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起司k柯的首页 - 穷游网,旅途永无穷尽

起司k柯的首页 - 穷游网,旅途永无穷尽

旅途永无穷尽 旅途永无穷尽
热门版块 兴趣小组 穷游欧洲 穷游亚洲 穷游美洲 穷游大洋洲 穷游非洲 预订 搜索 背景渐变
起司K柯的首页 - 穷游网 1486975543
各种不安分,自认为很靠谱。 各种不安分,自认为很靠谱。 0% 起司K柯 等级: 浙江 温州 最世界订单 最近来访 累计访问(66) Ta的关注
1481510392 1449473538
5 Ta的粉丝 1 探访TA的足迹世界和旅行梦想 Explore the world 去过 点评 2 / 14 去过 14 个目的地 去过
旅途永无穷尽 旅途永无穷尽
想去 TA的游记 | TA的照片 | 留言板 至少写够2个字,最多不超过500字 0 回复 @张兄:我的行程里比你少了一个上高地,所以你去上高地的话,可以再了解下有没有什么其他优惠券。 2017-03-01 10:45
回复 @张兄:你好,你的行程和我去年的基本一样。只是我D1住在松本后,D2没有住在信浓大町,而是D2一早就从松本出发开始游览黑部立山。松本坐火车到信浓大町,之后转大巴到扇泽。大巴站就在信浓大町火车站出口处,那里还可以寄送行李。邮寄费好像是1300日元,可以帮你把行李从信浓大町站当日即达到立山站,从黑部立山下来刚好可以取走行李。交通券的话,我好像只买了阿尔卑斯周游券,其他车票我基本都是直接在车站买的。 2017-03-01 10:44 你好你好 2017-02-28 16:10 相关问答 2004-2017 © 穷游网® q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Version v5.57 京ICP备120035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935号 京ICP证140673号
更多详情 更多 6篇游记 0个精华 发表在 日本 版 2017-02-13 丰岛:大海在等候那条河流 | 濑户内海 先放一个之前写的直岛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U2ODAzOA==&mid=2650321250&idx=1&sn=f60e4b9a5031e97ba36040963471ec08&chksm=8351bb2bb426323dd9ad0eee1e15824265c51325418b87187096000d938f228ac2261439f57d#rd 如果说,冬季的直岛游客很少,那么冬季的丰岛游客就更少了。因为比去直岛更稀松的船次,不是真爱粉,大概会放弃丰岛。为了在合适的时间抵达丰岛,在民宿老板的建议下,我选择了转船。 当他知道我身为一个中国人,却不会骑自行车,内心是崩溃的。只好宽慰我,“在到处是山路的丰岛,选择骑自行车会累死的,明智的做法是骑电动车,而对于你来说,大概还是选择走路吧。”于是,他帮我选择了离我要去的地方最近的港口。天不亡我,从丰岛唐柜港出发,我要去的地方都在步行范围内。 虽然濑户内海上的小岛吸引人的点很多,但是我是为着丰岛美术馆里的那束光来到这里的。谷歌地图告诉我,从唐柜港出发,步行不到半小时可抵达美术馆。 可是谷歌没有告诉我,这半小时的路途全是山间小路,而且路上连个人都没有。好在,这无人的山间小路宁谧异常,可以清楚地听见大自然的呼吸声,那声里有不绝于耳的鸟鸣,有呼啸而过的阵风,有间或出现的飞机,有路边偶遇的山泉,有脚踩在落叶上发出的窸窣之响,我的耳朵完全被打开了。拿出手机,我录下了这一段路的声音,感觉这是对这段路途最好的记录方式。 直到,直到,终于听见了大海的声音。 心心念念的丰岛美术馆,就卧在这山间海畔,它盈盈有如水滴,脉脉不语。 在买票的时候,工作人员提醒我,要沿着美术馆标识的“顺路”参观。其实不按标识走,也完全没有问题,因为本身就是个环形路径。但是,沿顺路就可以先经过大海,在看过360度无死角的大海后,像荡涤过心灵般来到入口。在进入它之前,被温柔提醒要关机,不能说话,不要摄影,换上拖鞋,充满了一种仪式感。 入口很寻常,小小的、矮矮的,这让我想起《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大概这世界上最美妙的东西,都在这些寻常中藏得颇深。 虽然我曾在微博上见过美术馆的样子,但是当我亲身站在它的内部的时候,那种感受犹如进入了异次元的时空。在这片时空里,只有水、树、风、光和我,偶尔小鸟、小虫会来做客。 整个美术馆只有一件艺术品——水滴。 地面上遍布微细不可见的小孔,山泉水自孔中汨汨流出,碰撞、交融、错过、消散。一阵风掠过,水滴的轨迹就被改变了。一道光抚过,水滴便晶莹如获生命。 我小心翼翼地行走在水滴间,不忍改变它们的命运。偶尔失神不小心踩到它们的轨迹,工作人员会轻声来到身畔,要我注意脚底的温柔。 在这个宽阔的空间里,任何细微的声响,都能被放大数倍。连水滴回流的潺潺之声都能被耳朵清晰捕捉,还当是场幻觉。 树随风动,欲静不止,沙沙作响。我走过去,走到树底下,站到那束召唤我来到这里的光里,第一次感觉到,和大自然彼此消融。 就这样呆立了许久许久,很多人说在这个冥想空间里被感动到失语、落泪。等我见证一滴水从生成到消融在一大摊水里的整个过程,竟也止不住地泪如雨下。想起一句歌词,“大海在等候那条河流”,不可留,不能追。李健的这首歌,写于他的至亲去世后。 “从自然中来,归自然中去”,这是内藤礼用这方山泉之水表达的一套完整的生死科学。这个世界上表达人生机缘的方式有太多,但它却是如此精妙而诗意。 离开的时候,我特意去问工作人员,如果在雨天这里会是怎样的景象。他说,因为巧妙的设计,即使是雨天也只有在光照处是湿的。而且雨天可以在里面清晰地听见雨滴落在地上的声音,我要是6月来,见识到的机会很大。 而我也绝对不是第一个向他表达羡慕之情的人,“你太幸福了!可以在这里工作。”来自韩国的他讪笑着对我说,“对于年轻人来说,在这座小岛上生活,可完全不是同一回事。” 也是,这里是精神故乡,是浮华世界的一处避风港,是仓皇人生的一抹留白。它适合存在在sometime,在记忆里将人滋养。就像一个幸福的童年,永远是一个大人生命中的乌托邦。 谢谢这一切。 说些画外之音。丰岛在过去,曾经是一个被工业垃圾填满的垃圾场,之所以能变成如今的精神桃源,完全是一次由艺术而幻化重生的涅槃。才知这一切,得来不易。 就像丰岛美术馆的建造一样,是个融合建筑师的异想天开与结构师的精妙计算的创举。这里放一段建筑师西泽立卫的采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值得一看。《丰岛美术馆 | 西泽立卫:从概念生成到设计的完成我是怎么做的》http://www.archcollege.com/archcollege/2016/6/26333.html PS.因为馆内不能摄影,部分图片翻拍自官方画册。 扫一扫关注,看下一篇。 260 1 12 发表在 日本 版 2017-02-11 直岛:上帝说,要有光 | 濑户内海 第四次来日本,第一次看见濑户内海。 才发觉各种美图软件里的日式风,完全是按照濑户内海的颜色来的。 不似爱琴海蓝到像用掉了一整管的蓝色颜料,不似仙本那蓝得像藏着一大片绿宝石,濑户内海,她蓝得如此的恬淡、内敛,一如日本女人给人的第一印象。 濑户内海沿岸藏着不少日本的工业区,因为它有着天然良港的优势,方便物资的运输。然而,自2010年开始,濑户内海却因它三年一度的国际艺术祭,以文艺范儿重新展现于世人面前。 等我计划着要去濑户内海的时候,2016年的第三届国际艺术祭已接近尾声。也罢,不在艺术祭造访,可以躲开那络绎不绝的人流,不一定是坏事。 事实证明,选择冬天造访这里,是明智的。 探访濑户内海的各个小岛,住在高松市是多数人的选择。 冬季因为是淡季,去各个小岛的船期不定,好在我入住的民宿有个很nice的老板,每晚睡前,我们会聊会儿天,顺便他会帮我安排第二天的船期,让我得以顺利地完成此次在直岛、丰岛的跳岛之旅。 在此次旅行前,我看了几篇公众号写的文章,但等我真正亲至这些艺术之岛的时候,所受到的感动与震撼,远非别人给的经验可比。在写这篇文章前,我很担心,怕自己会给看的人剧透太多,而让人失去亲见时的惊喜感。但一想到,无论我写得如何具象、细致,文字所能传递的感受,与你亲自站在那片空间所感受到的,还是截然不同。就好比,美食博主对你说,一个食物多么好吃,始终都无法和你自己的舌头触碰到它的那一瞬相比。所以,我也就放心地写了。 先从直岛写起吧。很多人知道直岛是因为草间弥生那著名的南瓜,俨然成为直岛的地标。 但直岛更著名的是在岛上的三座美术馆,全部由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难怪,直岛又被称为“安藤岛”。遗憾的是,此行Benesse House因为要做维护而闭馆,我便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了其余两间美术馆——李禹焕美术馆和地中美术馆。 安藤忠雄的建筑风格构成有三个要素,分别是建筑材料、几何形状、与自然的结合。这三大要素在直岛的美术馆里得到了完美的呈现。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全部由最简单利落的混凝土担当。呈几何形状排列的混凝土墙,非但没有给人以冰冷肃瑟之感,在某个角度里突然偶现的绿植,突然流转的阳光,给人以无限的探究欲。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岛屿的原始地貌,濑户内海各岛上的美术馆都建得非常隐蔽,隐蔽到你几乎找不到入口。地中美术馆,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真的就建在地中,而非地上。整座美术馆,如果在空中俯瞰,形如散落的七巧板。待进入内部,整个参观过程就像解开这藏在地中的密语。 地中美术馆整个馆只展出三位艺术家的作品,法国画家莫奈、美国艺术家 James Turrell和Walter De Maria。 在我看来,地中美术馆最美的作品,是它本身,极简,但却至美。美术馆的投资人福武总一郎说,人类的责任是为后世留下有价值的事物,所以要造出一两百年后仍有价值的东西。 什么是对一两百年后的人类仍然有价值的东西?我想,它应该非常简单,简单到不需要任何繁杂的装饰,而只需要与自然有深切的共鸣。因为,唯大自然是亘古不变,而简约是永不过时的审美。 在进入莫奈展馆前,被告知要换上拖鞋,对于之后发生的一切,我并没什么准备。只当要进入一个寻常展示厅。正是这种毫无准备,让我在第一眼看到《睡莲》时,完全被惊艳。这并不是我此生第一次看莫奈,也不是第一次看《睡莲》,然而却是迄今为止,看过最美的。我感觉如果莫奈在天有灵,应该会很感激这个展厅的设计者,因为只有这样的场馆才完全配上了他的作品。纯白的偌大空间里,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衬上他色彩如此丰富的画作,这种结合似知音相遇,佳偶相亲。让《睡莲》的美,展现到极致。 James Turrell同样非常善用光与影,在他的《open sky》作品中,混凝土空间里开辟的一方小小的天井,让光投射到观者身上。沐浴在光中的我,就这么坐着仰望那方天空,静静看云朵的变幻。现代人很匆忙,看天看云,被视为矫情之事。然而,在这方小小天地里,艺术家为你裁剪出的这方天空,让你在感受云朵瞬息万变的同时,体验时光的凝滞。 在直岛,造物主的光,忽然在建筑师与艺术家的手上被尽情把玩,这是它最有趣的部分。艺术不只停留在展览室中,还超越界限,让人们和室外的自然一起跳了只舞。 除了美术馆,在直岛本村地区,几个艺术家一起在村里的一些老房子里玩起了“家计划”艺术项目。因为时间所限,我挑了两个去看了一看,分别是杉本博司设计的护王神社和安藤忠雄设计的南寺。 如果说,三大美术馆在玩“光”的游戏,那么这两个项目在玩的是它的反面,即黑暗。如若没有通过黑暗的道路,人们不会抵达光明。 当我拿着手电筒只身进入只能通行一人的狭长甬道,不能说不害怕,毕竟我走在一个神社的地底下,尽头是意念上的地府。那一刻,还是很怕我的脚一迈入,便真的就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好在,好奇心给人以勇气,我还是没有被恐惧打败。 路上偶遇的台湾一家四口,问我护王神社值得一去吗?我说,你不能一家人去,你得一个个人排队进去。这份恐惧感与窒息感,被一堆人消解掉,我想这应该不是艺术家的本意。 南寺就更会玩了,连手电筒都没给你。完完全全依靠手扶着墙,摸索通道,眼前一片漆黑。在这片黑暗里要呆足10分钟,当然也有人因为禁受不住这无止尽的黑暗而仓皇逃走。安藤说,他并不为这些人感到可惜,因为没有好奇心的人,他的人生差不多也就可以到此为止了。南寺是安藤忠雄用专业的科学原理,玩的艺术游戏,专治幽闭恐惧症。 “家计划”一共包含7个艺术项目,有时间的人,我建议买通票去全部体验一番。因为我随意选择的这两个,都给了我“居然还能这么玩”的新奇感,没有失望。 坐在回高松的渡轮上,感觉在直岛的这一日我像是吃了一席艺术的饕餮盛宴,意犹未尽。忍不住地和朋友感叹,这个世界简直太有趣。 唯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我没有在上大学前来到这里。要不然,兴许一个关于建筑师的梦想就会被点燃。一切都会有不一样的路径吧。 然而路径的走向真的是值得可惜的吗?我在第二天的丰岛之行里似乎找到了答案。 PS.因为美术馆内禁止摄影,部分图片来自官网。 扫一扫关注,看下一篇。 337 2 12 发表在 日本 版 2016-11-05 在金泽约会不一定要去动物园,还可以去美术馆。——金泽、立山黑部行 2016-05-11 原文载于微信公众号 GonewithAirbnb 决定第三次去日本了。看过冬天飘雪的北海道,踏过落满樱花的京都道,日本还可以往何处去? 偶然,在微博上看见了一幅立山黑部雪之大谷的照片,决定想把这列为自己的“有生之年”系列。于是决定,第三次去日本,要去这里。 翻开日本的版图,被称为日本阿尔卑斯山的立山,位于日本的中部。环顾其周围的城市,金泽跳进眼底。想起去年看过一部大热的日剧《昼颜》,取景地就是金泽。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场景是,上户彩在夕阳的逆光里,骑着单车,兀自成画。所以,金泽在我的印象里是自带夕阳光影滤镜效果的城市。所以,要去啊。 有生之年要去的雪之大谷,却没有给我很好的“脸色”。下着大雨,刮着台风级别的风,让我无法得见我想象中它应有的样子。所以,旅行也是件很讲究缘分的事。大概,和立山的缘分有点浅。如果你去看旅行攻略,对于立山黑部有一点是被提到很多的。就是一天的立山黑部之旅,你会体验到7种交通工具,包括缆车、无轨电车、巴士等。但是经过这一番交通工具的转变,说实话,这段旅程是有点折腾的。但是后来在回程的车上,我在想,日本人对于自己有限的自然资源是很珍视的。上天本就给予这个弹丸岛国的东西有限,于是在这一切有限里,他们深挖、精挖了许多。就拿雪之大谷来说,每年11月开始封山,经过半年的积雪,来年4月开山,开出一条雪堆里的路来,形成所谓的“雪墙”之景。这景色在世界上不多见,所以才有如我者会想去看一看。然而,这个世界从不缺雪。但是却缺少像日本人一样在这堆雪里辟路成景的创意,或者说韧劲。7种交通工具也是,每一种都是于无路处开路,让世人得见这在他们眼里的绝世胜景。尽管,可能这个景色本身,并非如此惊艳。但是,日本人觉得这是上天的馈赠啊,于是就穷尽智慧要带你去看一看,才算谢过了上苍的恩赐。 和雪墙比起来,我和金泽的缘分显然要深一些。晨起推窗看见了连日来首见的蓝天白云,金泽的打开方式就变得更轻松一点。金泽很小,小到很多地方步行即到,景点也是,都在一块儿。 21世纪美术馆,是金泽城内一家现代美术馆,也算必至的一个景点。整个美术馆的外观形似透明飘浮的巨型UFO,馆内采用360度透明开放的玻璃幕墙,真正是你在里面看画,外面的人将你也看成了一幅画,犹如一场流动的盛筵,相见两欢。 特别羡慕有着好的美术馆、博物馆的城市,我从来都看不大懂它们的尽述,然而却很爱往这些地方钻,去接受所谓的熏陶。熏着熏着,你也就沾染了一些气息,这个道理我是信的,毕竟我也是吃过火锅的人。 花了500日元去看了美术馆的一场特展,叫西京人。这个地球上有东京、北京和南京,唯独还少一个地方叫西京。于是,来自日本、韩国、中国的三个东方艺术家策划了这个项目,拟构了一个在艺术家心里,但在地缘上并不存在的乌托邦国度。它不在任何地方,它却可以在任何地方。说这么多,只想说这是个有趣的展览,就是我看不怎么懂。 在休息的档儿,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坐在一睹白墙的凳子前,目睹了10分钟内10拨日本人在白墙前拍照留念,让我错以为日本人特别喜欢在各处留下“证件照”纪念。也是不大懂,当下按捺住了上去问他们“你们干嘛那么爱跟这堵白墙合照?”的职业病。却不甘示弱,自拍了张和这堵白墙的合影。 唔。我没有时间去看《昼颜》里他们私会的动物园,能看到这么棒的美术馆,也算对金泽无遗憾。 夕阳西下,犀川静淌。在夕阳的柔光里,金泽展现出它在我印象中的样子,却比之更美。每个经过犀川的人都驻足摄下了夕阳余晖的样子。而彼时的我,手机没有电了。钻进犀川边的自助洗衣房坐在里面充会儿电,来寻找我和世界的联结。在河边,两个练习滑板的小男孩滑了下来,摔了一跤,爬了起来,如此往复。每个经过看见他们的人,无论男男女女都流露出了发自心底的微笑。这一幕,特别动人。这是人之初最本真的善意,这才是我们与这个世界本应有的联结。 更多图片点击原文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U2ODAzOA==&tempkey=exTmc1eBB8UyA08gDglCXPKvwUYEKxzDuP1mYtTBqYdgmtDrMXFyJo9mhtUA%2BNwW%2FNVfNVtU9y8bwfVrtcIrJ1NDmwZGmBc1sgwpCxfWzcmiEyoEW6BV58fqzIbUcJsq8m%2Bg45mafksO%2FKLK0cdMdA%3D%3D&#rd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306 0 2 更多 更多 0个相册 96张照片 进入相册 起司K柯 举报 | 回复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星耀旅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