊尔相对落后,政府没有应对大规模灾害的经验,震后没有统一的救援调度指挥,政府只能依靠军警,发现灾情就调动力量前往救助,但没有充分利用好救援队伍,与各国救援对的沟通几乎为零,救援队之间也无法进行沟通,只能各自孤军奋战。
明珠救援队在杜巴广场设立了临时轻伤医疗点,医治一些轻伤员,当地群众都有序地接受检查和治疗。据介绍,救援队医疗能力有限,已查明的重伤员都送至大型医院接受救治了,但尼泊尔医疗条件有限,全国最顶级医院设备与我国大城市社区医院无异,重伤员的医疗援助也是灾后重建的一大议题。
愿神灵好好庇佑这个国度。
虽然我没有在震前来到,但也能在现在领略它昔日的风采。
这张照片是令我动容的一幕,在废墟前,军警、群众和志愿者排成一排,用人手传接废墟的残骸,显得格外感人且有力,他们传递的不仅是砖头木块,更是整个尼泊尔灾后重建的希望。
最后编辑于 2015-05-04 23:20
回复
1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5-04 22:25
为楼主鼓掌!态度、文字、照片都很好!
回复
1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5-04 22:25
为楼主鼓掌!态度、文字、照片都很好!
回复
12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5-05 00:14
5月1日
昨天晚上,我把相片导入手机(现在的相机方便多了,wifi一传ok)后朋友圈和facebook分享当天的所见所闻,本来我去拍摄灾区的动机只是纯粹记录,但没想到照片和文字一发出来反响强烈,大家都被震后的唏嘘与
今天是我在尼泊尔的最后一天,我深知偏远的山区更需要关注和报道,但无奈我自己缺乏能力前往,只能把目标定在加德满都和帕坦的部分受灾区域。
时间有限,我只能先去有代表性的地方,自然是我10天前才到访过的
据说在灾难发生的第一天,有人浑水摸鱼把倒塌的废墟中有价值的木雕件取走了,这绝对是盗取国宝的行为,严厉谴责!于是官方为了保护废墟也是为了保护民众,便把杜巴广场封闭了起来。
我为了进入拍照,鼓起勇气谎称自己是记者,希望进入采访报道,守门的士兵让我出示证件,我说我自己是独立媒体,不为任何媒体公司工作,没有证件,后来他让我进入了,我连忙道谢。
入口处,一块写着“世界文化遗产”的牌子被砸弯,后面是一片废墟,不仅令人唏嘘不已。
加都的杜巴广场稍微比
也不乏这样完好无损的建筑。
广场中部我觉得最美丽的建筑群基本没有受损,东南面的王宫附近就相对严重了。
尼泊尔军警们出动铲车清理残骸。
没过多久,我就被广场内一个官衔看上去较高的军官赶了出来。
历史建筑倒塌固然可惜,但比起建筑,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活着的人。杜巴广场东南面的空地,原本是摆卖纪念品的摊位,现在成为了周边受灾居民的临时居住点,搭起了许多帐篷,人们把家当都搬来生活,同样,这里没有蔓延着哀伤的气息,大家很是平静。
煮饭的煮饭,读报的读报。
虽然灾民们态度积极,但他们面临的问题也不容乐观,首先便是生活用水问题。大部分加德满都居民的生活用水来自于地下水,他们直接打地下水使用。如今因为大量焚烧受难者尸体,以及部分尸体没有及时处理,有害物质通过下水道和河水渗入地下水源。据当地居民介绍,灾后不久,他们日常使用的地下水便出现异味,未来很有可能出现大规模疫情问题,清洁可靠的生活用水,成为了当地政府和救援力量首要解决的问题。
食物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缺少电力,一些储备的食物无法保险,将会出现腐烂的情况,其次当地人养的家禽习惯放养,灾后可能会吃到一些有疫症的食物,也是潜在的危险之一。
窃以为,灾后的主要关注问题,首先应集中解决居民生活用水、食物的问题,然后是控制可能爆发的疫情,接下来才到硬件的重建。
无论面对多么艰苦的条件,尼泊尔人依然坚强地生活着。
一位母亲正在为女儿梳洗。
如果一边是叫苦连天的人,另一边是乐观积极的人,你觉得哪一边更值得帮助?给予同样的援助,哪一边会更快更好地开展新生活?
当地没有受灾的居民,也在密切地关注着灾后的重建。
广场附近的军警在保证着往来的群众远离可能出现倒塌的区域。
上午的走访告一段落,最后下午的时间我交给了帕坦。
令人欣慰的是,帕坦几乎是受损最轻微的地方,不仅杜巴广场损毁轻微,周边也没有发现整体倒塌的民居,只有部分倒塌或者成为了危房,也没有看到搭建大规模的临时避难所。
在场的军警们同样排成一排清理残骸。
杜巴广场内相当一部分的建筑依然保存完好。
人手与机械配合着清理残骸,一切都相当有序。
倒塌了的塔尖。
被震歪的雕塑,似乎负荷不起所背负的柱子。
保存完好的部分还是很多,精美的雕花依然风流。
广场内的清理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相信这里的重建会是最快的。
帕坦,依旧很美。
附近一处部分倒塌的民居,一些群众在抢救里面的物件。
他们撑起两支木头把物件搬运出来,并提醒过路人注意避让。
地震时被毁坏的车辆。
这是一个有信仰的国度,愿信仰支撑他们熬过难关。
全篇游记就到这里,基本上该说的也都说了,从亲历地震的真实感受,到每天最新消息的接收与筛选,再到震后的走访,我尽力为大家呈现了我这趟不平凡的旅程中所遭遇所看见的,愿大家对这次世纪大地震有更深切的体会与感受。
后记:
我匆匆写完了这篇记录,算是打破我平时拖泥带水的作风,接下来我将随时响应要求去展开线上或者线下的分享会,为尼泊尔的灾后重建出一份力。
为什么我会如此努力去帮助一个别人的国家?因为我在这里亲历了灾难,我体会到了灾难的恐怖。但更重要的是我被尼泊尔人的坚强所震撼,那种震撼不亚于8.1级的大地震。还记得08年我高考,512汶川地震成为了永不磨灭的记忆,这次遭遇地震,不免有所比较,和那时候的举国哀伤不同,尼泊尔人迅速恢复过来,震后不到一周,秩序井然,基本生活恢复,顽强得不可思议,并让我开始反思哀伤无用,悲悯无用。也许他们天性乐观,也许他们生性坚强,也许是信仰给了他们力量,你会在他们眼中看到积极与希冀,仿佛只要明天把硬件都建好了,明天就是一个新的尼泊尔,人们继续给你满面笑容,每一个走访过灾后尼泊尔的人都会为之动容。是的,正是这份感动,让我决意去尽自己所能帮助这个国家,即使他们再乐观再坚强,还是有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首先就是饮食和医疗。也许我个人力量有限未必能有实际帮助,但最低限度我也能传递这个国家灾后真实的一面,这是榜样,是不可多得的正能量,
他们让我们看到灾难之中的永恒力量,那就是希望。
最后编辑于 2015-05-05 00:15
回复
10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5-05 03:38
刚回来就写了这么多………………我来占个沙发
回复
12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5-05 10:06
回复
EzioHsu
回复
管理员
发表于 2015-05-05 10:26
大秘书也来支持!感谢!
回复
12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5-05 10:41
回复
穷游大秘书
回复
5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5-06 09:52
不说矫情的话,说句实在的:
最后编辑于 2015-05-06 09:54
回复
相关阅读
相关问答
相关阅读
1
3
当地热卖
当地玩乐
机票酒店
签证
灾难里的永恒力量——希望(尼泊尔地震亲历记录,还原一个真实的震后)
穷游兴趣小组
线上线下
欧洲
亚洲
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后院
2004-2017 © 穷游网® q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Version v5.57 京ICP备120035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935号 京ICP证140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