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版块
兴趣小组
穷游欧洲
穷游亚洲
穷游美洲
穷游大洋洲
穷游非洲
预订
搜索
探访昔日的神隐秘境
探访昔日的神隐秘境
11袋长老
精华
2016-01-02
2314人阅读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1-02 11:47
探访昔日的神隐秘境(2015)
在古老的
1、碛口古镇李家山村
在山西晋陕边界偏僻的大山里,在黄河岸边贫瘠的黄土高坡上有一处昔日的神隐秘境。这里曾是李姓祖先发现并迁居的偏僻山村,也曾在黄河水运最辉煌的时候得以
国画大师吴冠中先生曾在1976年和1989年两次来到这里,住在村中一户人家中数日埋头写生作画。在1989年10月再次赴李家山村作画后,他不仅感慨地写道:“我在山西有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李家山村。这里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院落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
到了2009年1月,李家山村已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如今,这里“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的房子、独具黄土高原特色的窑洞建筑风貌、浓郁的西北风情吸引了大量画家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朝圣”和创作。
李家山村位于碛口古镇的西南,直线距离仅有两公里。昔日在碛口商号发财的财主们按当时规矩需要安顿家眷住在村里,往返于碛口和李家山村需要走5公里的山路。
如今已有简易公路可以直达山顶。
如果不想驾车上山,也可以将车停在出村路口附近的山下停车场,然后步行进村(山下停车场加偏GPS:N37.62979°
李家山村大大小小一共有百十来小院,400多孔(间)住舍,鼎盛时期曾居住着二、三百户人家,最多时曾达760口人。其中,真正属于清代建筑群的只有在一个南北走向山坳两侧山坡上的少数几个窑院。
也只有这个山坳两侧的山坡才是吴冠中先生惊为“汉墓”的地方,也是如今游客们前来游览的地方。
山坳里的窑院就是上下依次建造于两侧约有七十多度、落差有五、六十米的山坡之上,一层又一层的窑院,形成了一个错落有致的立体村落。
每一户的窑院都有一块在山坡上辟出来的平整庭院和数孔在山体内开凿出来的窑洞。各家各户的窑院沿坡壁呈阶梯状分布,上一层庭院的下面就是下一层窑洞的洞
在最顶层窑洞或是在山坡开阔的地方,更有一些窑院将窑洞与明清砖瓦民居建筑进行完美的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
在偏远的黄土高坡、在僻静的小山村里,将盛行于北方的明清砖瓦民居与西北窑洞进行完美结合、所有窑院和谐且富有美感地分布在山坳两旁的山坡之上,这一切构成了李家山村的独特之美。
相比平原甚至江南,李家山村的明清建筑实在算不上精细,更算不上什么奢华,不过还是有许多细节做得非常讲究。想来,这里当年地处偏远山沟,能把木雕砖雕等做成这般水平,恐怕也需要花费主人不少银子吧。
进入李家山村游览大体有两条路,一个是
整个村子里的主要明清建筑就分布在山坳两侧五六十米高的山坡上,这些窑院之间都有蜿蜒的小路相连。将村中所有标注的建筑游览一圈仅需步行不到三公里。只不过,这三公里路是需要在五六十米高的坡路上上下下走三四个来回才行(
因为李家山村最精华的部分是位于一个南北走向的狭长小山坳当中。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游览山村的最佳时机无疑是日出之后和日落之前的那部分时间。温暖的朝阳或夕阳穿过较多大气层斜射在
由于南北走向的大体是山坳实际上在顺时针方向上还存在15度左右的偏移,因此,夕阳照射东侧山坡的机会会更多一些,也会更漂亮一些;朝阳则因为被山体遮挡,需要等到太阳升起较高之后才能够照遍整个西边的山坡。
也正因为李家山村的这个特点,多数摄影爱好者到此游览时都会选择至少在村子里住上一晚。这样,除了可以分别在一早一晚阳光最好的时候拍摄东西两侧的山坡之外,还能充分地享受早晚游客较少安静时光,独自一人在山村宁静的小道上漫步,欣赏山村独有的那份美丽。
当然,也可以选择只是在上午或下午较好的时光到李家山村进行两到三个小时的快速游览。不过,在老范看来,如果来李家山村不到这里的窑洞里住上一住、不在清晨到村子里的小路上走上一走,这样的行程真的会有很多缺憾。
村子里有几家窑院供游人选择留宿,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吴冠中先生当年在此作画时入住的李银兰四合院民宿和中央电视台拍摄纪录片《碛口老李》和《黄河人家》拍摄地的黄河人家客栈,另外还有麒麟院和李建新家客栈等。
相对来说,很多画家朋友会抱有一种“朝圣”的心态来此写生或者创作,他们多半会选择吴冠中先生曾经留宿过的李银兰四合院。而更多摄影爱好者和
我们在碛口古镇游览的两天都选择住在李家山村的黄河人家客栈,一来村子离碛口的其他景点不远,
西财主院是一个二层的楼院,小院的西侧是二层的窑洞,北侧是一个二层的灰砖小楼;一层是相对封闭的庭院,二层则有开放的走廊。这也是几个对外开放窑院中唯一一个具有这样开放走廊,并且能够在自己入住的窑洞门口看到对面山坡景色的客栈。
我们在这里入住的两天时间里,白天或是在山村里闲逛或是开车前往碛口古镇的其他几处景点游览,傍晚前回到二层的窑洞休息。坐在二层走廊的餐桌旁,喝着自带的咖啡或茶水,一边欣赏对面山坡如画般的景色,一边与客栈主人夫妇闲聊李家山村曾经的历史与辉煌。
窑洞主人李泉生、杨艳梅夫妇,都是既和善又朴实的农民,对待客人
我们所住的窑洞里宽敞整洁,在窑洞里面睡的是个大炕。一个窑洞最多能睡五六个人,据说在旺季都会住满游客。我们是在十一长假的最后一天到达的,居然可以奢侈地两个人住一孔窑洞。
据说,我们所入住的黄河人家客栈属西财主院的一部分,西财主院与东侧山坡上的东财主院是整个村子当中修建最好的两处楼院。分别属于当年在碛口镇开立“三和厚”商号西财主李德峰和在碛口镇开立“德合店”、“万盛永”商号的东财主李登祥二人所有。
自李姓祖先从明代开始迁居进入李家山村,到清代的东、西院两个财主先后在碛口古镇的商号发迹,黄河水运兴盛的时期才是李家山村发展的最好时期。除了东、西
从山顶停车场顺着西财主院后墙一直向北,上到一个小山包上,那里是李氏宗陵。在上风上水的地方设立着一个李氏祖先的简单陵园。不过,这里并不是景区线路图上所描述的“宗祠”。
从宗陵原路返回,很快来到村北主要干道的岔路口,在这里如果右转就是步行前往碛口的山路,左转进村就来到村子北边、也是最高处的街道上了。
这条街道的下面就是下一层窑洞的洞顶,右手边就是这些窑洞的小院,左手边就是宝善处和李建新农家客栈。桂兰轩是在李建新家的后面。不过我们在这里时,宝善处和桂兰轩都是大门紧闭游人无法进入的。
寻路走到下一层,就能来到连接一家一户窑院的村中小路。窑洞是在山体中挖掘的,窑洞外是在山坡上开辟出一个小院,小院外还会留出村中小道的空间。整体空间利用的既紧凑又合理。
这条街上有两处线路图上标注的景观,董生院和东财主院。目前董生院也是锁着大门的,东财主院里只有二层还住着一位留守老人。一层的院落里面略显破败、毫无生机。
虽然李家山村开放了旅游,但是并不收门票。各个有标注的明清建筑景观也是自由经营与管理状态。让游人感觉比较好的是这些窑院统统没有向游人单独收费,不过,这种没有收益的状态也很难吸引主人在此留守。因此,各家各户只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有的在开办客栈,有的干脆关门。
从东财主家门口的小路继续往下一层走,在小村的最南端是诗书传家的窑院。从对面高处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两层窑洞的窑院。整个窑院有两道院墙,一道是适应小村
从诗书传家小院门口小路继续往下走很快就来到山坳的谷底,从这里往村外走就可以下山到山下停车场和沿黄公路。在沿黄公路边上就是在山下新建的李家山村,村中很多居民都已经搬到那边去住了。
从山坳谷底沿西边山坡向上走一层就是麒麟院,这是一个三孔窑洞的小院,也是开放客栈的窑院之一。
继续沿西边的山坡向上走就是著名的三层楼院。一家拥有三层、十多孔窑洞,这应该是当年一大家子住的地方吧。一层有一个还算宽敞的小院,二、三层则只有走廊链接各个窑洞、通往上下层。
再往山坡上面走,就是李银兰家的四合院了。四合院的位置虽比不上东西财主楼院的位置,不过其建筑水平并不逊色于两个财主的楼院。
在最鼎盛的时代,李家山村建设了一些独具特色的、相当不错的窑院民居,但是这里人们的生活其实一直都是比较艰苦的。过去,山村通往外界仅靠一条山路,吃水都是靠一担担地从山下挑到山上。
如今,虽然吃水已经有自来水送到山顶了,山顶和山下也分别都通了汽车、建好了停车场,但是要把一些重物从停车场搬到自己的家里,还是需要肩背背扛走过村中山坡上的小路的。
因为日子过得艰苦,外面的生活又是诱惑多、变化快,所以村中有很多年轻人都已经迁居到了大中城市,更多还留在李家山村的人也都已经搬到山下新建的村子里去了。现在仍在山上村里留守的只有少量的老人和一些并不算年轻的客栈经营者。
所以,曾经热闹的山村,如今多数的窑院或已被放弃或是常年大门紧闭。
山后那些人丁最旺时草草修建的窑洞更是被完全遗弃了。
连村委会等行政首脑机构都已经搬到山下
修建时间并不长、看似还蛮新的学校如今也根本没有生源需要了。
山后那些曾经养活过七八百口村民的薄田也再不会有人去辛苦耕种了。
这个曾经被李姓先人发现并选中的神隐秘境,在当今的环境中已不再被李姓的后人们需要了。剩下的只有像我们这样的过客到此简单游览一圈之后,由衷地赞叹一下山村建筑的独特之美,之后可能也会不疼不痒地担忧这些“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的老房子未来命运……
那正是:
碛口辉煌百余年,藏眷深坳李家山。
昔日勤劳成一景,后生弃山不近田。
最后编辑于 2016-01-08 10:40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1-05 10:41
探访昔日的神隐秘境些列之——“世外桃源”坝美村
古有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迷倒多少代的文人墨客,让人们对世外桃源充满了遐想与期待;今有坝美小山村营造出独特的进出村方式,吸引了众多寻找“世外桃源仙境”的游客,给人们一次圆“桃花源”梦的机会。
坝美,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北部的阿科乡和八达乡交界处的一个方圆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小山村,其四周环山,一条名为“驮娘江”的清澈小河穿过
作为2015年老范探访昔日神隐秘境的一站,我们开车经广西进云南,走广昆高速,在珠街收费站下高速后沿珠西公路一直向北行驶两个小时左右就来到了“广南世外桃源坝美景区”大门外的停车场。
来之前虽然对坝美做了一些了解,也阅读了不少游记。不过,也许是忽略了、也许是没有人提到的几个关键点。直到买完门票、咨询完游览细节我们才不是
就这样,我们满怀疑惑与忐忑,离开大门口的那一大帮对游客爱答不理的“工作人员”,开始了我们探访“世外桃源”行程。
进了景区大门之后,顺着景区内凹凸不平、两旁没有任何景观的土路向前走,大约走1.5公里左右,来到桃源洞上船的“码头”。码头前,山的下面、河水之上有一个高高的、里面黑漆漆的山洞。
我们穿上救生衣、坐上狭窄的铁皮舢板,艄公撑船驶入黑森森的山洞。同船的村民告诉我们河水深浅不一,最深处艄公的竹竿是探不到底的。艄公需要非常熟悉情况,在水深处要借助两岸的石壁撑船前行。
继续向前,洞里漆黑一片。艄公会借助头灯照亮前面的水路。
桃源洞全长一公里左右。舢板在洞里缓缓划行,经过洞里“三明三暗”的变化之后,大约用了20分钟左右抵达了坝美村村庄这一侧的洞口。
下船后回望满是陈旧钟乳的岩洞洞口,看上去确实很狰狞。后来据我们留宿客栈的主人介绍,在坝美村开发旅游之前,老辈们从来没有人敢尝试从这个水洞进出村
下了舢板,向前过一个简易小桥就是进村的小路了。小路的左手边是山,右手边是村里的农田。
继续向前,山下会陆续出现一些较新的农民住宅。大约从下船处顺着小路走八、九百米就来到坝美村的村中心——篝火广场。
坝美村是一个壮族村寨,居民为土著壮族的沙支系。这一支系的壮族妇女最突出的服饰特征之一是以一种独特方式围在头顶的一块花毛巾。所有妇女都是十分统一的围带方式。看她们头上不论干活还是其他活动,甚至坐摩托车都不会掉落的毛巾,其实就是非常简单且随意地围在头上的。
村子里除了一些为游客服务的设施场所之外,其他的部分基本上还保持着原本的生活状态。村中心有一个可以兼顾村民集中和为游客燃放篝火的篝火广场,旁边有一
我们在篝火广场附近找了一家客栈住下之后,就开始在小村里转悠了。
小村里有几棵很大的榕树,其中,篝火广场附近这一棵是最大的。
地面上一大片露出的树根盘根错节,头顶上繁茂夸张的枝叶遮天蔽日。
流经村中的小河——“驮娘江”——在村中心附近有一处江心岛,取名叫桃花岛。河水遇岛被一分为二,左边叫男人河,右边称女人河。在当年村中没有通电的时
男女河水分别绕过桃花岛后在风雨桥下再次汇合。风雨桥是从村中通往田里的主要通道,也是村民躲避风雨、纳凉避阳的去处。
我们在村中心和桃花岛周围转了一圈之后,就根据村民的建议沿来时的小路往桃源洞方向走。据说那边一有个可以上山观看村庄全景的地方。
往回走不远,路旁看到有两个大榕树相互盘根错节地紧紧相邻,这就是传说中的夫妻树。
我们来的时候是初冬,村里绝大多数的田里都没有什么农作物,只有在小路旁边上的一些小块田里还零星种着不同类型的蔬菜。
穿过两侧是民居的小路,找到村后一个修建好的上山台阶。我们拾阶而上来到山顶的一处
观景台所在小山坐落在整个村子的东北偏北方向,这里应该是一个即适合看日出也适合
村庄不大,属于老式建筑的区域就更小了。我们从山上下来后,就在村中红墙墨瓦的老房子区域中转了转。
老房子中没有一处是豪华的建筑,即使在现在,多数人家也仍旧是过着简单、朴素的山村农民的生活。
在寂静山村里,伴着村民们在广场上喧闹的打牌声音,我们早早就休息了。第二天早上,山中升起了薄雾。厚重的云层把天遮挡得阴沉沉地。
天气不好,我们没有心思继续游览,不到8:30我们就离开坝美村往出口方向走了。
从村中心出发,差不多需要步行500米左右来到猴爬岩上船的地方。因为沿途没有什么景色,我们一路也没有停留直接就上船了。
猴爬岩这一段比较短,舢板在河中划行只有500米左右。沿途只有河面和“
从猴爬岩的下船后就能看见前方200米左右的地方、在桃花谷里排着长长的、等待游客的马车队伍。
到这里,我们已经离开了坝美村,进入了汤那村的地界。前面两段渡船是坝美村村民在为游客服务的。桃花谷的马车和汤那洞的渡船是由汤那村村民提供服务的。
马车在桃花谷里慢慢地跑着,马夫还需不时地控制老马在上下坡时的合理速度。也许是季节不对,山谷两侧只有云雾中的青山,看不到其他色彩。不知道在春季,这里是不是真的会开满桃花?
马车在村路上晃晃荡荡跑了差不多不到1.5公里后就来到了汤那洞的上船处。已经经过了两个不同的水洞,上船后,我们还在猜想这个会有什么不同。
船刚进洞时,也是越走越暗,艄公告诉我们这也是一个暗洞。
进入深处后,发现这里像其他供游览的岩洞那样是有彩色灯光照射的。
其中,有几处钟乳在灯光的照射下确实有其独到的地方。
舢板在灯光岩洞地划行了六、七百米后就在山洞里靠岸停下了。我们步行走过一段台阶就从汤那洞中走了出来。
出了汤那洞不远处就是景区出口。从景区出来就是汤那村村外的田边。
全程游览下来,虽没有来之前想象的那么好,也还不算遭,就是觉得在村中住一晚上没有必要。因为坝美景区只是借助于坝美村独特的自然环境为游客营造了一个圆
景区出口外的简易停车场中有不少等待拉活儿的小面包车,返回景区入口处的车费统一是每人10元,坐满才走;如果着急可以包车,包车价格是60元。总体来说,淡季在坝美村里住的人很少。在淡季的早上要等待坐满一车人是需要非常非常长时间的。
我们没有选择坐这种根本没有运营管理的面包车,而是根据走南闯北的经验与注意观察的特点,选择了派一个人步行六、七百米后到珠西公路上乘坐公共交通回到坝
在这种传说中的“世外桃源”,我们所看到的这些曾经居住在神隐秘境之中那些淳朴农民的后代,在今天的环境中、在旅游经济的刺激下都已经变得完全是唯利是图
(
【
本文完
探访昔日的神隐秘境【系列】:
2014:
01、
02、
03、
2015:
01、
02、
03、
最后编辑于 2016-01-08 10:41
回复
版主
发表于 2016-01-07 10:55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图片]探访昔日的神隐秘境些列之——“世外桃源”坝美村古有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迷倒多少代的文人墨客,让人们对世外桃源充满了遐想与期待;今有坝美小山村营造出独特的进出村方式,吸引了众多寻找“世外桃源仙境”的游客,给人们一次圆“桃花源”梦的机会。坝美,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北部的阿科乡和八达乡交界处的一个方圆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小山村,其四周环山,一条名为“驮娘江”的清澈小河穿过
南北两座山的山洞从村中流过。因为现在游人进入村庄需要乘船穿过长约一公里的暗洞,让人感觉这里虽不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却也胜似那个“武陵人”还需舍
船后步行进入的桃花源。作为2015年老范探访昔日神隐秘境的一站,我们开车经广西进云南,走广昆高速,在珠街收费站下高速后沿珠西公路一直向北行驶两个小时左右就来到了“广南世外桃源坝美景区”大门外的停车场。完整的坝美游览航迹图(点击链接可下载整个游览纠偏航迹的kml文件)[图片]来之前虽然对坝美做了一些了解,也阅读了不少游记。不过,也许是忽略了、也许是没有人提到的几个关键点。直到买完门票、咨询完游览细节我们才不是十分确定
地知晓:坝美景区门票除了允许进大门之外,还包含了四段交通服务。按照景区门票的游览安排,游客是从北边景区大门进入,需依次接受桃源洞、猴爬岩、桃花谷
和汤那洞四段交通服务后,在最南边的汤那洞出口离开景区。整个景区里面的安排是单向游览,如果是自驾游客,出景区后需要在景区外自行寻找其他交通工具返回
入口处的停车场。据说,通常那边都会有私家的小型面包车在出口处揽活儿,每个人车费10元。景区内的四段交通服务当中,除了桃花谷一段是乘坐马车之外,另
外三段都需要乘船,也就只能乘坐景区内的小船。换句话说,要想游览完整个景区再在景区内原路返回停车场,需要另行缴纳四段的交通费。[图片]就这样,我们满怀疑惑与忐忑,离开大门口的那一大帮对游客爱答不理的“工作人员”,开始了我们探访“世外桃源”行程。[图片]进了景区大门之后,顺着景区内凹凸不平、两旁没有任何景观的土路向前走,大约走1.5公里左右,来到桃源洞上船的“码头”。码头前,山的下面、河水之上有一个高高的、里面黑漆漆的山洞。我们穿上救生衣、坐上狭窄的铁皮舢板,艄公撑船驶入黑森森的山洞。同船的
不错的帖子!但内容较少,难以加精。能否把你发在穷游上的合并为1个帖子?目前还只有2篇,你可以从你博客里再移一两篇过来。如继续增加就发在这个帖子里把。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1-07 12:10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不错的帖子!但内容较少,难以加精。能否把你发在穷游上的合并为1个帖子?目前还只有2篇,你可以从你博客里再移一两篇过来。如继续增加就发在这个帖子里把。
原计划准备将2015年走的三个地方做《探访昔日的神隐秘境》系列的:
原来是因为三个地方不是一次走的,没想做一个帖子。不过如果因为内容少,把三个类似内容合一起,倒也不错的。第三篇完成后,都合并在这个帖子里,您看如何?
回复
版主
发表于 2016-01-07 22:39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原计划准备将2015年走的三个地方做《探访昔日的神隐秘境》系列的:山西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云南文山州坝美村、广西崇左大新县名仕村。最后一篇还没写完,内容也会多一点。原来是因为三个地方不是一次走的,没想做一个帖子。不过如果因为内容少,把三个类似内容合一起,倒也不错的。第三篇完成后,都合并在这个帖子里,您看如何?
已经将前两个帖子合并好,你第三篇直接发在这个帖子里即可。多谢!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1-08 10:52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已经将前两个帖子合并好,你第三篇直接发在这个帖子里即可。多谢!
感谢帮助帮忙。我已经修改了合并后的标题和部分文字,以便看起来是一篇的样子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1-14 16:56
3、桃源仙境 明仕田园
如果说坝美村是依靠独特的自然环境为人们营造出了一个进出桃花源的感觉体验,帮人们圆了一个进入桃花源的美“梦”的话,明仕田园则是依靠真实山水与文化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了桃花源的仙境美景与诗意氛围。
“明仕田园属于广西省崇左市大新县堪圩乡明仕村,距大新县县城53公里,距中越边境仅15公里,为国家一级旅游景区。方圆20公里的景区中山清水秀,山环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南海有一条妖龙,因羡慕桂林山水之美景,便变作人形,到桂林游览。返回时,它施了妖法,将桂林的一段迷人山水缩小,藏入袋中,然后
明仕田园中,山水景色最为迷人。在这里,青山绿水,相互辉映,形成许多秀丽景点,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明仕河。明仕河发源于
3.1、明仕山庄 :
在偏远的中越边境、在明仕河沿岸、以明仕村为中心的方圆二三十公里的偏远山区,曾经是壮族居住的神隐秘境。据说早年有些名士为躲避战乱而来此隐居,因此这
整个景区的开发是以明仕山庄为中心展开的。在山庄周围用明仕河水蓄成一个小湖,山庄的别墅、餐厅就坐落在小湖周围。据说,这个小湖周围还曾经是电视剧《花千骨》的主要外景地。
国家邮政总局2004年10月1日特别发行了一组特种邮票“祖国边陲风光”,明仕的这处风景就入选小全张中的12-7“桂南喀斯特地貌”邮票主图。
山庄同时还与景区内的其他几个旅店、客栈合作,统一为这这些旅店客栈的游客提供早餐服务。山庄内、小湖畔的景观以及壮族博物馆也只对山庄和合作旅店客栈的住客服务。让游客能坐在湖光山色之中的餐厅就餐是山庄和合作旅店客栈的一个重要卖点。
山庄同时还向游客提供明仕河的游船和自行车租赁服务。如果购买山庄或其合作的旅店客栈的住宿套票,则可除住宿外同时包含一次游船和免费的自行车租借服务。不过,免费的自行车的数量与车况都是
明仕山庄除了将原本非常秀美的山水打造得更加上镜、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休闲游览服务之外,最重要的是在整个景区内打造出了一个极其舒适的人文环境。在山
整个明仕田园景区范围很大,可以游览的内容很多,其中主要包括:1、在明仕山庄内游览壮族博物馆、看壮族歌舞表演和到小湖周围观景;2、在明仕河上游
3.2、竹排游河:
明仕河从念斗屯流入我国境内,一直到与黑水河汇合,在我国的部分全长40多公里。其中在明仕田园景区的河段长约8公里,目前竹排游河也只是开发了1.5公里左右的河段。
根据景区的安排,游客可以在明仕山庄大门口乘摆渡车或直接前往竹排游服务中心。在服务中心由导游带领步行五百多米到达码头上船后开始沿途游览。游船一直顺河往下游走直到明仕山庄内的码头。接着导游会带领游览壮族文化长廊和博物馆,如果时间合适还可以观看壮族歌舞表演。
我们是一早在山庄湖畔看完日出、在餐厅吃完早餐后直接前往大门口去乘摆渡车的。因为早上游客少,游客坐不满一车或一船时,都需要在摆渡车发车站和竹排游服务中心等待。等待最长不超过20分钟,如果没有其他游客,即使是只有一个人也会发车或发船。
我们跟随景区安排的导游从竹排游服务中心,顺小路走到河边,再沿河边往前走,就是上船的码头。
小导游和善、热情,老艄公沉稳、熟练。船上还有备好的热茶、小吃。我们就乘着平稳的小船开始在喀斯特峰林环抱之中、在碧水竹影之间、在如梦似幻的仙境美景当中畅游起来。
导游一路给我们介绍着两岸的山水景观,有威武的将军山,老龟送客、天然生成的崖壁画等等。
目前开发游船的这段明仕河曲折盘旋,两岸都是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峰林地貌景观。清早游船,船行河中,水绕青山,云雾缭绕,一派绝佳的仙境美景。
近观河畔,翠绿盈盈、凤尾萧萧,碧水竹影中更衬出凤尾竹的婆娑与妩媚,让人不禁流连忘返。
小船中只有我们一队游客,在船头船尾尽情拍摄并不会影响到其他人,让我们玩儿得畅快至极。
正当我们沉浸于山水美景之中,兴致勃勃地拍照、观景的时候,忽闻河面笛声悠扬。寻声去找,想知道什么人有如此雅兴,在青山、翠竹、碧水之间玩味如此对味儿的竹笛。只见一位庶衣大叔正在对着我们船行的方向吹奏。经导游解释,原来这是景区为游船游客安排的即景表演。
这种表演还不止笛子演奏这一项。在接近游船路线的最后一个转弯的时候,在青山翠竹的倒影之中,一个身穿黑衣壮族服饰的大叔划着典型的竹筏驶入我们眼前的画
小船在明镜似的小河中一路走过,不仅可以看到两岸或壮丽或秀美的峰林,偶遇极具本地特色的即景表演,还有一些局部的奇特地质地貌景观让人大开眼界。其中包括长在山外崖壁上的钟乳——万乳崖;一棵小树可以破开一块巨石——“臭豆腐石”。
小船转过最后一个弯,来到一片较宽阔的河面,就来到了明仕山庄内的游船码头。这一片河面是除了山庄蓄水的湖面之外另一处视野开阔、景色极美的地方。这里也是非常适合日出时观景的地方。
从游船上下来,导游带我们走进木制的壮族文化长廊。进入长廊,便有壮族姑娘边唱着动听的歌,边为你递上醇香的米酒。长廊内有各种介绍壮族文化的图片和实物。通过长廊,可以对壮族有更多的了解。
走出长廊来到明仕大舞台。我们恰好赶上一场壮家风情的歌舞表演,其中的一曲叫不上来名字的弹唱,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3.3、探访秘境:
从景区附近的地形图可以看出,其中的乡村公路和532县道就穿行在一个个的喀斯特地貌的峰林之间,有时会与小河并行、有时会有小桥跨过小河。公路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坡度。在这样的地形当中骑行,十分令人期待。
只可惜山庄能够提供的免费自行车十分有限,我们游船之后再去取免费的自行车时已经没有了,都被早来的其他游客骑走了。跟工作人员探讨一番后,我们没有选择
我们选择
我们从入住的明仕艺术酒店出发,沿532县道向东,在第一个有骑行标志的岔路向北进入去那关村的村级公路,在抵达那关桥之前的一个岔路转向东北的幸福桥。
乡间公路虽不算宽,但还算平整。初冬时节应该是农闲的季节,看不到有农民在地里干活。这个季节也是旅游的淡季,我们在静静的山村之间穿行,只能偶然遇到非常稀少的个别骑行游客。
乡村公路弯弯曲曲地绕行在喀斯特峰林的底部,偶尔与小河并行、偶尔通过小桥跨过小河,在我们眼前呈现出一幅幅极美的山水画卷。
按民间传说,明仕的山水是南海妖龙将微缩的桂林山水遗落于此的。在老范看来,此处的山水并不输于桂林。而且这里的清净、自然的原生状态远胜过桂林处处的喧嚣和摆拍的浮躁。
短短的路程,公路两旁处处风景如画。如果有较多的时间,选择一台较好的山地自行车在公路以及乡间的人行小路上深入骑行、甚至步行,一定可以欣赏到更多如仙境一般的美景。
这里拥有如画般的美景、恬静的乡村、舒适宜人的旅游环境,所有这一切都非常适合人们来此休闲度假、放松身心。如果能来此小住几日,让自己更加深入地走进明仕山水的神隐秘境当中,抛开现实的纷扰、躲避城市的喧嚣,绝对是一种短暂成仙的快活体验。
在明仕田园里,除了峰林环抱,曲水迴绕,河岸竹林之外,还有淳朴农舍、小桥流水以及山水之间的丰盛稻田。只可惜我们来的时候,稻子都已经收获归仓,田里只剩下割剩下的稻茬,不像稻田绿油油时那么好看了。
景区内同样也有很多喀斯特地貌的奇观等待人们近距离赏玩。
乡村公路总体来说不难走,就是比较狭窄,有些新修的狭窄水泥路面甚至都还没有敷设路肩。走在这样的公路上一定要注意远方的动静,尽早安排好会车的位置,否则会比较被动。
我们先是在幸福线转了一整圈,又在吉祥线转了大半圈,最后经陇楞村再次返回532县道时,恰好来到俯瞰整个明仕田园的龙头山脚下。我们找到承包龙头山上山步道的村民,交了钱(每人20元),沿步道登到山顶。
山顶的视野很好,东西两侧都可以望到很远的地方。明仕河就在山脚下自西向东流过明仕田园最漂亮的地方。此时,如果地里的稻茬要是能够换成正在抽穗的稻田,
【本文完】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1-14 16:58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已经将前两个帖子合并好,你第三篇直接发在这个帖子里即可。多谢!
版主大人,第三篇已经补上了。请过目。
回复
版主
发表于 2016-01-14 19:29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版主大人,第三篇已经补上了。请过目。
太棒啦!加精。
回复
相关阅读
相关问答
相关阅读
1
3
当地热卖
当地玩乐
机票酒店
签证
探访昔日的神隐秘境
穷游兴趣小组
线上线下
欧洲
亚洲
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后院
2004-2017 © 穷游网® q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Version v5.57 京ICP备120035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935号 京ICP证140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