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版块
兴趣小组
穷游欧洲
穷游亚洲
穷游美洲
穷游大洋洲
穷游非洲
预订
搜索
北纬30度——寻访最美古村镇【全部完成,10天,3千多公里,众多乡村,300多张美图】
北纬30度——寻访最美古村镇【全部完成,10天,3千多公里,众多乡村,300多张美图】
11袋长老
精华
2014-03-27
12614人阅读
powered by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4-03-27 12:10
000
北纬30度——寻访最美古村镇
一、行程概要
主要景点路线(点击查看原图)
整个行程基本是按照事先准备的路书(
)进行的,期间只是有少量的调整。这是一次紧凑而不紧张、丰富而不忙乱的完美行程。因为多年前已经去过黄山,因此老范这一队没有再去爬黄山,所以此文中没有另一队有关黄山部分的记录。
001、宏村南湖
002、宏村月沼
003、西递村口牌坊
004、西递街巷
005、呈坎
在被宋代理学家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的呈坎,这个非著名古村落里游人稀少、商业气息很弱、多数老屋依旧保持着村民们的原来生活状态。我们有幸可以安安静静地细细品味这个“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村落那种远去的辉煌和现实的衰落。
006、棠樾牌坊群
007、徽州古城仁和楼
008、徽州古城中山巷
009、新安江山水画廊
010、新安江山水画廊
011、龙川
家朋乡境内大面积的油菜花梯田,因为位于梅屽岭之上,花开得更晚些。我们到达时才只有少量的几小块地里的油菜开花了。这是之前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012、家朋乡油菜花梯田
013、南浔
深度游览了古徽州的民居、村落和古镇之后,我们仅选择了两个江南水乡的村镇游览。一个是景色很美且依旧基本保持原生态的南浔古镇,另一个我们选择了最富盛名的乌镇。
014、乌镇
无论南浔还是乌镇都有令人陶醉的秀丽江南水乡景色,同时又都少有老屋的历史与文化介绍。两处不同的是:南浔还有很多村民在老宅居住,具有更多的原生特色;乌镇已不再是一个村镇,而是在原有村镇的建筑设施基础上打造成的一个统一经营管理的五星级风景旅游度假村。虽然景区里也有一些博物馆,不过那只是明清时代某些概念的博物馆,其中的展品可能与老屋毫无关系,甚至与乌镇都没有具体关系。
015、乌镇夜景
最后编辑于 2014-05-21 12:22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4-03-27 12:30
二、画里乡村——宏村
我们一行四人在3月13日早上从北京出发,当天晚上在徐州金港大酒店休息。第二天傍晚抵达黄山脚下的汤口镇,入住汤口的黄山明富大酒店。四个人一台全尺寸SUV,每天行车7-8小时,轻轻松松地抵达黄山脚下。第三天,四个人分两队,朋友的一队上黄山、老范这一队在上午不到9点就抵达了宏村位于宏儒公路边上聚友堂客栈。
在随后的近24小时时间里,我们在入住的聚友堂客栈(位于东边井附近)和宏村主要景区之间往返走了四趟,既把一天中不同时间的宏村美景收入CF卡中,同时又比较深入地了解了有关宏村规划、建设、演变等历史文化信息。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绵延至今已有900余年。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经常云蒸霞蔚,有时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因此被誉为‘
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庞大的牛躯。引清泉为‘牛肠’,经村流入被称为‘牛胃’的月沼后,经过滤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在西溪上先后架起的四座桥梁,作为牛腿。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宏村最早称为‘弘村’,据《汪氏族谱》记载,当时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为宏村。宏村位于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百度百科”
据现在树人堂主人汪森强先生介绍,现在的宏村是汪姓祖先历经十几代人建设完成的。从1131年六十六世汪彦济迁居雷岗山脚下,建造十三间楼,定名弘村开始;后因洪水原因将流向西南(经现在月沼位置)的西溪改道向南;到1403年后由七十六世汪思齐及其夫人胡重带领汪姓族人一起挖水圳、掘月沼、建总祠;再到1607至1610年由八十二世汪奎光等带领掘建南湖;直到1814年由汪授甲、汪以文等建设南湖书院,整个建设过程跨越了七、八百年。
而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宏村现有最关键的水脉系统,包括水圳、溢洪道、月沼等等都是由当时西递著名风水先生胡礼朝的三女儿、七十六世汪思齐之妻胡重夫人组织规划建设的。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4-03-27 12:33
在
宏村就是望族贤能族长带领族人共同建造的同宗族人大家园的最好例子。历经七、八百年,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所成就的不仅仅是“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基础价值的典范。
清晨,从宏村景区主入口进入,眼前是被朝霞映照的青瓦白墙及其在南湖湖水中的美丽倒影,让人感觉好似走进了中国水墨山水画之中。
南湖是村子整个水脉的末端,从流经村中每户人家的水圳中流过的西溪河水汇入南湖,再有控制地流到村外的羊栈溪。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4-03-27 12:44
走过南湖中间的小桥进入村庄街巷,两旁都是各式的徽派古民居。马头墙、小青瓦栉比鳞次,构成美丽徽派民居的画卷。
古徽州民居两侧的山墙,都砌成阶梯式高于屋脊的封火墙,可以防止自家失火时殃及邻居。因封火墙酷似马头,俗称“马头墙”。马头墙和小青瓦是徽派民居外观的最主要特征。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4-03-27 17:05
过小桥、穿主巷一直向北,再转过一个小弯,就到了被俗称为“牛胃”的月沼了。月沼是位于村中心的一个半月形池塘,是宏村水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更因是电影《卧虎藏龙》的外景地而举世闻名。
日出后、日落前和满月初上的时候,都是月沼最美的时刻。霞光月影映照的白墙、青瓦,以及平静池水中完美的倒影,总是让人流连忘返。而只有选择了在宏村住下的游客才有可能更好地欣赏到这样的美景。
被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的“徽州古建筑三绝”包括:民居、祠堂和牌坊。整体上“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在月沼北畔正中是宏村的汪氏宗祠,它包括乐叙堂和总祠两进堂。总体来说,汪氏宗祠相对古朴。这也是村中现存唯一的明代建筑。
回复
版主
发表于 2014-03-27 19:12
回复
范世刚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4-03-27 21:21
回复
爱溜达的猫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4-03-27 21:26
在村北雷岗山的半坡上,村中仅有的一片竹林之中是六十六世汪彦济迁居雷岗后建造的第一个民居——十三间楼。
在村子的东
从一品更楼沿小巷往村里走,有一处“碧园茶舍”,院中有一幢三层的楼亭。可以登高欣赏村中徽派民居独特的青瓦屋脊和马头墙。不过,要是想欣赏整个宏村的全貌,最好还是到东山山腰的观光道上去。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4-03-27 22:13
出碧园继续往里走,很快就到达宏村最主要的民居景点“承志堂”。承志堂是清末大盐商汪定贵住宅。整个建筑富丽堂皇,精雕细刻,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
在明清两朝徽商鼎盛时期建造的徽派民居都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每幢房子或多或少都有雕工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俗称“三雕”)做为民居室内外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房子的梁、枋、拱、驼,随处都可能有精美的木刻;门窗更是会有实用、华丽、美观的木刻来装饰。
一幢房子的木雕图案都是经过整体设计的,每个独立的雕刻可能是一个故事,整体上又会相互呼应。画面生动、大小适配、和谐统一。
村里对游人免费开放的老宅还有树人堂、敬修堂、东贤堂、三立堂等,或气度恢弘,或朴实端庄。有的现有主人把老屋完全变成一个商铺,有的则基本保持原有的生活面貌。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4-03-28 09:06
南湖书院应该是古宏村族人共同完成的最后一个重大建设项目。在清嘉庆十九年(1814),那是后乾隆时代徽商发展的鼎盛时期,靠经商发达的汪姓商人们能够想到兴建如此大规模的书院,发展本族社区的教育与文化,足见汪姓族长的远见与贤达。
书院的建筑,雕刻装饰相对简单,更多的是那些励志的楹联和堂匾。
漫研竹露裁唐句
细嚼梅花读汉书
尽管外面的社会在进步,可是在古村落原有弯曲的街巷里运送较重的物资,最方便的还是单挂的马车。
因为大量游客的涌入,居民们开始把原来只是家家户户自己晾晒的腊肉,拿到街巷外面晾晒,期待遇到有出手阔绰的游客换个好价钱。
西溪西边早已成为新增人口的居住地,沿西溪边建设的新居看起来也有强烈的徽派建筑外观特色。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4-03-28 09:27
无论是偶遇的婚纱新人,还是村里玩耍的帅哥,都给这个古老村落点缀了生生不息的活力。
除了宏村的美景之外,让我们最难忘怀的是宏村聚友堂老板的那个懂事、大气、漂亮、可爱的小姑娘。
老范设计行程时将农历二月十五安排在宏村住宿。按照原有的计划,满月初上时,我们在月沼畔期待着预期的美景。
大多数游客都已经离去,月沼周围慢慢变得安静不少。当圆圆的满月升起的时候,抬头是天上的明月,低头是水中的月影,脚下是汪姓先人造的月。良宵美景,三“月”相会,此时只愿月儿不要走得太快……
回复
7袋长老
发表于 2014-03-28 13:16
好贴,顶一个
回复
1袋长老
发表于 2014-03-31 11:26
美不胜收,看完有想去的冲动,楼主介绍也很细致,下次俺去时,可以把你的贴当标杆了。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4-03-31 23:15
三、桃花源里人家——西递
3月16日一大早老范再次到宏村景区里去拍摄日出后的月沼和南湖等美景。大约到上午9点,我们告别了聚友堂的万老板一家,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宏村,前往我们这一队的下一站:西递。宏村到西递的路况很好。不足20公里的路程,半个小时就到了。
“西递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她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余年历史。
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yè)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百度百科”
游览西递与游览宏村相比,重点各有不同。游宏村重点在品味融道家“天人合一”精髓所完成的村落整体规划与建设之精妙,欣赏重点在整个村落的美感。而西递则因其尚存的牌坊、恩荣大宅、精致的民居,以及开放且能保持原生状态的民居厅堂(宏村差不多所有厅堂都成了文化商品的小卖部)等等,游西递的重点则在欣赏每一幢徽派建筑和建筑细节之上。
民居、祠堂和牌坊统属于徽州古建筑的“三绝”。流传甚广的中华“牌坊”作为凝固的音乐,集艺术与工艺大成;多姿多彩,种类很多,蔚为壮观。在徽派建筑三绝之一的“牌坊”多是指在明清两朝由朝廷、特别是皇帝为表彰官员或臣民在发扬“忠、孝、节、义”等精神中所作突出表现而封赏建造的。
据说,历史上西递曾有十三座牌楼。而目前仅存一座屹立在西递村的村口的胡文光刺史牌坊。
胡文光刺史牌坊是一座三间四柱、五楼,单体仿木、不出头式的功德牌坊。是明朝万历年间经皇帝恩准,西递的乡亲们为表彰出生于西递村的官员胡文光的功德所建。目前该牌坊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西递的标志性建筑。
“胡文光刺史牌楼,高12.3米,宽9.95米,石雕古朴精湛,造型富丽堂皇。正楼匾的上方雕的是‘恩荣’二字,下方雕的是‘荆蕃首相’四字,其背面则是‘胶州刺史’四字;花板上雕有鹿、鹤、虎、豹等,两旁盘有浮雕的双龙,正楼东西两面刻有‘登嘉靖已卯科朝列大夫胡文光’和‘登嘉靖乙卯科奉直大夫胡文光’字样。双龙图下是文官和武将,下面有人物像8个,便是通常所说的八仙。最下边的正楼所刻图案叫‘五狮戏球’,东西边是‘麒麟吐书’。石柱两侧是栩栩如生的狮子,这两头狮子前爪朝下倒伏着,爪下有只小狮子,既精致又增加了牌坊的稳定性。——云雾山中”
最后编辑于 2014-03-31 23:27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4-03-31 23:17
西递不仅有保留下来的“恩荣”牌坊,还有保留下来的“恩荣”大宅——迪吉堂。
迪吉堂,始建于清康熙甲辰年(公元1660年),连宅第为三进、四楼五间建筑,是西递富商胡贯三的家祠。建成后后厅曾为临时驿馆,前厅则作为接待和宴请官宦的礼堂。胡贯三曾在此接待过儿女亲家、三朝元老曹振镛。故迪吉堂又称“官厅”。
瑞玉庭是由商人胡时虎始建于清咸丰年间,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为前后背向三间二楼建筑。瑞玉庭最吸引游客的恐怕是正堂悬挂的几幅楹联:
寿本乎仁 乐生于智
勤能补拙 俭可养廉
以及:
事业从五伦做起
文章本六经得来
我们在时,瑞玉庭的厅内无人,因此我们也就没能考证这些楹联书于何时、出自何人之手。不过,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这应该就是古徽商的智慧和人生领悟吧。
青云轩是建于清朝同治九年间(公元1870年)的一幢典型的四合院式建筑。它吸引人的地方除了有一个上亿年海蚌化石之外,最主要的是它在古民居中独一无二的“土空调”。
旷古斋是一座由花园和多个单元客房组成的(五品)官家宅院,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旷古斋的正厅则因为其最朴素、最典型的古徽州民居内饰摆放,给老范留下深刻印象。
除悬挂朴素的堂匾、中堂、楹联之外,家具中最靠里有一个条案、条案前是一个八仙桌和一对太师椅。条案上正中摆放一架座钟、左边是一面台镜、右边是一座瓷瓶,古宅居民借以取“终生平静”之意。
厅堂东西各是一个拆开的半圆桌。这是古徽商家里常见的家具布置:男人外出经商时,将拆开的圆桌东西各置一半;待在外的男人归家时,两个半圆的桌子拼在一起置于厅中,是合家团圆之意。
回复
相关阅读
相关问答
俄铁英文版界面一直显示俄语
美签申请
马印航空可以两人一个箱子20公斤吗
相关阅读
1
3
当地热卖
当地玩乐
机票酒店
签证
北纬30度——寻访最美古村镇【全部完成,10天,3千多公里,众多乡村,300多张美图】
穷游兴趣小组
线上线下
欧洲
亚洲
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后院
2004-2017 © 穷游网® q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Version v5.57 京ICP备120035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935号 京ICP证140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