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版块
兴趣小组
穷游欧洲
穷游亚洲
穷游美洲
穷游大洋洲
穷游非洲
预订
搜索
【AERO4400】从成都到拉萨,越野川藏线全纪录(一个月的西藏旅行,拉萨美食攻略,阿里单开贴)完
【AERO4400】从成都到拉萨,越野川藏线全纪录(一个月的西藏旅行,拉萨美食攻略,阿里单开贴)完
15袋长老
精华
2015-09-09
11596人阅读
powered by
15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9-09 05:58
写在前面
2014年6月,我终于踏上了318国道,开启了一场长达一个月的西藏之旅。在国内游玩的并不多,如此深入的游览一个
长途跋涉的颠簸,翻山越岭的辛苦,高海拔的头痛难忍我都无所谓,只要有令人惊叹的风景。西藏的那份纯净让人留恋,被峻峭的雪山四处包围才会感叹自然的伟大。彩色经幡漂浮的动感,虔诚叩首信徒的执着,充分展现了西藏的独特。
拖了一年多的游记开始动笔是因为刚刚游览的
-----------------------------------------------------------------------------------------------------
先给其他的帖子做个广告,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我的穷游精华贴
赶着2012年圣诞节去
截至2012年从东向西游玩
2012年之后的内容,比如新泽西、
新浪微博:AERO4400
微信公众号:AERO4400游世界
最后编辑于 2015-11-16 07:51
回复
15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9-09 06:00
行程
Day1 成都一日游
景点:武侯祠、杜甫草堂、锦里
午餐:江北老灶
Day2 成都—海螺沟磨西镇(350KM)
景点:大渡河、莫西镇
住宿:磨西镇贡嘎印象
Day3 海螺沟--新都桥(220KM)
景点:海螺沟、红石滩
Day4 新都桥--理塘--稻城(376KM)
景点:高尔寺山(4412米)、剪子弯山(4659米)、卡子拉山(4718米)、扎嘎神山
住宿:稻城德沙宾馆
Day5 亚丁一日游 ,宿稻城(110KM)
景点:亚丁徒步
住宿:稻城德沙宾馆
Day6 稻城--奔子栏--飞来寺梅里雪山 (450KM)
景点:马熊沟、金沙江大拐弯
住宿:飞来寺瓦卡博格酒店
Day7 飞来寺--芒康县(209KM)
景点:梅里雪山日出、正式进藏、纳西民族村、盐田、澜沧江
住宿:芒康县的天路宾馆
Day8 芒康县--八宿(359km)
景点:拉乌山(4868米)、如美镇(原竹卡镇)、东达山(5008米)、99道弯、亚拉山(4658米)
住宿:八宿的三江源宾馆
Day9 八宿--波密(219km)
景点:瓦来村、安久拉山(4475米)、然乌湖、米堆
住宿:波密格桑花宾馆
Day10 波密--林芝(235km)
景点:通麦天险、帕龙臧步江、鲁朗
住宿:林芝鑫城商务宾馆
Day11 林芝--拉萨(497km)
景点:秀巴古堡、米拉山(5013米)、拉萨河
住宿:八郎学
Day12 拉萨
景点:布达拉宫、文成公主表演
住宿:八郎学
Day13 拉萨
景点:大昭寺、八角街
住宿:八郎学
Day14-Day27 阿里大北线 单开贴
Day28 拉萨
景点:哲蚌寺
住宿:雅鲁藏布大酒店
Day29 拉萨
景点:曲桑寺、帕邦喀、色拉寺
住宿:雅鲁藏布大酒店
Day30 拉萨-北京返程
回复
15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9-09 06:02
攻略
边境证的办理
从北京办理边境证每个区的规则略有差别。海淀区在海淀区出入境管理大厅四层办理。
需要的材料:
1.身份证
2.所在单位介绍信(需要证明在职即可)
3.申请表(需要提前在网上下载http://www.bjgaj.gov.cn,当场没有表格,出入境管理局的二层有打印和复印中心,可以上网打印出来)
4.2张1寸照片(黑白彩色均可)
只要材料齐全,办理是分分钟的事。
西藏需要边境证的区域有几个,建议在签注上都加进去,这样如果临时改变行程,也不至于因为没有加签注而无法进入。主要的地区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萨嘎县、聂拉木县(樟木)、定日县、康马县、亚东县、岗巴县、定结县、吉隆县);林芝地区(墨脱县、朗县、米林县、察隅县);山南地区(浪卡子县、错那县、洛扎县、隆子县)阿里地区(普兰县、扎达县、日土县、噶尔县)。去珠峰大本营需要加日喀则地区,如果去冈仁波齐需要加阿里地区,如果走阿里大北线日喀则和阿里地区都要加上。
包车拼车信息
从成都
这个公司每个月有五六次的出发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老板自己也跑这条线,我没见到本人,但听旅友说老板人超级好。其他的司机都是和他们长期合作的师傅,多为经验丰富的,开着自己破旧的吉普车。
想要找拼车的朋友,可以根据链接联系老板的QQ和电话。
除了包车的费用,旅行中还需要自己出住宿费和餐饮费,司机师傅通常与我们一起吃饭,住宿和餐饮费用平摊到每个人的头上。一路的住宿标准也是大家商量着来,通常就听从师傅的安排就属于正常水平。
再提醒一句
行前准备
在国内玩耍其实需要准备的不多,语言不是问题,货币都是一种。
服装相关:
由于要去高原地区,天气的多变性一定要考虑进去。虽然是六月,但我们也经历一天内艳阳、阴天、暴雨和冰雹的四季变换。除了夏季的短袖,还需要带几件长袖服装、抓绒衣和冲锋衣。冲锋衣既挡风又防雨,在天气变化多的情况下很给力。裤子有时一条单裤有些不够,最好再带条秋裤。
高原地区的防晒一定要做好,防晒霜和遮阳镜是必须的。遮阳帽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准备。
川藏线一路住宿条件虽然不算好,但也是比较成熟的路线,可以适当带几个口罩,在条件特别差的住宿可以带着睡觉。
唇膏,唇膏,唇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走到川藏线中部嘴唇就已经开裂了。有人会说路上买一个不就行了,可你知道连浴室都不知道有没有的地方,能找到唇膏是件很不易的事情。即使我真的找到了,一看那包装和牌子各种山寨,你买了又敢用么?于是去药店买了眼药膏没晚上敷嘴唇。。。
卫生纸、湿纸巾建议也带些,或者从成都买就可以。川藏线总体水平比较现代,偶尔赶个偏僻的村庄可能上厕所还是没有纸的,住宿条件大多还可以。
摄影相关:
手机配了个鱼眼镜头,走到哪儿玩到哪儿,效果还是挺特别的。
单反是出行必须装备,带了脚架拍慢门、银河和日出日落都是必要的。快门线配合脚架使用,实在忘带了也可以讲相机设置为两秒自拍模式。减光镜和偏光镜都是出行前刚刚买来玩的,布达拉宫水前的拍摄用偏光镜可以使倒影更加清晰,减光镜在白天的时候拍水流的慢门,一路倒是都有用到。
其他:
喜欢喝热水的朋友可以带一个保温杯,根据国人的需求,沿途都是可以接到热水的,尤其在比较寒冷的天气中,高原上喝点热水还是很舒服的。
身份证、边境证和现金不用说也是必须随身携带的。在进入藏区后经常会有关卡查身份证,进入日喀则和阿里地区后边境证也被查了好几次。
高反注意事项:
高反这事真的是太让人纠结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难受的程度太不相同。有个说法是:高反欺胖不欺瘦,欺高不欺矮,欺男不欺女。但也不完全应验。如果你担心自己有高反,坐火车去拉萨或者像我一样包车慢慢玩过去就最舒服了。如果直接飞过去可能身体来不及适应,会更加难受。
曾经在
行前为了转山一直在运动,出行前的一周左右就不能再运动了,保持良好的作息,休息好。有人说,去高原之前吃红景天,因为我的高反没那么剧烈,出发前我没吃,去了我也没吃。到了高原依然只是头疼,疼的倒也不剧烈。同行伙伴有晚上睡不着觉的,有头疼难忍的,我们的师傅准备了藏药治头疼很管用。
对于我来说,每次到一个新的高度,只要徒步一次,下来以后高反就好了。比如稻城亚丁,比如冈仁波齐转山。唯一一次高反是在一个海拔四千多的山口,当天天气太好,我因为美景兴奋了,亢奋的到处拍照,回车里就有些喘不过气,平复了一下心情高反也就离开了。所以高原真的不能乱蹦乱跳,真的不能过于兴奋。
最后编辑于 2015-09-09 06:05
回复
15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9-09 22:10
出发
从北京坐火车到成都,晃晃悠悠的看看书是挺舒服的事情。有人说去四川的火车上有好吃的川菜小吃卖,可脂看到了火车套餐,38块钱说有红烧肉的菜,结果只有芝麻大的几粒肥肉,真的太坑爹。
回复
15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9-09 22:15
成都印象——武侯祠
享有“三国圣地”的武侯祠在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武侯祠占地230亩,分为文物区、西区和锦里三部分。
一进大门便是文物区,这里主要由惠陵(刘备下葬之处)、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等组成。我对历史并没有很感兴趣,在里面走走逛逛没有特定的路线,只为了感受康熙年间修复的古建筑。
武侯祠主体建筑分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三义庙六重,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武侯祠内人不少,为了不拍人只能拍一人高以上的部分。
三义庙是另一个游人聚集的区域,很多人在这里烧香许愿,而我这个无神论者也就走马观花略过了。
园内雅致的小景观
再闲逛不知到了哪里,发现了蜿蜒的红墙。这里的游人不多,我却喜欢到不行。
国内拍摄的技巧就是少拍天。红墙上面的翠竹正好将乌突突的天空遮挡,每走几步就有不同的构图。这里真心是拍人像的宝地,可惜我只一个人。
门票:每人60元
地址:
公共交通:市内可以乘坐1路、10路、57路、82路、301路、334路、335路、503路、521路、901路、904路公交到达
回复
15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9-09 22:24
成都印象——锦里古街
与武侯祠一墙之隔的具有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
街上二层楼间偶尔看见荷枪的武警,难道这里如此不安全么。
这里有街头艺人卖艺吸引游客。
这里有琳琅满目的纪念品摊位。
这里有古朴的皮影戏。
这里有儿时的记忆雪人冰糕。
这里有时光穿越的人力车。
这里有各式各样的成都小吃。
可,我不喜欢人群。
于是找了家貌似传统人又不多的小店来了碗冰粉。
在炎热的夏天,一个人坐在街边的石阶上,有了它一切都是那么清爽。
门票:免费进入
地址:武侯祠边
公共交通:市内可以乘坐1路、10路、57路、82路、301路、334路、335路、503路、521路、901路、904路公交到达
回复
15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9-10 08:31
成都印象——杜甫草堂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因安史之乱流亡成都时,在浣花溪边盖了座茅屋,并先后在此居住了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草堂故居因此被视为
如今的草堂旧址完整地保留着清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旧址内照壁、正门、诗史堂、柴门等地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有对称的回廊和其他建筑。
游走其间,亭台轩榭与丛林、溪流、荷花池交相辉映,既体现了诗人当时居住的清幽,也成为成都居民晨练、休息的绝佳场所。
工部祠是五重主体建筑的最后一重,也是最重要的一重。因为杜甫在成都时,曾被严武表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尊称他为杜工部,将纪念他的祠宇称为工部祠。工部祠前有清人何绍基撰写的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工部祠内,正中设杜甫神龛,东西两侧分别是南宋诗人陆游和北宋诗人黄庭坚。殿内还存有两通杜甫石刻像,正中是明人何宇度所作,刻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石刻把杜甫刻得体形丰满、气度雍容。(摘自杜甫草堂官方网站)
茅屋故居是1997年根据杜甫诗篇重建的建筑,意在营造杜甫居住时的田园诗境。
茅屋的内部构造。
公园内看到一队摄影爱好者在练习拍片。
唐代遗址陈列了2001年在此处发掘的唐代生活遗址。
走马观花在园内,没有太多的游人,
园内除了人悠闲,猫也捞个幽静。养尊处优得如此臃肿而且不怕人。
门票:每人60元
营业时间:冬季早八点到晚六点;夏季早八点到晚六点半。
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草堂路28号
回复
15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9-10 08:34
成都印象——江北老灶
这是我第一次到成都,由地道的成都人作陪来了顿正宗的重庆火锅。一进门便感觉整个餐厅充斥着香麻的辣味,或者香辣的麻味,又或者麻辣的香味。
首先上来一个巨大的铜锅。朋友怕我吃辣能力有限,贴心的点了鸳鸯锅,可是这鸳鸯锅你看到鸳鸯在哪里了么。说好的白锅其实只有中间那么一丢丢。是的!想在四川吃清锅就一定会被歧视好不好!
辣锅内不用说,满满的红油、漂浮的辣椒和花椒,不用想都知道涮出来的东西又麻又辣,可吃起来太带劲,越吃越上瘾。
清锅虽小,底料却十足。西红柿、红枣、嫩葱和枸杞,清淡鲜香。耗儿鱼是四川人火锅必备肉类,鱼肉鲜嫩,涮在清锅中
嫩牛肉真的太鲜嫩,配合辣锅的香麻,越吃越想吃。
正宗的重庆火锅不像北京火锅一样配麻酱,而是用一碗香油,加上葱、香菜和蒜茸。虽然更喜欢吃麻酱,但入乡一定要随俗。配合涮的麻辣的鸭肠吃下去,更凸显了辣锅的香麻,真心好吃。
鸭肠在北京也已经广泛地被吃货们喜爱着了,有时涮锅有时有做好的麻辣鸭肠,无论如何做,它和麻辣分不开,无论如何做,它筋道的口感是我喜爱的。吃鸭肠在清锅涮就太不给力了,筷子夹着在翻滚的辣锅里沾上三五下就可以直接入口了。
腰片是另一道我没尝试过的涮菜,也是涮久了会老,吃起来鲜香可口有嚼劲。
这家店的价格普遍偏高,但是初次尝试地道的重庆火锅,还是非常值得的。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武候祠大街113号
回复
15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9-10 08:35
成都印象——龙抄手
位于春熙路的龙抄手算是成都的小吃汇总。如果你没有太多时间在成都,那么就到这里吃一顿,大概品尝下各种小吃。但不要期待过于精致的做法和太惊艳的味道。冰粉依然是我的最爱。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南段9号
回复
15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9-11 10:12
川藏线第一天——成都出发到海螺沟莫西镇
清晨,两位司机分别接满车上的人,碰头后出发。我们车的赵师傅,天生粗旷,说话直率,第一眼看上去有些凶悍,但我喜欢这种直接的沟通方式。赵师傅已经有11年行走川藏线的经验,每年要来来回回跑上八九躺,所以我们一路都不担心安全问题。
我们车上除了我以外,还有李姐,同是北京来的姐姐,体质不是
另一辆车的司机高师傅,高高的个子不太爱说话,人斯斯文文的十分和蔼。
小黑妞,一个东北的瘦高妹子,性格豪爽的九零后,后来还当我的模特拍了些人像照片,都是美美嗒。到了拉萨就和林妹妹一起晃了几天,又一次手机落在吃饭的小饭馆,还是林妹妹和餐馆伙计斗智斗勇才把我手机给要回来。
苗苗,和我年龄相仿的小伙,没有过深的接触,但一直觉得他是个上进的好小伙。赶着工作之前出来撒欢玩一把,然后就回去乖乖上班了,哈哈。
李哥,憨厚的大哥,一路都很照顾妹子们。李哥和苗苗一路都是默契的室友。
一路上,两辆车一直集体行动,对讲机成为两车对歌的工具,全路上有说有笑各种热闹。
从成都出发的第一天主要是赶路。旅行开始,每个人都精神十足,互相之间刚刚认识,也有不少话题可以闲聊。路上经过一个水果摊,买到了全程见到了最便宜最甜的大樱桃,后来大家都后悔买的不够多呢。后来得知汉源的水果很有名,在那附近沿路有不少摊位可以买到便宜又好吃的水果呢。
不知不觉便到了石棉县,师傅带我们到蜀香园家常菜用餐。我喜欢很多人一起吃饭,菜式可以多一些,人多吃的也比较香。这顿饭真的很好吃。赵师傅说,这川藏线一路都是四川人开的饭馆,这趟下来,想不喜欢川菜都难。
参观自己泡的酒,来一点小尝一下,味道还不错。
还没进入西藏就开始看到拉萨啤酒的身影。
继续向今天的住宿地莫西镇出发,沿途并没什么风景,唯一能看的就是大渡河。可惜,天气不给力,河水湍急有气势,只可惜浑浊得让人无法喜爱。下车随意拍了张照片便离开了。
去往莫西镇的路上已经有部分颠簸的土路,当时觉得这路况还是挺困难的,不过开完
回复
15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9-11 10:18
川藏线第一天——傍晚闲逛磨西镇
磨西镇,距离成都304公里,海拔1600米左右。它是进入海螺沟的接待基地。
我们到达住宿比较早,虽然小镇没有什么特别,大家精神十足,还是决定在小镇闲逛一圈。
小镇没有太多车辆,走在路上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左右一些纪念品商店看着并不是很景气。
街上猛然跑过一只白狗,通常狗是追着这辆撒欢的,这货属于特会自娱自乐的。
趴着门缝与我对看的小女孩。
走进一条老街,似乎算是镇上的商业街了,房子明显是重建过的,不过那种古朴的木质建造我还是喜欢的。
虽然还未进藏,已经开始有青稞饼和牦牛酸奶卖了,味道却没有藏区的好吃。
这种东西没见过,当时还专门问了,结果现在又忘了。它的花也在卖,似乎也可以做点什么。时间太久,我的记性简直了~~~
磨西镇内最最显眼的建筑就是这个从什么方位都能看到的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从1918年开始修建,1922年完工。在1935年,毛泽东随中央红军抗战时,居住过这个教堂的神甫房。“磨西会议”便在此地发生。
早听说四川人民的生活与麻将息息相关,这不,马上就应验了。
晚餐是在住宿地点的地方菜,贡嘎印象(0836-3266930),家常菜的味道不错。墙上挂满了腊肉,虽然卖相不好,也算是当地的美食了。住宿每间房100元,就在饭店楼上。晚餐是每人30或50的标准餐。
回复
15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9-14 20:49
川藏线第二天——海螺沟冒雨看冰川
一早吃了碗10块钱的面,老板人很好,不够吃还可以续,爱吃菜也可以多要些白菜,总之管饱就是了。
位于四川省的海螺沟是徒步看
开车到海螺沟大门,需要购买公园的大巴进入公园内,车票70,门票92。公园7:30开门,即使晴天也没有什么拍日出的机会。
大巴沿着蜿蜒的山路行驶,途中会经过公园内的几个镇子,想要深度游览海螺沟的朋友可以选择镇子内居住,只是住宿条件会比较差。
天气阴沉,阴云仿佛就在头顶。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他们不怕车辆,横行霸道在路上。
天气实在太差,我们选择了缓慢的步行,只从三号营地略微徒步到冰川边。没必要乘缆车到制高点,即使到了也是什么都看不到。
沿着修葺完好的木质台阶慢慢走着,拍拍雨中小景致,因为大景完全看不到。。。
路上与这两位劳工相遇了不少次,他们都
到达一个
到达冰川观景台,已经能看到脚下巨大的冰川。只是这冰川是黑乎乎的没有纯净的,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乱石堆。
一号冰川,又叫现代冰川,全场14.4公里,面积约23.2平方公里。再往深处有海拔更高的二号和三号冰川。我们注定与他们无缘。
徒步过程中已经看到了红色的岩石,在绿色的树丛中十分独特。
丛林中漫步,巨大的食虫草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还有我喜欢的长毛的树妖,这只有在常年湿润的环境中才能看到。
回到大门口,一些摊位在卖各种水果干,看着挺诱人。我们却选择了最朴实的大饼,新鲜出炉,真的非常香。
全程徒步5.8公里,用了两个半小时。然后又回到昨天的住宿地吃午餐。
回复
15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9-14 20:54
川藏线第二天——红石滩
位于海螺沟景区的红石滩是游览此地必去的景点,位于
原本以为石头的颜色是某种矿物质在淘气,去了才得知是因为石头上生长着硬硬的红色苔藓。
红石沿河道漫布,从停车场步行不久就可以走到河边,刚到河边的地方由于游人过多,红色苔藓已经不太明显。深入到河岸边可以看到大片的布满红色苔藓的石头,还是相当壮观的。
这条河道由
虽然天气不佳,但远处翠绿的山峰与河边红色的石头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感叹自然的伟大。
河边有几个小摊位在卖烧烤类食物,闻着还是挺香的,只可惜已经饱饱地吃过午饭。
进入景区的胳膊肘弯。
红石滩,本以为原来是硬硬的红色苔藓。进处观景点可以走到河边,可明显能感觉到河边的石头已经不再红了,因为红石的存在证明生态的原始,而河边游人过多只有远处才能看到红石,反而山上远景比较壮观呢。
离开景区像新都桥进发,先经过一个可以俯瞰红石滩的观景点。从山上俯瞰又是另一番壮观的景象。
回复
15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9-14 20:58
川藏线第二天——高海拔藏区风貌
离开红石滩,行车向高原进发,沿路依然是云雾缭绕的阴天。
首先经过海拔3830米的雅加埂,并没有什么明显的高原反应,同伴略微开始有些头疼。
这里已经经幡不断,远处的雪山似乎离我们更近了些,我开始些许期待西藏的独特境遇。
从这里俯瞰刚刚开过的崎岖山路。
再往前行,到达今天的制高点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口,白塔经幡,这里更有藏区气息。
傍晚抵达新都桥,这里已草原风貌著称,据说是摄影师的天堂,我却没觉得有什么特别。
这里的住宿标准间120元。先来一顿丰盛的晚餐。
吃饱喝足逛逛小镇。
新都桥看着不算富裕,路面破旧,但建筑风格挺独特。
路上见到几位藏族老奶奶都十分和蔼,看到我们也略显好奇。
回复
15袋长老
发表于 2015-09-17 05:53
川藏线第三天——翻山越岭去西藏
早上起来先把肚子填饱,热腾腾的一碗面吃得人很满足。可那碗猪油馄饨,里面的猪油味道太重,吃完了一上午都在反胃。
今天注定是在路上颠簸的一天,翻越四座高山,海拔慢慢上升,向稻城进发。
经过的第一个垭口高尓寺山,海拔4412米,天空晴朗多云,那天的颜色通透,在国内并不多见,大家纷纷赞叹这样的天气。
经幡沿路随处可见,它预示着我们已经离西藏越来越近。
雅江县吃午餐,一个小小的县城内的一家小小的餐厅,香美的川菜。老板专门为我们准备了苦荞茶,有点大麦茶的味道,好喜欢。临走放了些在杯子里,后来每到一家饭馆都找有没有苦荞茶。茶水解了早上的油腻,胃略微舒服些。可毕竟到了高原,开始头疼,稍微活动就发晕。午餐没有胃口,没吃太多。下午的活动都
海拔4659米的剪子弯山,看到一些骑行客。总感觉骑行真的太过辛苦,不过也是磨练自己的一种方式。对于,这种辛苦的旅行,我不想尝试也不敢尝试,对于骑行客的精神,我是十分佩服的。
正式上了318国道,起初路段的柏油路很好走。
路上已经开始看到不少玛尼堆了,这是藏区居民祈福的方式之一。在国外的很多徒步路线上也能看到同样的石堆,他们就叫他石堆“Rock Pile”,主要是为了指引徒步着找到正规徒步路线的作用,我不知道是否也有祈福的含义在。
卡子拉山,海拔4718米,这个山口的休息处在318国道路边,一大片停车场内停了不少刚开始或者快要结束川藏线游览的游客。一队机车客吸引我们的注意,机车客一他们独特的装束,彪悍的设备总能引起人的兴趣。各个高大彪悍的机车客看到我们围着摩托车拍照,倒是十分友善,还让我们坐在上面玩。只可惜忘了与他们一起合影。
这个停车场的地面画有川藏线的路线图,很有视觉效果。
扎嘎神山在过了理塘转上217向稻城行进的路上。一个荒野上挂满了经幡,边上一座简陋的四方院内几个喇嘛向着深山的方向磕头祈福。见我们在门口窥探,他们友善的让我们进去,带着有信仰的伙伴一起磕头。他们说,他们每天要磕头一千次。
草原上跑着几只强壮的马匹,边上几个喇嘛在草地
道路开始颠簸,偶尔有几段崭新的柏油路让人觉得到了天堂,其他时间都是在土路上叮铃铛啷的晃荡。
牦牛打架
好不容易到达稻城,师傅带我们到一家叫川渝老鸭汤的饭馆,满满的一大锅鸭肉和鸭汤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几碗汤下肚胃口便来了,吃了些肉和蔬菜,瞬间满血复活。
晚上住在稻城德沙宾馆,标间120元。宾馆内部装饰挺有特色,环境和卫生条件也都挺不错。
回复
相关阅读
相关问答
相关阅读
1
3
当地热卖
当地玩乐
机票酒店
签证
【AERO4400】从成都到拉萨,越野川藏线全纪录(一个月的西藏旅行,拉萨美食攻略,阿里单开贴)完
穷游兴趣小组
线上线下
欧洲
亚洲
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后院
2004-2017 © 穷游网® q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Version v5.57 京ICP备120035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935号 京ICP证140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