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版块
兴趣小组
穷游欧洲
穷游亚洲
穷游美洲
穷游大洋洲
穷游非洲
预订
搜索
及
及
等待芒果掉下来(全文完)
及
及
等待芒果掉下来(全文完)
9袋长老
精华
2015-12-06
13203人阅读
9袋长老
发表于 2015-12-06 22:36
老规矩,照片镇楼,先不说是哪。
最后编辑于 2015-12-27 10:51
回复
9袋长老
发表于 2015-12-07 22:09
硫磺地狱
凌晨2点,偏偏是这条山路最热闹的时分,各国游客都随着各自的向导在这宽敞而缓缓爬升的的登山路径上徒步上行。
从一处被月光照亮的山坳里转过去,我看到了前面的路线逐渐通向已触手可及的火山口边沿,而另一侧,山坳里有另一座完整的锥状山峰,黑黝黝地耸立在繁星之下。
火山口上有一处显眼的标志牌,昭告着硫磺气的危害,并要求游客一定要佩带口罩。在极远的火山坑底部,有两簇不甚明显的幽幽冷光闪烁不定。
我询问年轻的向导,那是不是大家辛苦地在凌晨便起身跋涉的目标——宜珍火山著名的蓝色火焰,向导一边给我肯定的答复,一边掏出一副如假包换的防毒面罩,帮我戴在头上。而他自己,却不做任何防护。
有了面罩,我的呼吸变得骤然粗重起来,我知道这是必要的防护措施,不要说走下火山坑内部,即便如现在这般站在高高的火山口上,那股刺鼻的硫磺气味依然一阵阵地飘过来。
我对毫不起眼的蓝色火焰微微有些失望,我原以为能够在火山口上看到大面积的蓝色岩浆在火山底部沸腾的壮观景象。
随着向导向那两簇泛蓝的光走去,我们很快降到了坑底。这里已经聚集了上百号人,把散发出蓝色火焰的那一片坑洞围在中心,大家变换着各种组合各种姿势与蓝火合影。
我站在距离蓝火不远的一块巨大岩石上,架起三脚架拍摄着,在蓝火最为旺盛的核心地带,能见到硫磺矿工在浓烟中工作,他们仅用围巾掩住口鼻,从深深插入到岩石间的管道口,不停把流出管口便冷凝为固体的硫磺敲打下来,扔进箩筐里。
硫磺工人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套枯燥、繁重的规定动作,且还要长年累月经受硫磺蒸汽的毒害,这对但凡能以其他方式混个温饱的男人来说,真是谁都不愿承担的地狱里的工作。每一公斤硫磺矿的收购价格是1000印尼盾,从山下的村庄出发登到山顶再进入火山坑,采矿后背着几十公斤硫磺矿下山,整个过程起码需要4小时,每人背满两背篓下山后挣得的工钱大约合人民币20多元,哪怕最勤奋的硫磺矿工每天最多也只能往返三趟——列举以上这些数字,当然是为了进一步证明硫磺工人的悲惨,现场观摩硫磺工人的悲惨、拍摄下照片并且事后还可以向他人讲解这个悲惨的故事,也算是宜珍火山的一个旅游特色,是兴高采烈地在与蓝色火焰合影的游客们的意外收获。
风向变了,我所站立之处忽然被浓重的蒸汽包围,游客们四散逃离,我也随着向导转移阵地,就在几分钟时间里,我的眼睛竟被硫磺蒸汽熏得微微刺痛。
逃亡中,向导指着前方的一片白茫茫对我说:你看,那就是火山湖了。
直到走到湖水近前,我才看出那个本该泛出绿色的湖泊,在黑暗中的头灯照射下,仅能看到的边缘的小片湖水混黄得不像样子,那湖水整日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亲密接触,据说成了个标准的硫酸湖,我的向导这时开始拿跳到湖水中游泳和几个西方姑娘开起荤素搭配的玩笑来。
我在湖边驻足良久,仍不见蒸汽散开的迹象,大概风向一时半会不会再转了。身边的一切皆被烟雾吞没,能见度不足5米,耳畔只有被防毒面罩放大了数倍的呼吸声。我终于不堪忍受硫磺蒸汽的折磨,告诉向导说我要返回火山口了。
回程路上,天色已经泛白,即便此时仍有大批的游客循着狭窄的路线鱼贯进入火山口。
再次登上火山口,我终于能够扯掉厚重的防毒面罩,大口大口地自由呼吸。回望时,来路清晰可见,蓝色的火焰消失在晨光里,巨大的火山湖终于无法在烟雾中继续躲闪,露出碧绿的一角来。
下山的一路上,我多次见到硫磺矿工沿途贩卖品相出众的硫磺石块,或用烧融的硫磺灌在简陋的模子中制作出的小工艺品,矿工们向游客兜售这些硫磺制品,可以赚到不少外快,比背矿石合算得多了。我买了一块状如珊瑚的硫磺矿提在手上,不想这东西极为脆弱,在旅途的后半程逐渐碎裂,直至我们在某次“搬家”过程中把它遗忘在了一家小旅店里。
司机Arif在山下等着我,告别了本地向导,Arif驾车带我回到我们落脚的度假村,阿朵和毛毛已经起床,小家伙精神饱满地等着今天登上渡船奔赴碧海蓝天呢。
最后编辑于 2015-12-10 20:39
回复
9袋长老
发表于 2015-12-07 22:21
Arif是我们在出发前便已经通过邮件约好的包车司机,他身形胖乎乎的,英语沟通非常顺畅,一直身着一件典型印尼风格的花里胡哨的衬衫。他的任务是从
Arif的服务算是不错,刚出泗水机场时我盘算着来到印尼第一次换汇的汇率问题,为换点印尼盾在机场和附近的一家Money Changer之间往返跑了好几趟,他倒毫不烦躁。Arif一路驾车还算稳重,只是某次在狭窄的山路上会车时,反光镜与交错而过的一部SUV狠狠地相撞,发出的声音如同枪响,吓了阿朵一跳,好在反光镜只是被撞得折叠起来,并无大碍。
我们在印尼的旅行选择以爪哇岛作为起点和终点,计划趁第一天到达的舟车劳顿打个时间差,先一鼓作气拿下两次需要凌晨早起才能游览的行程——布罗莫火山和宜珍火山。这个战术果然奏效,当我们到达印尼的第一天,Arif把我们泗水机场一路拉到布罗莫火山附近的山村时,尽管天才擦黑,我们却已困倦不堪,早早吃了些盖浇饭后倒头便睡,这当然对起早去布罗莫火山的行程有莫大的帮助。
第二天凌晨三点,我和毛毛收拾好了行装,再把阿朵叫醒,没想到阿朵丝毫没有在家里赖床的毛病,睁眼的同时便一骨碌爬起来,激动地穿衣起床,她心里果然还惦念着“爱冒险的朵拉”中提到过的火山,非得亲眼看看火山的面貌不可。
我们所住之处,显然是一个庞大到不像话的火山口的边缘,而火山口的底部是一片被当地人称为“沙海”的覆满沙尘的广阔盆地,盆地平坦异常,但还是被垄断为四驱吉普车的势力范围,不容外乡人驾车进入。我们的吉普车在前后望不到头的吉普车队列中行驶,穿过沙海,开始沿着山路盘上山顶,这座小山丘的顶部便是布罗莫火山著名的
我们到达观景台的时间尚早,可以在前排占据一块面对火山风景的好位置。后续到达的人群开始在观景台上挤作一堆,都等着随清晨阳光的降临而绽放的号称“月球表面”的火山群景观,日出之前,这片小小的观景台上足足站满了四五百人。
10月是爪哇岛旱季的尾声,一连数月不曾下雨的旱季,让空气变得污浊,阳光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彻底驱散布空中的雾霾,所以这不能算是游览火山的好季节。
我在出行之前,已经通过网络上的照片对布罗莫火山群的美景了如指掌,所有的图片都来源于同一角度的这座观景台,所以当并不耀眼的阳光使那几座荒芜、高大的活火山从黑暗中显出形来,我只觉得想象得到了印证,却得不到更多的惊喜。
在几百号游人哄散之后,我们深入沙海登上布罗莫火山的过程却颇为有趣。
布罗莫火山是这片火山群中最矮的一座,从沙海开始徒步登上火山口用不了半个小时,我们为阿朵雇了一匹马,让她一路兴高采烈地骑行到非得步行走阶梯的地点,再随我们一起登上山去。阿朵更喜欢那一天下山的路程,我们没有再走阶梯,而是一步一滑地大踏步趟着火山灰下降。约一周之后的某个清晨,我还会以同样的姿势从另一座火山的陡坡上大踏步滑下来,只不过相似的“滑沙”过程却绝没有今天这般轻松愉快了。
在布罗莫火山的边缘,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从不远处庞大的火山口深处传来隆隆的低吟,仿如有深沉的战鼓声在地狱中擂响。
布罗莫火山和宜珍火山,是爪哇岛乃至印尼火山的典型缩影,印尼是千岛之国,而在印尼境内,陆地与海底的火山更是多如繁星,近距离接触活火山,是在印尼旅行的必修课。我仍有计划在
宜珍火山距离前往巴厘岛的码头已经不是很远,Arif驾车紧赶慢赶,终于把我们及时送上了一艘仅差10分钟就将启航的当地渡轮,我们与他匆匆别过,便背起大包小包的行李冲进了船舱,海峡的另一端,是如雷贯耳的世界度假胜地巴厘岛。
最后编辑于 2015-12-08 22:13
回复
9袋长老
发表于 2015-12-08 22:46
完美世界
初登
我们最开始注意到的,仅是巴厘岛每村每镇,每家每户供奉的
后来的两天时间,我们的各种感官仿佛被巴厘岛渐渐牵引着,全部打开了。视野被寺庙、石雕、椰树、碧绿的稻田、怒放的莲花充斥,耳畔神秘的佳美兰,身边温润的海风,都以最为和谐与慵懒的方式告诉我们,这是独一无二的巴厘,一个尽善尽美的世界。
我们的落脚地,是处在巴厘岛南部内陆的乌布小镇,阿朵对我们上了岛却看不到海表示非常失望。
小镇有一条尘土飞扬的
被这条有名的散步路线串起来的每个村庄,都至少拥有一座由黑色
阿朵走乡间土路的经验毕竟是少,在稻田旁平地摔了一跤,擦破了膝盖,她委屈得大哭不止,无论我们如何哄她也不肯罢休,这条路线上晨跑者、骑行者络绎不绝,有个当地小伙子把自行车扔在一边,从包里取出个创口贴,帮阿朵贴住伤口,阿朵盯着创口贴上的米妮造型看得入迷,这才止住了哭声。
乌布小镇的核心区,被王宫、王族寺庙和热闹的集市占据,既华丽又世俗。集市每天尚未天明就聚集了由贩卖各色果蔬鱼禽流动摊贩汇成的大军,到上午9点,那些头顶着箩筐前来采购的主妇们,哪怕是其中最懒散的,也已买好了一天所需的家庭用度,这时的集市摇身一变,逐渐被面向外国游客的工艺品商贩占据,直到夜晚来临才复归寂静。我们在集市特别中意的是平时难得一见的热带水果,我买了四分之一个散发出熟透后的奇异清香的巨大菠萝蜜,并把它一直带到旅行的下一站,用了两天时间才把香甜的果肉吃完,这块菠萝蜜如经过简单加工后出现在
在国内同样名贵的热带珍品蛇皮果,在集市中成串成堆地批发,同样便宜得要命。我们在客栈主人的推荐之下还买了另一种外观怪异生满尖刺的水果Sirsak,不过这玩意的口味不怎么合乎我们的胃口,只尝试了几口便敬而远之了。
与集市隔街对望的古典建筑,是乌布最重要的古迹,苏卡瓦堤王室宫殿。虽然当地王室自
(王宫中极度繁复的石雕)
(王宫附近的一座古典寺庙)
要大致叙述乌布所谓王族的由来,理理头绪的话,可以从曾盛极一时的满者伯夷王朝说起。
公元1292年,当穷兵黩武、对扩张领土与掠夺资源毫无节制的元朝试图把印尼诸岛并入大元版图时,忽必烈的远征军在爪哇岛遭遇了
被满者伯夷所征服的巴厘岛,当时的行政中心设在今克隆孔城附近的Gelgel,然而Gelgel对巴厘各地的实际控制并不强悍,于是随着满者伯夷王朝的衰落,巴厘岛弹丸之地上逐步分裂出来多个城邦国,它们主要占据着巴厘岛南部的富庶之地,比如
19世纪,随着荷兰殖民者对巴厘岛各政权发起军事上的压倒性猛攻,有很多城邦宁为玉碎,也终于有些贵族接受了瓦全,开始归顺和追随荷兰人,乌布的苏卡瓦堤王族即是其中之一,因此乌布王族并未遭到毁灭性打击,反得以保存和发展了本地区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
最后编辑于 2015-12-10 20:40
回复
9袋长老
发表于 2015-12-08 22:56
乌布的周边,有分布极广的一系列历史古迹,有的名声在外受到游客追捧,有的则籍籍无名,隐藏在热带丛林中。
最为著名的古迹,当属位于乌布北方的
除圣泉寺之外,桑万提加寺也是乌布附近的一座大规模寺庙,又兼游人稀少,非常值得停留,而古老的
(桑万提加寺)
(Pura Penataran Sasih,寺庙中这座亭子里供奉的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铜鼓)
(历史悠久的象窟,洞中地方不大,供奉着湿婆大神的林伽)
(Yeh Pulu粗糙稚拙的浮雕,两个人挑着一头野猪)
印度教自传入巴厘岛开始,便杂糅了本土原始宗教的精神,而随着雅利安人以武力征服印度次大陆而来的种姓制度和男尊女卑,却没有在巴厘岛掀起太大的波澜。很幸运,印度教典籍对印度人毒害至深的部分被忽略了,留下的是万千神灵的史诗、神话与传奇,它们共同雕琢出了古色古香、优雅精致的巴厘艺术。巴厘人的哲学讲究万事万物的平衡,对生与死、善与恶、得与失不强调主观好恶,只认为存在即合理,饿死事小,失衡事大。故此我以为,印度教只在巴厘岛这样衣食无忧的平和世界才能将其美好发挥至极,而在人人都在拥挤着争夺资源的印度,尤其是在北印,只能沦为社会倾轧的工具。
(巴厘岛的象征之一:善恶之门。,状如被从中剖开的宝塔,几乎所有庙堂的正门都是与此相同的设计,集中体现了巴厘式的平衡主义)
浏览过若干古迹,我们还要远征西南海岸的Tanah Lot
建造
绵延百米的观景台建立在十余米高的断崖上,右前方面对着被海水冲刷为天生桥的巨石,Tanah Lot海神庙就建在巨石之上。涨潮时,断崖的大部分都会被淹没,同时连接海神庙与陆地的天生桥也会消失在海面以下,仅有海神庙刚刚好露出波涛之上。
Tanah Lot海神庙日落是巴厘岛一大胜景,此地海岸之宽阔,绝佳地陪衬着被夕阳烧得通红的天空与海面。当最后一抹云霞熄灭,信徒与游客散去,海神庙高崖上的餐厅开启了灯火通明高朋满座的又一个不眠之夜。
最后编辑于 2015-12-08 23:11
回复
9袋长老
发表于 2015-12-08 23:07
离开
20世纪初,尽管Gelgel的集权统治已经四分五裂,克隆孔却还是各城邦中的强者,不过在荷兰人决定进攻巴厘岛时,克隆孔人毫无还手之力地充当了最后被征服的炮灰。在1908年的克隆孔之战中,原著民不堪忍受被征服的命运,又无法与武装到牙齿的近代化军队抗衡,他们步
后来,荷兰人走了
所以说,由爱与鲜花为之代言的神仙岛,只是在如今短短的和平年代里,揣着一肚子诗与远方来到巴厘的匆匆过客们寄托的心中错觉,而完美的世界——哪怕只是个小小的海岛,亦从来不曾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出现过。
(博物馆中的“克隆孔之战”油画)
(水上浮亭)
(浮亭中的壁画,令人惊叹的战争场面)
(高等法院中的壁画,地狱中的酷刑)
(司法大厅外墙上的雕刻,绝对的巴厘风格,古典而狰狞)
(克隆孔附近的一座重要寺庙:蝙蝠洞,寺庙内的洞穴中真的有数不清的蝙蝠)
最后编辑于 2015-12-09 22:26
回复
3袋长老
发表于 2015-12-09 15:46
写得真好。片子也拍得大片范。
回复
3袋长老
发表于 2015-12-09 15:48
不好意思搞混了。该请教你从
回复
9袋长老
发表于 2015-12-09 16:07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写得真好。片子也拍得大片范。明年七月的计划。请教楼主婆罗浮屠旁的曼努哈拉酒店你在哪个网站预定的?以你的经验觉得去了直接入住有机会吗?
回复 8# 母子驴
回复
9袋长老
发表于 2015-12-09 16:19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不好意思搞混了。该请教你从泗水出发包车的司机联系方式以及价格。多谢
回复 9# 母子驴
回复
9袋长老
发表于 2015-12-09 22:34
海岛天堂
身后的
从巴厘岛到吉利岛,我们选择了仅需两个小时便可抵达的
快艇始终在浪尖上飞跃着前进,让阿朵想起了曾经勇敢尝试过的“
临近靠岸,
我们在
客栈老板如约出现在码头,他是个皮肤已被海风吹得黝黑的约有五十多岁的
在T岛的日子里,我们每日早出晚归泡在海滩上,没什么机会和意大利人聊天,不过我相信这位孤身一人离开祖国,在吉利岛上定居下来做客栈生意的老兄必定是有故事的人,他整日里少言寡语,也不见有何交际,只把他的小小客栈打理得井井有条,把所有精力都用于殷勤而彬彬有礼地招待来到客栈的背包客们。
我们随他从海滨穿过两排巷子,来到了他的客栈,意大利人首先介绍说我们停留期间可以免费使用两部自行车,其中的一部,由于他在房间预订信息中注意到我们是一家三口,因此已经加装了儿童座椅。
接下来,他带我们进入狭窄然而整洁的房间,意大利人已经提前开了空调,床上用毛巾叠成的两只雪白的天鹅昂首挺立,房间里还为客人备有雨伞和耳塞(用以抵御凌晨准时响起的清真寺礼拜声音),真是为客人想得周全极了。到我们离开的那天,虽已早早退了房,心思细腻的意大利人见我们在海滩又玩了一天,还是让我们在临走前去他自己的房间好好冲个澡。余尝闻意大利人在欧罗巴诸夷中是如何如何的不靠谱,然在T岛开客栈的这位靠谱君一定是他们同胞中的异类了。
骑自行车环T岛一周,大约需要1小时,码头所在的西岸非常繁华,餐厅、酒吧喧闹到深夜,旅游代理的摊位一家挨一家,沿街招揽生意。我在安顿下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找个旅游代理点,订下了两天一夜的
我们把自行车停在沙滩上,在宽敞舒适的凉亭坐下来,找店小二要来香甜的鲜榨果汁,享受着眼前浩瀚的印度洋。吉利群岛的海滩上都是细碎的珊瑚,并无流水般润滑的洁白细砂,所以并不适合游泳,却是
我们乘坐的浮潜船能载20几号人,船底镶着玻璃,让人可以直接透视海底,我们就是通过这块玻璃幸运地看到了深海区的一只海龟,等浮潜向导带领大家下水在这片海域追寻海龟的踪迹时却又不见,只有长了千里眼的向导不停向大家呼喊着“看!在那儿呢——”,这样的“狼来了”的故事讲过几遍之后,没人再追随向导找海龟,而是都各自散去看鱼了。浮潜船在T岛,M岛和A岛附近的浮潜点各停过一次,前两次阿朵根本不敢下水,她在帕劳浮潜时不仅穿着救生衣,还手扶浮板,这一次没了浮板,她每每一沾水面便恐惧得大叫,最多只死死抓住舷梯,探头向海水中看上几眼。毛毛也是旱鸭子,多数时间都陪阿朵在船上坐着,因而我们的浮潜费用花得很是不值。直到第三个浮潜点,她才尝试性地抓住我的肩膀,像树袋熊一般缠在我的胳膊上,允许我带她向离船远些的地方游去。待阿朵放松下来,我们一起漫步于飘摇的绚丽珊瑚花园,对每一种新发现的美丽的鱼指指点点,还在水下玩起了石头剪刀布。
从T岛到A岛,我们每日的主要活动都是浮潜,我在A岛的一次岸潜中追寻一群数百只鱼儿组成的阵列,跟着它们来到了浅海珊瑚礁的边缘,海底如断崖般忽然深深坠下去,断崖下的海水幽暗深邃,断崖上的海水如浮动的蓝色水晶。有一只生满铁锈的锚沉在断崖上,让我有机会抓住连接它的缆绳,静静地在海面上漂浮,而不必与水流较劲。我眼看着珊瑚丛林中的各色热带鱼群在丝带般透射下来的阳光中舞动,场景是如此不真实,像一场环绕着我的精心编排的梦境,耳边除了自己的呼吸外绝对寂静,那种状态让我着迷。我在写这一段落时很想用蓝色的字体来描绘那一切,可这也不会帮助你了解我的感觉。我漂浮了好久,直到觉出身体发冷,才不舍地游回岸边,上岸后才发觉下雨了——怪不得海水变得寒冷。
旱季里的雨水像自由的日子般金贵,这场雨只下了不到10分钟便停了。雨后的黄昏,红霞的浮雕不可思议地从穹顶漫延到天际,那是我们在吉利群岛盘桓期间的最后一个,也是最美的一个黄昏。
在吉利群岛优哉游哉的度假期间,唯一让我们不满的,是当地毫无水准可言的餐食。无论在高档餐厅还是T岛码头旁的大排档,所有的厨师无一例外地认真糟蹋着宝贵的
T岛的大排档是一入夜就人声鼎沸的地方,多数背包客都排着长队采购便宜的盖浇饭,活像等待赈济的灾民,而我们在海岛上若吃不到海鲜就总觉得遗留了未尽的事业,因此还是点了烤鱼和大明虾。最终拿上桌子的那盘黑乎乎的东西除去刷满了印尼特色的酱汁以外味同嚼炭,即便如此,烤鱼还是被流浪在大排档里讨生活的野猫盯上了,它睁着无辜的大眼睛围着阿朵打转,终于把阿朵惹得发飙,忍不住拍案而起对着猫儿怒叱道:
“你喵什么喵啊?!
你是在喵我吗?”
你是在喵你自己吗?”
你喵食物吗?”
你喵什么喵啊?!”
后来这几句车轱辘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我们用来调戏阿朵的话柄。
我以往对大海一直不怎么感兴趣,而是单单喜欢山的伟岸。我一向不喜欢双脚离开大地的漂浮感,那总归是没有脚踏实地来得安全。
《论语》中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也就是说,我显然不智。不过在吉利群岛之后,我发觉我对大海竟隐隐多了份牵挂,没准还有的救。
最后编辑于 2015-12-10 20:40
回复
2袋长老
发表于 2015-12-10 12:07
写的真好,富有诗意、充满生活情趣,攻略交代很清楚的好文,喜欢好文章继续!
回复
9袋长老
发表于 2015-12-10 20:04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写的真好,富有诗意、充满生活情趣,攻略交代很清楚的好文,喜欢好文章继续!
感谢鼓励。
回复
9袋长老
发表于 2015-12-10 20:36
等待芒果掉下来
我在吉利岛预定徒步行的时候,旅行中介信口开河地告诉我,我会和另外最多4、5个人组成一队,由向导和挑夫带领登上林查尼,可眼前这只“八国联军”却是19名外国游客组成的大队伍,加上为我们服务的向导挑夫,一共差不多有30人。现在大家都懒洋洋地躺在人称“POS 2”的第二徒步休息点,在热烈的阳光下等待着我们的午餐。
这天的早晨,在小村Sambalun的集合地点,我在徒步登记簿上签下名字的时候,发现在整个队伍中,除我之外年龄最大的徒步者也仅仅只有29岁。另外,我还是唯一的亚洲人,队友们则来自
果然,从Sambalun走到POS 2,我们的队伍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中途几乎从不停歇,姑娘小伙们迈开大长腿步履轻松,只有我被急行军般的前进速度拖着走,这两小时的慢坡上升竟也教我走得狼狈不堪。
两个恐怖的字眼从心底直钻上来——老了。
不要说十年前绕着贡嘎雪山徒步行走七天的轻松惬意,即使仅在三四年前行走
队伍在Sambalun集合时,来自加拿大的小伙子恭维我,说我一看就是户外经验丰富的老驴。我知道他指的是我准备了一双登山杖,还带了护膝,而其他的队友都是短衣短裤的休闲装扮,个别人连背包都没带。我指了指自己的一身户外装备,说这些其实不代表经验丰富,而只能代表我老了。真正走起来,我发现这句话还真是一语中的。
挑夫们烧好了热茶,不久端来了简单的午餐,经过一上午的徒步,大家狼吞虎咽般地搜刮掉了碗里的最后一粒米。我决心摆脱掉永远亢奋地高速行进的大部队,回复到自己能够适应的徒步节奏中去,便向向导申请提前出发。令我沮丧的是,在出发后的一刻钟左右,姑娘小伙们便追上并逐一超越了我,我又重新成了队尾。
经过了Pos 3,平缓的草甸路段结束,山路变得陡峭。再跨过过一条凝固成黑色石头的熔岩河,我逐渐进入了最为艰难的爬升。从海拔标高1100米的Sambalun开始,到2600米火山口营地,在共计1500米海拔上升的路程中,有超过1000米海拔是在逐渐加剧的陡坡上前进。这样的徒步过程也仅算是序曲,第二天凌晨冲顶才是真正的考验。
随着海拔上升和温度的下降,森林变得稀疏,我的速度堪堪和挑着沉重担子的挑夫们打了个平手。头顶上,火山口的边沿仿佛近在咫尺,看上去根本不像有2600米高度的样子,我越来越频繁地在休息时掏出手机查看海拔的缓慢变化,开始质疑和拒绝相信GPS所显示的海拔数据,这都是对自己缺乏自信的表现。
在下午4:50,我终于登上了
挑夫聚齐之后,我们随着向导顺时针走在火山口边缘,稍微平坦的地点都已被花花绿绿的帐篷占据。帐篷的两侧山坡则被白色垃圾覆盖,完全无法降解的食品塑料包装甚至金属的易拉罐被丢得满地都是,所有由挑夫带上山来的垃圾,没人再肯带下山去,能焚烧的往往被就地草草烧掉而污染着土壤,不能焚烧的只好不停堆积。听说印尼政府一直在为赫赫有名的林查尼火山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争取世界自然遗产的头衔,然而始终不能达成夙愿,这在行前一直让我疑惑,眼前火山口上的垃圾场一下子让我懂得了,不论林查尼火山的风景有多么壮丽,如果当地人不能真正担负起最起码的自然环境保护的责任,林查尼将永远与世界自然遗产无缘。
越过了多个营地后,我们在距离明早徒步起点最近的一片平地上扎下营来。到这时天色已近黄昏,距离早晨9:30开始徒步过去了8个小时。挑夫们除了例行为大家烧了热茶,还从行李中掏出让人特别眼馋的啤酒与可口可乐,不过这些饮料属于高山之巅的奢侈品,可不是免费供给,而是以翻了10倍的高价向大家兜售。
云在火山口中翻滚,最终还是没能彻底散去,阳光来不及为天幕染上霞光,就被满天繁星所取代。随着夜色到来,气温急剧下降,我穿上了全套的防寒衣物,倒没觉得如何,姑娘小伙们有的仅着单衫,已经被冻得瑟瑟发抖,只好裹着睡袋像袋鼠一般在营地蹦蹦跳跳地移动。
回复
9袋长老
发表于 2015-12-10 20:50
吃过了晚饭,我迅速钻进帐篷休息,要为宝贵的睡眠多争取些时间。这一夜,满打满算也只能睡上不足5个小时。
凌晨两点,我在熟睡中被闹钟叫醒,用过了简单的早餐。我们从2:45开始在向导的带领下冲顶。
差不多所有营地的徒步者,都是在这个时段开始登山,冲顶的队伍前后不见首尾,形成了点点头灯组成的长龙。在漆黑中,所有团队已经不分彼此,我很快又被队友远远抛在了身后。
不到半小时,我通过一段曲折的上升,来到了山脊上。这条漫长的山脊路陡峭地向顶峰延伸,它只是构成巨大火山环的一小部分,在暗夜中静默的顶峰指引前进的方向,着看上去近在咫尺,走起来远在天涯。
山脊上最初和最后的路线,是全程中最为艰难的,因为脚下的路由厚厚的火山灰构成,每一脚下去,我的登山靴会被埋没一半。走这种一步一滑的路相当打击信心,我猜想今天的海拔上升虽然是1100米,但算上火山灰的折磨,实际上的体力消耗起码相当于攀登了1400米。
山脊的右侧,是
一路上,不少与我一样的掉队者不仅体力耗尽,而且睡眠不足,有人就在路上背风处躺下来干脆蜷缩着睡上一觉。我精力尚可,就是体力逐渐接近了极限,不断喘息着停下来观察海拔的变化,手机上的海拔读数像被凛冽的空气冻住了一般停滞不前。我贴身的衣服温热潮湿,而身边的微风冰凉,两者的反差催着我前进,不能长时间坐下来休息。
临近终点的一百多米海拔,我只剩下了小步挪动的体力,在大约45度的陡坡上与滑不留足的火山灰勉强搏斗着不分胜负。天色已经转白,林查尼火山湖在一侧的脚下铺展开来,火山湖环抱中的那个迷你的圆锥火山口叹了口气,吐出一缕白色的烟雾,好像在对我说:“何必呢?”。
我终于敌不过火山灰,没能在日出之前抵达顶峰,眼看着红日从覆盖着大地的昏黄雾霭中脱颖而出,我只好在山脊上坐下来,架起一整套摄影器材,趁着日出先对着林查尼火山湖拍上几张。我心里有点把无法准时登顶的失利原因归咎于背负了沉重的相机、镜头与脚架,拿“说不定放弃背包轻装上阵,也未必就输于他人”的想法阿Q着,糊弄自己。
日出之后约半小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我才挪到了海拔3726米的顶峰——印尼诸岛的第二高度。登顶全过程历经四小时,比向导口中的“标准用时”整整多了一个小时。好多徒步者盘踞在此轮番拍照留念不肯下山,显得乱哄哄的。壮观的火山湖从最高处俯视,呈现出比较规则的圆形,火山湖特有的深度让湖水的蓝色深湛如墨,方才日出时分林查尼投射在大地上的尖锥状影子虽然已经缩小,仍是荫蔽了半边视野,这座倨傲的山峰高度远近无有匹敌者,我在云层之上,我在万峰之巅。
我在人丛里找个空隙请人帮我拍了两张照留念,便坐在崖边观景,阳光渐渐挥洒出它的热度,让我的后背开始感受到温暖,汗水逐渐被蒸干。
无论如何,我还是登顶了。
最后编辑于 2015-12-11 23:27
回复
相关阅读
岁月不可辜负之二--听海神庙涛声,观圣泉寺神明,居乌布清幽山谷,醉宝格丽绚烂日落
相关问答
关于巴厘岛wifi租用的事宜
相关阅读
1
3
当地热卖
当地玩乐
机票酒店
签证
等待芒果掉下来(全文完)
穷游兴趣小组
线上线下
欧洲
亚洲
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后院
2004-2017 © 穷游网® q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Version v5.57 京ICP备120035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935号 京ICP证140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