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版块
兴趣小组
穷游欧洲
穷游亚洲
穷游美洲
穷游大洋洲
穷游非洲
预订
搜索
就这样走到了缅甸
就这样走到了缅甸
2袋长老
2017-03-23
245人阅读
2袋长老
发表于 2017-03-23 22:09
犹记得小时候,云南旅行团盛行一时。其中一个热点,就是在瑞丽的一条集市上,走着走着就到了
金三角地区的毒品问题和缅北的战争危机,更是让佛国缅甸笼上了一层难以接近的面纱。不少海外旅行
就在2017年1月30号,我们准备动身去
本来打算同行的小伙伴也因为家人的反对而选择放弃。那么,吸引我不顾一切来到的缅甸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念大学的时候,读到一本《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故事叫做:多少烟云佛塔中。万千佛塔承载着千年时光,沉浮在热带丛林中,若隐若现,一见便让我怦然镌刻于心,久久不能忘怀。
短短人生一世,俗世凡尘牵绊中,能够自由看世界的时间毕竟是限量版。站在三十岁门口的我更加清醒的领悟到那句毒鸡汤所言:有些事现在不做,永远都不会了。
好在,我打算去的曼德勒和
附:行程攻略
【机票】
我提前一个月在飞猪旅行(淘宝旗下网站)预订了成都往返曼德勒的机票,昆明中转。2300元一人。春节期间是缅甸的旱季,也是旅游的旺季。其他时间还能更便宜。
很多人会选择仰光进,曼德勒出,由于缅北局势的影响,去年底仰光也发生了疑似恐怖袭击的爆炸事件。加上仰光到曼德勒有十个小时的车程,于是综合考虑放弃了仰光大金塔。另外,缅甸最出名的城市仰光已经不是它的首都,2005年缅甸政府迁都到了
【酒店】
曼德勒住的是hotel 8,100美元3天。
机场大巴很贴心地把每一位旅客送到各自的酒店。车刚停稳,酒店的门童小哥就飞奔出来帮忙提行李了,非常贴心。前台有位小哥是华人,汉语很流利,介绍了包车游览的路线和附近好吃的餐馆。
蒲甘住的是royal bagan hotel,130美元3天。
酒店的房间很有缅甸风格,房间的木床、墙上的饰品和生活用品都是缅甸特色的木雕、漆器和壁画。酒店有游泳池和小瀑布,欧美的游客特别喜欢在游泳池边晒太阳,躺椅常常是满的。
【
一人300元左右。淘宝佰程旅行,深圳办理,
【汇率】
缅币和美元的汇率在2月1日是1359:1。没想到在曼德勒机场换汇直接用的是网上当天的汇率,居然没有换汇赚差价,让人有点不习惯。缅币和人民币大概是200:1,一般心算价格可用去掉3个0,再乘以5。
【插座】
据说缅甸是用德标。后来发现,酒店的插座都可以直接用,因为缅甸政府似乎没有精力来统一插座类型,五花八门的都有。
【日常开销】
(1)曼德勒包车:包车一天45000缅币(225RMB),路线:马哈根大扬僧院—
(2)蒲甘包车:包马车从sunrise到sunset是30000缅币(150RMB),不看日出是25000缅币(125RMB),最后一天我们只看日出是10000缅币(50RMB)。
(3)曼德勒—蒲甘:OK bus往返,淘宝预订的,单程73元一人。180公里需要开5个小时。大巴车一个个酒店接人,再一个个酒店送到目的地。服务非常周到,全程不需要自己提箱子,也许是殖民文化的影响。
(4)吃饭:两人大约10000—15000缅币。缅甸传统食物是一桌子的小碟子,肉类有鸡肉、牛肉、羊肉咖喱,素材有花生酱拌小菜,还有凉拌小茄子、天竺葵、黄瓜、生菜,还有六种酱料。一人5000k(25元)。
(5)门票:曼德勒通票10000k(50元),蒲甘通票25000k(125元)。有些地方会收相机300k,厕所200k。
最后编辑于 2017-03-23 23:44
回复
2袋长老
发表于 2017-03-23 22:35
在
在
酒店隔壁有一家卖电器的商店,托钵僧鱼贯而入,老板拿着一沓钱等着他们的到来。给完每人200k(1元人民币)后,老板双手合十目送红色背影离开。
店里还有一些小和尚在看电视,看得津津有味,根本挪不开眼。
于是,我蹑手蹑脚地打开小和尚神秘的黑钵,看看里面到底有些什么。
原来里面有供养人献给他们的各种食物,有米饭、粽子、水果和小零食。
和尚们会在一起享用僧饭,这个地方叫做马哈根达扬僧院。可曾想,这里已经变成摄影圣地,无数游客蜂拥而入,只为一件事:围观和尚吃饭。
僧人们每天只吃两顿饭,一顿是在早上四点,还有一顿在上午十点多。我
四处的长枪短炮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和尚们的淡定日常。
其实,马哈根达扬僧院不仅仅是摄像头下的一个食堂,它更是僧侣们修行和居住的地方。避开人群,走进僻静的生活区,发现僧侣们生活的另一面。
在阳光充沛的阳台上,僧人们有一小块地方,慵懒而舒适。
僧人们的生活简单而自然,和各种小动物和谐相处。屋顶上有简易加工的鸟窝,垫着稀疏的枯草。
流浪的小猫小狗也能惬意地享受慢时光。
在僧院旁边有一个小学。
小和尚和穿着校服的小男孩、小女孩一起坐在教室里。没想到的是,老师也是僧侣。学生们穿着校服,下装是统一的绿色笼基,女孩的叫特敏,看起来都像是傣族人穿的筒裙。
在
在
老师在黑板上写着英文的佛教故事,四、五个小和尚在下面东张西望、磨皮擦痒。遇到两个十四岁的小和尚在学校的佛塔下念书。他们在读跟经济学有关的书,会简单的英文和中文。
当我们走出学校的时候才发现,校名中有一个词orphanage,意思是孤儿院。这是一所给孤儿小和尚的学校。
于是,出家成为了所有缅甸男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出家的时间可长可短,最短可以只有7天,还俗之后可以照常恋爱和结婚。出家的这段经历被看作是从男孩走向男人的蜕变,升华对人生奥义的理解。出家仪式也变得和婚礼一样重要。我们在街头偶遇了这样的车队。
头车上摆放着花篮,尾车上有乐队在鼓瑟吹笙,有点像中国的红白喜事乐队一样。中间的皮卡车上坐着一个三口之家。小男孩坐在中间,画着浓妆,衣着华丽,模仿的是释迦牟尼出家前的王子装扮。在马哈木尼寺就有小男孩装扮的专卖店。
出家的过程也有类似的婚庆公司在跟拍,拍摄的照片会做成艺术照,悬挂在家里重要的位置上。我们在缅甸当地的一家餐馆吃饭时,就看到了老板的儿子出家仪式的系列照片。
小女孩不是一定出家,但是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女孩子依然有不少削发为尼。
小尼姑穿着粉色的袈裟,有点雌雄莫辩。
他们在
小女孩天性中的活泼可爱,以及对自由的向往,被深藏于心,一不小心,便掩饰不住,偷偷流露出单纯与自然。无论宗教信仰如何,人性中向善、向美、向上的本质是不谋而合的。
最后编辑于 2017-03-23 22:39
回复
2袋长老
发表于 2017-03-23 22:50
日出·日落·慢时光
从出生到现在,掐指一算,我一共经历了11239天的日出和日落。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日出和日落都是在旅行中经历的,鸣沙山日出、泸沽湖日出、小吴哥日出、
当你静静望向地平线的尽头,你想不起来你是谁。就像是一只懒觉初醒、睡眼惺忪的猫,在晨曦微光中,抑或是暮霭沉沉中,喵呜一声便被融化在温润的光晕之中。此刻,老鼠或者鱼儿都与我无关。
日落·
一座全柚木做成的桥,一公里长,在几百年的风雨中守候着日升日落。
白天经过时,绿草茵茵。
谁曾想,傍晚时分,别朵晚霞,美得一言难尽。
行人穿行在柚木柱之间,被霞光剪出婀娜的影子。
你在桥上看风景,却也装点了我的梦。
晚霞洒在湖面,枯藤老树仿若夕阳的新娘。
日出·布勒迪
日出时分,观三千佛塔烟云中。
你只看到了壮丽的美景,可曾想过摸黑爬陡梯子的胆战心惊。
鱼肚白的天边浸染几分淡淡的胭脂粉,粉色层层叠叠晕染成了玫瑰红。随后,阳光迫不及待地倾泻而出,把粉、红、紫迅速抹去,只留下近乎苍白的微蓝晨曦。有人开始狐疑,天都亮了,今天怕是看不到日出了。
猝不及防,一道亮光划破地平线,像是电影院里忽然打开了门。太阳像是个顽皮的孩子,带着些许起床气,忸怩地挪动着身子。
跳动着,跳动着,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等待着,等待着,等着被融化在不言大美之中。
日出·瑞山陀
瑞山陀被
许三多的东边是巨大的金字塔形佛塔——达马扬基。
太阳从佛塔的背后悄悄露出笑脸,慢慢爬上天空。
万丈光芒洒向烟云中的憧憧佛塔,千年时光化作烟尘,史诗般的气势磅礴。
日落·
日落的可看性明显低于日出。不过,对于起床困难者来说,日落依然是不可错过的奇妙体验。三天的日落分别在悉隆敏罗附近的小塔、瑞山陀和最大观景平台(pyathada paya)。
最后一天的观景平台亦是遇到相机没电,恰好用手机拍下张仿似非洲稀树草原一般的画面。
回复
2袋长老
发表于 2017-03-23 23:00
笼基、特纳卡、贴金箔及其他
在去
缅甸旅行=吃
从缅甸回来之后,老妈表示,这个公式需要修正一下:
缅甸旅行=脱鞋+笼基。
缅甸的所有寺庙都需要脱鞋才能进入,最夸张的是
这种脱鞋的魔咒很快深入骨髓,以至于当我回到酒店,刚踩在地砖上,条件反射式地想要……脱鞋。都说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15天,如果每天都有人不断告诉你“take off your shoes!”,一两天养成习惯,没毛病。
“笼基”是缅甸的传统服饰,类似于傣族的筒裙。即使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缅甸男人依然我行我素地穿“裙子”。穿裤子的我们,看不懂人家穿裙子。同样,攒钱修佛塔积功德的缅甸人,也未必懂贷款买房子的
当我一周后回国,走在大超市里面,竟然有些不适应。缅甸人吃田间的新鲜蔬菜,穿简单加工的衣服,不也生活得很惬意。我没来由地开始思考:物质的极大丰富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女人穿的裙子叫做“特敏”。特敏和笼基看起来相似,但也有不同。特敏是一块3米长的布,围在腰上靠系带固定。笼基是由一块3米长的布缝制成筒状,绕在腰上打个结,塞进去了事。于是,这种不靠谱的穿衣方式也常常会出问题,男人们走着走着就需要把腰上的笼基重新处理一下。缅甸人早就练就了奇妙能力,穿裙子骑车、开车都完全没问题。
游客们入乡随俗也喜欢身着笼基。于是,从小市场穿过的时候,小商贩提着笼基就往你身上围,边围边喊:笼qi,笼qi,笼qi!
缅甸的另一大特色是在脸上。
缅甸人不明就里地都变成了……花脸蛋。
原来,这是一种天然的防晒霜,叫做特纳卡。在固都佛塔里面,我们就需要到了这样一位卖花的小妹妹,只要买了她的鲜花,就可以给你的脸上画两片美美的特纳卡叶子。
特纳卡,也叫香木粉,是用黄香楝的树枝研磨而成。树枝太长,卖家会用锯子现场截成小段。
卖这种树枝的地方,也会销售小巧的磨盘。加水研磨之后,便可以直接涂在脸上。连缅甸人表白的话语中都有:接受我的爱,明天就为我涂上特纳卡。帮妻子研磨特纳卡也成为缅甸模范丈夫的标志。
缅甸人礼佛的形式相当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他们的寺庙中是没有香火的,连长明灯都没有。代替上香的方式,是给佛主献鲜花。
先把鲜花捧在手里许愿。
然后插在佛前的花瓶中。
点长明灯的方式直接变成了点电灯。每一个小灯旁都有一个开关,每一盏小灯也有其独特的含义。
缅甸的一个星期有8天,其中周三被分为了上午和下午。你出生那天是星期几就对应图中的哪一个动物。上面的八盏小灯就分别对应八种属相动物。比如我出生是星期一,对应的属相是老虎。
在寺庙中也会有对应星期的佛像,用给佛像沐浴的方式寄托心愿。
另一种点灯的方式是许愿。从左到右依次是:
1. Buddha佛主
2. Dhama佛法
3. Sanga不死鸟(长寿)
4. Parent父母
5. Teachers老师
6. To be healthy, be wealth健康、富有
7. To be successful成功
8. To be fulfill the wish心想事成
健康、富有、成功、心想事成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为父母祈福也是人之常情。不过,竟然还可以为老师点灯祈福。看来在缅甸人心中,老师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在中国是“天地君亲师”,在缅甸是“佛法僧亲师”。
缅甸礼佛的另一项习俗是给佛像贴金。他们利用黄金的延展性,把金子加工成金箔,售卖的价格在1000k(5元)左右。这个价格,让供养人无论贫富都可以给佛像贴金。
最夸张的是马哈木尼大佛,这是曼德勒最旺的寺庙。不断有人在给佛像贴金,从1900年到现在,佛像表面金箔最厚的地方已经达到了16厘米。从对比照片中可以明显看出佛像在满满变得丰腴。
礼佛让缅甸人心存善意,简单真诚。
我们还观察到了一种在中国无法想象的习俗。
猜猜看,路边每隔100米就会出现的陶罐是做什么用的?
细心观察后才发现,这是给准备的饮用水。
用中国思维来考虑,最担忧的便是:如果有人投毒怎么办?
缅甸人的善意不仅体现在对人,他们对动物也是万般怜爱。路上常常遇到流浪猫狗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一座连动物都感觉舒适的城市,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心安呢?
回复
2袋长老
发表于 2017-03-23 23:29
古城漫游:从因瓦、实皆到
在
因瓦古城·马车的记忆
因瓦古城对曼德勒影响深远,如今华裔们依然称呼曼德勒为“瓦城”。在2016年金马奖获得5项提名的电影《再见瓦城》,讲的就是缅甸到
去往因瓦古城需要坐船横渡一条小河。小船由柴油发动机驱动,吭哧吭哧地像在坐拖拉机。过河的时候,老妈找小贩买了一顶竹编草帽,哪知回来的时候就已经裂线了。没想到的是,小贩二话不说直接换了一顶新的。这实诚的劲头吓坏宝宝了。
河的对岸,交通工具换成清一色的马车。10000k(50元)一辆马车,可以乘坐2小时左右。
马的眼睛被两片眼罩盖住,让马儿不能东张西望,一门心思往前跑。
那些想出奇招来防作弊的缅甸老师们,不知是否从马儿身上获取了灵感。
不过,连圆形机读卡都能设计出来的民族也是没谁了。
缅甸盛产珍贵的柚木和乌木,木质结构搭建的宫殿最难保存,因而,昔日的因瓦古城几乎消失不见。
如今的因瓦已经变成一个普通的村庄。驾着马车,穿行在芭蕉林之中,仿若回到了中世纪。
偶尔间峰回路转,在芭蕉林的深处,沉睡着千年的回忆。
这是南明瞭望塔,在1975年和2016年的地震中受损,却阴差阳错成就了东方的
亚榻那新弥寺的佛塔已不在。
餐风露宿的佛主身上有些斑驳,却有了另一种冥冥之中的力量。
藏在椰树林中的宝迦雅禅院又是另一番风景。
宝迦雅禅院又名柚木寺,全院由267根柚木建造。
颜色已经发黑的柚木被雕刻出精美的纹饰,巧夺天工,就像是柚木版的吴哥
因瓦的特色还在于它的“活”,它不像吴哥那样荒废在雨林之中,它是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在柚木寺里,依然能听到小和尚的朗朗书声。
继续驱车向前,一座壮丽的寺庙跃入眼帘。
这就是马哈昂美僧院。
僧院的建筑风格大气磅礴,佛龛像是
鲜艳的黄色外墙被泥水重刷出黑色的痕迹,间或露出白色的灰泥。像是历经沧桑的老人,虚怀若谷,看惯沧海桑田。
新建的佛塔在四周围绕,金光灿烂和沧桑黯淡交相辉映,你更难说清哪种更能震撼人心。
实皆古城·美丽的弧形
虔诚的佛教徒会顺着登上步道,拜完每一个寺庙。
我们选择了
乌敏东色寺,“乌敏”意为洞穴,“东色”意为三十,合在一起就是三十个洞穴的意思。东南亚天气炎热,因而僧人的修行通常在洞窟内进行。这里的洞窟除了颜色鲜艳之外,美丽的弧形也让寺庙在阳光下美得发光。
寺内用彩色玻璃装点,给人金碧辉煌的既视感。
在塔顶可以观看整个曼德勒城市的全景。
礼佛的人很多,有的进献鲜花。
有僧人在给佛主拍照。缅甸似乎没有
顺着曼德勒皇宫的护城河一路向北,尽头便是曼德勒山。
山下的寺庙众多,却又各有风格。
皎多枝宝塔中有最大的玉佛,由800吨的整块大理石雕琢而成。当年从伊瓦洛底江把佛运送过来就花了13天。
固都佛塔是由729座白塔组成的佛塔群。
每个小塔的内部都有一块石碑,上刻佛经。由2400个和尚耗时6个月雕刻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本佛经。
山达穆尼佛塔是敏东王为了纪念他的弟弟而修建的。
金色主塔的周围环绕着若758座白塔。
塔顶有风铃,每每有风吹过,风铃声响起,仿佛在诉说敏东王的哀思。
上山的步道有些陡峭,搭建的顶棚让上山之路风雨无阻。
最困难的部分不是要爬山,而是要赤脚爬山。
虔诚地入乡随俗,用脚步去拥抱脚下的土地。否则,一路上会有热心的群众不断提醒你,脱鞋脱鞋脱鞋……
随着高度的上升,曼德勒城慢慢展现在眼前。
沿途会有8个小小的寺庙,佛教徒会边走边拜,也是积功德的一种方式。
爬到山顶,夕阳西沉,霞光笼罩在微缩版的曼德勒上空。
找个位置慢慢等着日落,就像《爱在日落黄昏时》一样。
曼德勒是念旧的,她依然生活在历史痕迹之中。
曼德勒又是鲜活的,因为她让历史化作当下的一部分。
回复
2袋长老
发表于 2017-03-23 23:42
多少佛塔烟云中
佛国
它们屹立在伊洛瓦底江畔,沐浴着千年的晨曦和晚霞。
破坏与重建
由于战乱和地震的损坏,还剩下两千多座佛塔保存下来。蒲甘佛塔群至今尚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UNESCO曾经抛出橄榄,却被军政府拒绝。在千年前的缅甸人看来,修佛塔是小乘佛教积功德的一种方式。对于今天的缅甸人来说,修复受损的佛塔依然是功德无量之事。
当地的妇女将红砖顶在头上进行运输,然后用简单的滑索将红砖和水泥运到塔顶。可是,就在这看上去有点技术含量的滑索背后,竟然是两位在烈日下奔跑的女人。如今的缅甸人正在通过最最原始的方式,用时间重塑逝去的辉煌。
在下面的图可以同时看到阿南达的过去和现在。
在千年的风吹雨打中,阿南达原本白色的灰泥表面附着了道道黑纹,像是斑马的纹路一样。
没想到的是,缅甸人的修复主旨是修旧如新,他们无法接受小鲜肉变成老腊肉的事实,就像刘晓庆一样未曾饶过岁月。于是,玻尿酸、美白针、肉毒杆菌齐上阵,阿南达重新“焕发生机”。
这让各国游客广为诟病,大家想看的可是沧海桑田的寂寥和历史厚重的积淀。不过,当你走近缅甸,你会发现,修旧如新亦有它的道理所在。
蒲甘佛塔群看上去和吴哥很像,却又不尽相同。吴哥是废弃在热带雨林中的前尘往事,而蒲甘却是鲜活灵动的现在。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当地人前来礼佛与朝拜,他们给佛主献花、贴金身,似乎千年时光只在弹指之间。
当我们在高道帕林寺用10 min做了一个小统计,有28位当地人和3位外国人前来,其中2人贴金箔,1人捐功德。
并且,高道帕林并不算是蒲甘的热门寺庙。可见,礼佛之心,千年不减。
就连鸟儿也舒适地成为寺庙的鲜活的一部分,在菩萨的耳后搭建起爱巢。
历史与现在
蒲甘的寺庙并不是都会受到当地人的青睐,比如达马扬基。它在游客眼中的是一座史诗般的金字塔形寺庙,气势磅礴。在当地人的眼中,这是一座不忠不义之人所建的晦气之宫。
它的建造者杀父继位,心有不安,而后大兴土木,建造了这座巨型建筑。可就在达马扬基尚未完工之时,他就在此遭遇袭击而亡。于是,巨大的寺庙内空旷寂寥,走过阴暗的走廊有种说不出的凄凉。
在寺庙内供奉着两尊佛像,一尊是儿子,一尊是他的父亲。据说从微表情中,能看出一位慈悲而宽容,一位聪明而狡黠。
马努哈是另一个有故事的寺庙。
玄机在它的内部,不大的空间里面装下了三尊佛像,每一尊佛像都巨大无比,填满了寺庙中几乎所有的空间,颇有顶天立地之感。
原来,修建马努哈是直通国的国王,他被蒲甘王朝征服之后,以奴隶的身份在此修建佛塔。他的内心的隐忍和憋屈通过佛像淋漓尽致地展现,利用空间的压抑感传达给每一位观众。
各美其美
蒲甘佛塔众多,却又让人看得不知疲惫,因为每个佛塔都有它独特的一面。
建在伊洛瓦底
再看摩珂菩提。
再看蒲甘最高的建筑达纽宾。
在近千年前就能修建出30多层高的建筑,着实不可想象。
更多的无名小佛塔往往只有一个编号记录下来。
佛塔里面,古老的壁画和崭新的佛像交相辉映,历史和现实交融在一起。这就是缅甸,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家,正在以崭新的面貌重新亮相全世界。蒲甘2017年也在重新开始申请世界遗产项目,预计2019年将列入联合国的保护范围之中。
回复
6袋长老
发表于 2017-03-24 15:30
好文!
回复
相关阅读
相关问答
相关阅读
1
3
当地热卖
当地玩乐
机票酒店
签证
就这样走到了缅甸
穷游兴趣小组
线上线下
欧洲
亚洲
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后院
2004-2017 © 穷游网® q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Version v5.57 京ICP备120035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935号 京ICP证140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