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版块
兴趣小组
穷游欧洲
穷游亚洲
穷游美洲
穷游大洋洲
穷游非洲
预订
搜索
及
普通人的乔戈里——巴基斯坦K2徒步
及
普通人的乔戈里——巴基斯坦K2徒步
11袋长老
精华
2015-06-10
10869人阅读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6-10 09:11
高山深谷,险道如常。国王所住,因此为城。人民服饰,惟有毡衣,地土甚寒,窟穴而居。风雪劲切,人畜相依。国之南界有大雪山,朝融夕结,望若玉峰。这是《洛阳伽蓝记》中对喀喇昆仑一带的描述。而乔戈里峰正是位于喀喇昆仑深处的最高峰,又被世人称为K2,海拔8611米,是仅次于珠峰的世界第二高峰。这一次,我们重返
云上之山
“你看到天边有个白点了么?”木头和我同坐靠左侧机窗的位置,他在后排拍了拍我的肩膀问道,我眯起眼睛朝机窗外看了一会,厚厚的灰白色云层和蓝天之间,有一个闪亮的白色光斑,我回应到“看到了,那是什么?一座山?”随着飞机的前进,天边的白斑越来越近,逐渐能看出是一个三角形了,“是山,难道是?”我努力的在脑海中翻了翻这条航线(乌鲁木齐——
天边闪亮的三角形光斑
K2、布洛阿特峰、迦舒布鲁姆群峰
南迦帕尔巴特峰
我的眼眶湿润了,想想上一次在飞机上看到几座八千米山峰,还是从6年前从拉萨飞
是的,和轻易能够接近的珠峰相比(十几年前
K2,海拔8611米,位于东经76.5度,北纬35.9度,中国方面正式名称“乔戈里”(Qogir,衍生自Chogori)为塔吉克语“高大雄伟”之意。为中国新疆塔什
而“K2”这个称呼是国际上最常见的名称,源自1856年西方探险队首次考察此地区时,标出了喀喇昆仑山脉自西向东的5座主要山峰,各以K1至K5命名。其余四座分别是“马舒布鲁姆峰”(K1),“布洛阿特峰”(K3),“加舒尔布鲁姆II峰”(K4)与“加舒尔布鲁姆I峰”(K5)。早期曾先后称为Mount Godwin-Austen、Lambha Pahar、Chogori、Kechu V、Dapsang等,唯俱未获到广泛应用。
2014年是K2登顶60周年,到处可见巴基斯坦登山队登顶成功的海报。
最后编辑于 2016-02-02 16:16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6-10 09:25
一份工作
“我没有问题的,别看我年纪大了,我身体非常好!我完全可以胜任你们的向导。”眼前一个看起来有60岁的精瘦的老人,用他稍微有一点口吃的
徒步中的乌拉姆,墨镜坏了只能暂时用胶布缠了一下。
若想在K2徒步,必须要雇佣当地的向导和背夫,而通过徒步服务公司是普通徒步旅行者能够选用的方式。选用徒步服务公司的原因,第一是因为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视这里,可能有人说只要给他GPS轨迹即可,这在K2山谷是行不通的,因为徒步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是行走在
徒步中的背夫们,带着的羊是为徒步旅行者准备的唯一的肉类。
其实乌拉姆只有45岁,但自1985年开始,他在K2的山谷中已经工作了长达29年。在2003年以前,乌拉姆是一名巴基斯坦高山侦查兵。“我当年驻守的那个营地就在堪
“你开过枪么?”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乌拉姆迟疑了一下,虽然带着墨镜,我仍然能感觉到他对这个问题显出了不屑,“当然,那时交火是常有的事。又一次,我在侦查过程中发现
自从1947年8月巴基斯坦独立后,因为与印度因领土纠纷(即克什米尔问题)于1948年、1965年、1971年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三次印巴战争。第三次印巴战争直接造成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为
最后编辑于 2015-06-10 11:16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6-10 10:40
从伊斯兰堡到斯卡都
从
抵达斯卡都机场。ATR42的最大飞行高度为6000多米,所以在这条航线上,飞机只能在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巨大的高山峡谷中穿梭飞行。
河谷小镇斯卡都
在斯卡都我们住在Masherbrum(马舒
最后编辑于 2015-06-10 10:59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6-10 10:58
出发
从
我们乘坐的吉普车正在通过
午餐
一路上换了3辆吉普车,均是因为道路无法通行,需要自己背包爬山过去。
最后编辑于 2015-06-10 13:23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6-10 11:23
预期
在来K2徒步之前,我曾在
第一天徒步起点阿斯科利的海拔是3000米,第一天要从这里抵达海拔3200米的第一个营地久拉(Jhola),徒步大约需要7小时左右,后来根据GPS轨迹记录仪显示,我们这天走了21公里。在高原上一天走21公里尚能接受,但没想到的是,第一天的河谷路段,有很多段竟然是沙地,河谷冲刷留下的细沙,稍有徒步经验的人就明白,不怕路长,就怕路软,穿着徒步鞋走在沙地上,腿使不上劲,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的,相当让人崩溃。除了沙地,乱石路是主要遇见的情况,注意力要集中,否则一不留神就会崴脚,在这个地方崴脚,就意味着整个旅程直接报废了。
河谷沙地
离开阿斯科利大约一小时路程后,会经过管理站,需要在这里登记并办理进山手续。显然乌拉姆相当不喜欢这里,在远远看到管理站的院子前,乌拉姆就跟我们说:“要小心这些人,他们会索要各种费用,我们的进山许可证是已经办理好的,费用也交过了,这些人会在这里还想要一遍,当然,钱就进了他们自己的口袋。”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我进去后就不方便说话了,你们要自己去和他们交涉。”果然如乌拉姆所说的情况,我们都遇到了。和管理站交涉期间,乌拉姆一致坐在那里低着头不发声,我想如果他帮我们说话的话,可能以后他们会找他的各种麻烦的。经过一些简单的交涉,我们顺利通过了管理站,出来后我看到院子中停着一辆新款的路虎卫士,一切仿佛更加明朗了,要知道在喀喇昆仑山区,一个村子的人奋斗半辈子可能也买不起这一辆车。
管理站院子里停着的路虎卫士越野车
离开河谷路段后徒步道路几乎没有过渡的直接上到了悬崖上,很多路段是直接靠人力在悬崖凿出的缺口上铺的路。乌拉姆指着一块几十米高的岩壁说:“2000年以前这里没有路,所有登山的人要走这片岩壁上面过,然后靠绳子把物资放下来…… 那时要徒步20天左右才能抵达登山营地。”我想这就是很多人说的,登K2的难度不仅是因为这座山本身的攀登难度极大,包括气候条件等,更多的是因为你想要到达这里,本身就很难,很多人在抵达大本营时就已经消耗了大部分的体能。
悬崖上的徒步者和背夫
谢谢同学在徒步中
木头和谢谢
我在高处俯瞰他们俩
在通过了几处湍急的河水上颤颤悠悠的
马匹正在通过吊桥,围了稳定,一个马夫正在用脚撑住铁索
最后编辑于 2015-06-10 11:24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6-10 11:41
干渴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来自脚下几十米处奔腾咆哮的黄色“泥浆”,对,与其说是河流,不如叫它泥浆。“好渴,水要省着点喝……”我一边看着这条黄色的大河心想到。此时是徒步第二天的正午时分,喀喇昆仑直射的阳光让我感觉整个身体都在肿胀,岩石的反光刺的人几乎睁不开眼,甚至一度出现幻觉。这是K2徒步真实的写照,一切美好的幻想,都在河谷中扬起的沙尘里幻化为了泡影。
曾做好准备,认为河谷
奔腾的“泥浆”
在缺少饮用水的K2徒步途中,喝到这样的水实属正常。
最后编辑于 2015-06-10 11:43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6-10 13:17
绿洲
“看啊!那里有一片绿色!”我扭头对同伴喊了出来,要知道,在这个山谷里,绿色可不是常见的东西。“是树!居然是树!真正的树!”走近了那片绿色之后我感叹到。没错,眼前的这片绿色是一片由十几颗杨树组成的绿洲,一条小溪从高处的山崖上流经这里,这也是为什么在这里会看到树的原因。这是徒步第二天的营地,海拔3450米的帕玉(Payu)。经过连续两天超过20公里的高原徒步后,在这里我们将休整一天时间,用以恢复体力。
远处山坡上的一片绿色便是帕玉(Payu)营地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K2徒步路线中的营地。这些营地都是固定的,选址都在有水源也较为平坦安全的地方,可以说设施条件都相当不错,最令我惊奇的是,大部分营地都有统一样式的单间铁皮厕所,厕所里的马桶竟然有蹲式和坐式的区分,海拔再高一些的便不是固定的铁皮房子,改为有围挡的铁架子。每个营地都有管理员,一方面要负责打扫营地和维护水源,同时也自己经营小卖部,当然,小卖部只有可口可乐卖,随着海拔的上升,可乐的价格大约在30-60人民币不等。这也算是一天徒步后的惊喜,很多徒步旅行者都经不住这诱惑,此时价格已经不重要了。
远处营地的灰色小房子就是厕所
夜幕降临,我洗漱完后钻进了帐篷,关上头灯,突然间感觉一切都寂静了下来,只剩下空气中灰尘的味道。不一会的功夫,我觉得渐渐有歌声传来,没错是歌声,有节奏的拍子和男人的歌声传进了耳朵。我心想反正时间还早,于是又穿好衣服爬出了帐篷,寻着远处的火光,我慢慢追了过去,拍子的节奏也越来越强,男人的歌声逐渐响亮,绕过一个土坡后,眼前顿时一亮,大约二十多个向导和背夫汇聚在一起,围着一盏汽灯正在欢歌,强有力的节拍来自众人的鼓掌,场地中间两个背夫正在随着节奏起舞,抑扬顿挫的舞步扬起的灰尘在汽灯的照耀下如金色的云朵一般,而舞者正踏着这金色的祥云。
在围坐人群的中间,正唱着歌的是两位长者,其中一位便是我们的向导乌拉姆,他和另一位长者同时都各抱了一个破旧的汽油桶,拿着一根木棍在引领众人有节奏的打着节拍。看来乌拉姆在这里也是相当有江湖地位的啊,我一边心想着一边不断的按下相机快门。“This song for chinese!”众人中有人喊了一句,于是大家热烈的鼓掌,我还来不及赶到意外,拍子的节奏已经变了,悠长的歌声回荡在喀喇昆仑漆黑的山谷中。
唱歌中的向导和背夫们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6-10 13:21
冰川
站在帕玉(Payu)营地的山坡上,始终能看到不远的前方,沿途一直伴随我们的河流消失在一个巨大的黑色洞里,这是一个冰洞,而覆盖它的是一片看不到尽头的庞大的
走向巴特罗冰川
当你面对巴特罗冰川的时候,除了被它的庞大所震撼,更多的是不安和忐忑,它的确太大了,大到让你根本找不到哪里才是登上冰川的小路,只有走到它身边的时候才能顺着自然的规律,逐渐的接近巴特罗的领地。这种感觉就像蝼蚁进入大海一般,不是我们进入了它的领地,而是巴特罗逐渐吸纳了我们,接受了我们。
一望无际的乱石,和冰。千万年来阳光的照射,让表层的冰层融化,导致大量的乱石组成了现代运动冰川的表面。走在其中,深一脚浅一脚,必须随时保持注意力集中,不然你可能随时一脚踏进石缝中,或是从冰川的刃脊上摔下去。随着海拔的升高,冰层逐渐裸露出来,冰也从黑色变成了蓝白色的,同时也增加了危险,除了路面变滑,石缝也变成了冰缝。
木头同学在暴晒的阳光下休息
和想象中的冰川雪融水是不是不太一样?
路上遇到的背夫,口渴了实在没有水就捡了一块冰吃,后来谢谢把自己的水给他喝了一些。
这张照片符合对巴特罗冰川的一切想象
“你们要紧紧跟着我,不能乱走,这样才能保障安全,冰川上的冰缝太多了。”乌拉姆在登上冰川前再次强调了这点,“如果万一距离拉开走散了,你们就找到最近的高处,看那些较大的石头,如果你看到一些石头上面还叠着其他的大小石头,明显是人摆放的那种,那就是路标。”确实,在巴特罗冰川上,如我开始所说的,冰川每天都在崩塌,路每天都会变化,往来的向导和背夫们,就靠着自己的经验每天都在做着新的路标,谁经过时发现路变了,找到新的路时,就有义务重新再做路标。几十年来,大家就这样行走在这条山谷里,这就是传说中的“巴特罗冰川小径”,一条没有路的路。在喀喇昆仑,唯一要遵循的法则,就是自然的法则,一切的一切都由自然建立,也由它来毁灭,周而复始。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6-10 13:44
营地
第四天,要从海拔3450米的帕玉出发,登上巴特罗
Khoburche营地
在营地看到的风景
晚上背夫们休息的地方,就是这样用石头围起来的一个圈,入夜时他们会罩上一块塑料布。
拍摄了一段延时,在帖子一楼视频中可以看到。
最后编辑于 2015-06-10 13:48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6-10 14:05
冰川上的花
第五天,从海拔3930米的Khoburche营地一致沿着
沿着冰川前行,这天需要横穿两处冰舌末端。
木头和谢谢正在穿过冰川
进入Urdukas营地前看到了植被,惊奇的发现悬崖上竟然开出了花朵,在一望无际的冰川上,有点“末路狂花”的味道。
Urdukas营地
我们扎营的位置在一块悬崖的巨石上
我在帐篷里
军营门口摆放着几个刻着人名的盘子,记录了这里的一起山难。
正在祈祷的背夫
最后编辑于 2015-06-10 14:09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6-10 14:12
冻雨
第六天的清晨,被打在帐篷上噼里啪啦的雨点声吵醒,我心想糟了。要知道,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在雨中的
冻雨中的冰川
中途被迫停下开火取暖,冰川之上毫无遮蔽的地方。
营地旁的军营
终于,傍晚我们抵达了海拔4380米的Goro II营地。在冻雨中我们把帐篷搭在一块有黑色硕石的冰面后,大家纷纷开始围着汽灯烤起了衣服,大约天快黑的时候,冻雨终于变成了雪花,周围的天地也变的愈加苍茫。钻进睡袋中,才感觉的身底下的冰层开始发挥威力,不仅是钻进帐篷的寒气让人难受,更痛苦的是湿冷的空气被体温变成了小水滴,睡袋外面已经全部被打湿了,天色暗下来时,雨点变成了雪花。这这样在冰冷和潮湿之中,我们度过了第六个晚上。
此时我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我们能不能看到K2?
最后编辑于 2015-06-10 14:14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6-10 14:20
暴雪
在寒冷和潮湿中迎来了第七个清晨,我从睡袋中醒来,看到头顶的帐篷内帐和外帐似乎是被什么块状物压的贴到了一起,是雪!我瞬间钻出睡袋穿好衣服爬了帐篷想去看看什么情况……
被雪覆盖的Goro II营地
白色,没有天空、没有山、没有大地,只有白色,一望无际的白色。还等我没反应过来,呼呼的风夹杂着大片的雪花就钻进了我没拉好拉链的衣服领子里,顿时清醒了。看起来是事情正朝着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方面玩命飞奔着,正如这钻进我衣服的毫无方向飞奔的雪花。
在帐篷里吃早饭时,我和朋友们都默不作声,我们心里大概都清楚,这是抵达堪
忐忑中,我们一步步跟着乌拉姆的脚印,继续向上前行了。过了一会风似乎停了,雪并没有减小,四周一片寂静。此时的世界,已经不能用苍茫来形容了,天地间变的几乎没有分割界限,只有连成一片的白色,以及星罗棋布般散落在大地上的还没被雪完全覆盖的黑色石头,偶尔裸露出地表的“冰蘑菇”成了你和大地对话的伙伴。大约中午时分,云层开始向上升了一些,
天地间连成了一片白色和偶尔裸露出地表的“冰蘑菇”。
风雪中的驼队。
走在冰裂缝旁边。
云中露出的山峰。
我相当喜欢的一座山,非常符合我们汉字对“山”的定义。
风雪后下午天空露出了一些蓝色。
在远处冰川的界线上,出现了几个白色圆圆的东西,走近了一看,这个圆圆的铁球原来是个房子,与此同时,“房子”的门开了,走出个巴基斯坦大兵来!原来里面还住的有人,是军营!和士兵寒暄了一下,当他得知我们是中国人后,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就要请我们喝茶,说话间便去煮开水了…… 等待之余,另一个士兵就和我们聊上了,因为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友好关系,显然他们对我们没有任何戒心,并用蹩脚的英语说道:“China, Pakistan, friends! India, Pakistan, enemy!”然后他用手指了指远处印控方向的山说到:“There is India army…”然后又指了指中国一侧说:“No China army…”我盯着这个圆圆的房子问乌拉姆,这么冷的地方,他们怎么取暖?乌拉姆指了指旁边堆成山的汽油桶说:“就靠这个取暖,当然,如果有太阳的时候,这里面是相当热的,你可能不会想在里面呆着……”
白色球状的巴基斯坦兵营。
后来我问乌拉姆,为什么要在这设兵营?会有人从这个地方往返中国和巴基斯坦么?乌拉姆回答到:“有的,有时候那边有人杀了人,就从这个山谷跑到巴基斯坦来,有时这边有人杀了人,也是从这里跑到中国去……”我差点一口茶没呛到。他又接了句:“这里的兵营主要是为了把守K2,要知道
离开军营后,本来已经露出的一点蓝天又不见了,大雪再次来袭,就这样,大约2小时后,我们在风雪里抵达了海拔4650米的堪科迪亚营地,这里设有常驻的巴基斯坦国际救援队的帐篷,同时也是海拔8050米的布洛阿特峰登山大本营。从这里抵达K2登山大本营还需要单程7小时路程,抵达迦舒
我在拍摄延时
风雪中的堪科迪亚(Concordia)营地。
“以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原计划准备第二天前往的K2大本营必须要做出调整了。”乌拉姆对我们说到:“前面的路上雪已经到大腿这么深了。”说完他拿手比了比高度。确实,我们上来的路上,最深处的雪已经到小腿了,强行上大本营太危险了,于是我们决定原本计划中要前往大本营的这天改为在堪科迪亚停留一天,碰碰运气看天气是否会转好。
就这样,在大雪和几乎没有希望的期待中,度过了一夜。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6-10 14:33
K2
“啊!K2!出来了!他出来了!”仍在睡梦中的我被瞬间惊醒,有人在外面晃了晃我们的帐篷,帐篷上压的厚厚的雪似乎掉了几块,黄色的帐篷顿时多了几处金色的光斑,阳光照了上来!我不能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衣服还没穿好就裹着睡袋半个身子爬出了帐篷,我靠!糊的!远处只有白乎乎的一团……顿时我意识到自己没戴眼镜,转身又爬回帐篷去摸眼镜。当我再次爬出帐篷时,只发出了长长的一声:“喔~!”厚厚的云层之上,K2露出了他金字塔般的顶峰,虽然不是全貌,但那刺破云层的气势足以瞬间震撼到每一个人。也曾看过不少山峰的我完全失语了,这便是K2的力量。
帐篷中看到K2露出顶峰。
没错,好运降临了,从清晨厚厚的云层之上K2只露出了脑袋,快到正午的时候,整个K2巨大的金字塔形山体已一览无余,这便是对徒步旅行者经过长时间跋涉抵达这里的最好奖赏。在正对K2的位置,我找了块大石头坐了下来,安静的看了一会,突然觉得之前激动的心情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平静,前所未有的平静。要知道,就在几个小时以前的夜里,我甚至对此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这么看来,也许当你没有这么重的期待的时候,所有这一路经历的过程,要远远重要于看到K2顶峰的这一瞬间,此时此刻,反而喀喇昆仑才会送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晴天时的堪
K2金字塔般的山形一览无余。
在K2脚下堆个雪人
穷游大旗飘扬在K2
清晨发现营地外大约一公里的距离,出现了很多猫科动物的脚印,要知道K2地区可是出了名的雪豹的乐园。
营地上空是Mitre Peak美丽的山峰。
最牛的莫过于营地的厕所,打开厕所门正对着Mitre Peak,所以大家上厕所根本就不关门啦!反正没人看...
海拔8050米的布洛阿特峰(Broad Peak)。
七千多米的的迦舒
时间过的很快,太阳西斜,四周的雪峰开始慢慢的被逐一染红,最后一个才是K2,在群峰的注视下,K2经受着一场来自夕阳的洗礼,顶峰从金色慢慢被染成暗红色,然后沁入无边的黑暗之中,等待着新的日出。
日落中的K2。
完美的K2日出,金色的山峰。
布洛阿特峰挡住了朝阳的光芒。
在此送给大家一个视频,是我们拍摄的K2的一天的延时摄影,希望你喜欢。
堪科迪亚营地的向导和背夫们。
背夫晚上依然睡在石头围起的一个圈里,上面是塑料布。
最后编辑于 2016-08-22 10:03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6-10 14:40
山难
出于好奇,我们问了乌拉姆一个问题:“你在这山谷里29年了,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危险或事故?”乌拉姆想了一下说:“我从来没有亲身遇到过什么危险,但是有一次……”显然,乌拉姆酝酿了一下情绪,接着说:“2008年8月,当时我是一只登山队的向导兼厨师,我的工作仅到大本营,再往高海拔,就是登山协作的工作了,那只登山队遇到了事故。一个
注:此处乌拉姆的说法和资料有所不同
入夜了,满天繁星闪烁,银河在K2和布洛阿特之间划过,仿佛为了纪念那些留在山上的勇者们。
最后编辑于 2015-06-10 16:19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6-10 14:48
告别
徒步第九天的清晨,在欣赏了一场完美的日照金山后,我们必须要告别了,接下来的我们还需要花上四天时间撤回到此次徒步的起点阿斯科利(Askole),在那里将会有一辆车来接我们返回
乌拉姆指了指北侧的一条冰川山谷说:“看那里,以前就走这里去
穿行在巨大冰川之中的驼队。
冰川
为部队运送物资的驼队。
我在一处裸露冰川前的留影,背后尖峰是K1玛舒
回家的路
看到我自己的背影发现比出发前瘦了很多,回家称了一下,瘦了整整10斤!
我们来的时候走过的一座桥,在我们徒步期间的一天夜里垮塌了,拍下这张照片前的2分钟我刚刚从这座桥走过,真的体会到了吓尿的感觉...
回来后,我用GoogleEarth制作了一个整条K2徒步路线的3D全景视频,这个视频有助于大家了解整条线路的大致情况。其中红色坐标标注的就是徒步路线中的每一个营地。
最后编辑于 2016-08-22 10:03
回复
相关阅读
相关问答
相关阅读
1
3
当地热卖
当地玩乐
机票酒店
签证
普通人的乔戈里——巴基斯坦K2徒步
穷游兴趣小组
线上线下
欧洲
亚洲
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后院
2004-2017 © 穷游网® q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Version v5.57 京ICP备120035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935号 京ICP证140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