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版块
兴趣小组
穷游欧洲
穷游亚洲
穷游美洲
穷游大洋洲
穷游非洲
预订
搜索
及
及
三蓝之旅,六天五夜,马耳他的蔚蓝天
及
及
三蓝之旅,六天五夜,马耳他的蔚蓝天
7袋长老
精华
2016-07-06
30735人阅读
7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7-06 00:06
序
而写这篇文章的冲动,一是源于此次旅行运气太佳,冬日依旧阳光灿烂。二是机缘巧合下我竟有幸与马耳他总统握手,这段经历也为旅程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图,码文。
美图袭来~
马耳他的三蓝
中世纪的城池
行摄中的我们
行程及注意事项
马耳他位于地中海东部,
行程
如果喜欢历史的朋友,可增加巨石神庙群、哈尔·萨夫列尼地宫等景点,顺带推荐一篇帖子
想了解更多马耳他旅游信息,可以到其官网查询:
天气
马耳他位于南欧,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冬季多雨,夏季高温。
我们此行运气很好,总共六天行程,除一天阴雨外其余都是大晴天。冬季12月马耳他早晚较凉爽、温差大。中午在阳光下可穿夏季服饰,早晚建议携带薄棉袄、冲锋衣等保暖衣物。
国内朋友若要前往建议最好避开多雨季(11月至次年的3月),毕竟在马耳他旅行最重要蓝的还是蓝天。
货币
马耳他属于
另外这里的硬币
公共交通
★ 飞机
天巡预定
一出机场就有taxi和公交,一般带有“X”字的公交都经过机场,如我们乘坐的X4从机场到Valletta,X1从Mellieha Bay至机场。
★ 公共汽车
1.公交线路情况
马耳他的公共交通最主要是公交汽车。在Valletta酒店、游客中心、公交站随处都可以获取以下这张地图,图片右下角列出了主要公交站点及线路信息。需要更多的信息可在malta public transport查询。
当然,出行更实用、更便捷的线路查询方法就是通过google地图搜索,输入目的地后,导航将显示相关的路线、公交班次及站点信息。
说到google查询,顺带一句lz在欧洲出行是通过德国电话卡blau上网,总的来说还是挺方便,推荐大家使用。欧盟境内上网需提前办理EU Internet-Packet,4.99 欧元,使用期限7天,含欧盟境内100M3G流量。该套餐可续订,但注意若超出流量的要按漫游收费。觉得有需要的朋友可自行上淘宝搜索相关信息。
2.公交收费情况
限时票:(2小时内换乘免费)冬季为1.5欧,夏季为2欧。
tallinjia card:此卡在主岛和戈佐岛均可使用,在
除密集线路的班次外,公交班次一般间隔半小时或1小时。几乎马耳他岛上的所有公交车都会停瓦莱塔,总的来说公交出行较为方便。
但是公交车抵达时间十分没有规律,除始发站外我基本上没见到很准时的公交车, 出发或抵达时间有的会比车站时刻表上的提前几分钟或延迟5-20分钟。建议大家提前一天规划路线,并至少提前10分钟前往站台等候。
★ 出
出租没有起步费和公里数,一般根据目的地来计算费用。上车前需与司机商议价格。
马耳他机场内有以机场为始发点至各个目的地的费用表。一般主岛内主要景点不超过30欧,我们从机场到蓝洞花费15欧,从蓝洞到Mdina20欧。
★ 渡轮
从主岛前往Gozo以往返计费,从主岛至Gozo不收费,从Gozo返程需在入口处购买船票,往返票价为每人4.65欧。
营运时间:6:00-22:00,每30-60分钟一班,船程大约半小时。
★ 快艇
11月至次年3月,由Gozo码头开往Comino科米诺岛摆渡是停运的。
选择快艇由Gozo码头至科米诺岛Comino,两人来回25欧(我们包船所以没讲价)。可通过酒店预定,或直接前往码头咨询。
住宿
马耳他住宿价格比欧洲其他国家低,冬天普遍好定。
★ 主岛
1. 宿首都瓦莱塔Valletta,好处是大多公交车的换乘站、始发站出行相当方便,另外宿在景区早晚拍照方便,但相对来说购物和夜生活较少,旅店选择较少。
2.宿在
大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我们喜欢拍照,选择入宿Valletta,总体来讲满意。
★ Gozo岛
Gozo岛住宿就更便宜了,只需要离中心城区及公交站近便可,建议在
餐饮
马耳他的食物中融合了许多
自我感觉这里的餐饮比德国肯定要好,但和意大利南部比对,性价比不算高。
饭店营业时间较长,没有严格时间限制。午餐12:00后,晚餐一般8:00以后。
另外,首都瓦莱塔餐饮选择不多,甜点不错,中餐价虽不廉、味道还行。
购物
商店的营业时间大致为上午10:00~12:00,下午16:00~19:00。和大多欧洲城市一样星期日与法定假日不营业。
瓦莱塔居然连大商场都没有,只有一些小店。斯利马购物不错,商场的东西不建议购买,反倒是一些小店的手工银饰很别致,价格也相当亲民,而且还可以讲价,女生们千万不要错过啦。
为数不多的三张全景图作为
-----------------分割线-----------------
拍摄所用器材:三脚架,Sony a7配70-200F4,Cannon 5D3配16-35F2.8以及适马50F1.4,滤镜GND6挡10挡。哦对了,还有我的荣耀手机
流水账
第一天
旅程从
第一眼马耳他,像散落在地中海的拼图,没有河流森林和山脉,土黄的岩石是整个国土,格外耀眼。
马耳他由许多低矮的山地组成,颠簸的斜坡上有梯田有城市,一切美得不加修饰。
下图为1959年建成的特雷登喷泉 Trition Fountain,它是进入瓦莱塔Valletta城门之前的第一个景点,同时也是瓦莱塔Valletta和弗洛里亚纳Floriana的分界标志。
瓦莱塔Valletta—马耳他首都,位于本岛东部沿岸。
Valletta城是半岛结构,因其地形上的优势一直被用作军事堡垒。
说起Valletta不得不提起历史上著名三大骑士团之一的医院骑士团。
1565年在著名的“马耳他大围攻”中,骑士团以少胜多,击败了
随后当年指挥马耳他保卫战的骑士团总团长拉.瓦莱塔于1566年始建马耳他城。之后的将近300年,他们筑墙设防、建都兴业,直到拿破仑的铁骑大军再一次让他们重蹈颠沛流离的轮回。
带着烽火而来,又在硝烟中远去,骑士团给马耳他留下了这座城。
而如今这座像碉堡一样的城市,则成为马耳他最大的港口和地中海重要的运输集散地。
正逢圣诞,这里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氛围。
无论是街道悬挂的装饰,还是
位于
城市不大,房屋密集,古风犹存,建筑在阳光下格外迷人。
城中保留着不少精雕细琢的维多利亚建筑和方石铺地的古老街道。
或许是这里曾被
沿Triq San Gwann街下行,不到5分钟就到我们下榻的酒店grand harbour hotel。
酒店位置很好。从阳台望去,一面是美丽的街景。
另一侧,则是清澈碧蓝的地中海,以及三姐妹城(Vittoriosa、Senglea、Cospicua)。
已过晌午,我俩饿得不行,立马放下行李吃饭去。
酒店楼下有家意大利餐厅,我点的海鲜spaghetti还行,老公点的新鲜抓的鱼,肉质很老。饭后断然决定将swordfish永久列入我的食材黑名单。
接下来的行程就是漫游Valletta。
尽管是首都,这儿可一点儿也不摩登,更多的带着点古典气息。
阳台、铁门、木窗、石墙,处处都可以看见岁月的痕迹。
其实我倒很喜欢这种斑驳,老旧中堆积出历史的厚重感。
部分局部翻新的房屋,携带点儿中世纪的味道。
一路沿Triq San Gwann街返回,
到刚路过的圣约翰副主教堂 St. John's Co-Cathedral参观 。
圣约翰副主教堂是天主教在马耳他的主教堂之一,也是瓦莱塔的地标。
教堂在1573年至1578年由马耳他骑士团修建。顶部的十字徽章,是马耳他骑士团所使用的符号,形状由四个“V”字组成,设计灵感来源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所使用的十字标志。
从外部看,教堂土黄色的墙面苍白朴素。恰巧又正赶上其外表修善,钢管等建筑器材一地,实在不忍近照。但走进其中,则会被华丽丽内部装潢乍舌。
主教堂内共有8个小堂,供奉了骑士团8个部分的主保圣人。
教堂内部装饰采用大量巴洛克式风格。
交错雕刻的石墙,豪华而精美。
侧面祭坛描绘了圣约翰生活场景。
穹顶上的壁画记录了圣约翰的一生。
此外,教堂还是著名的骑士墓地。
建都大团长Valette和当年很多参与马耳他大围攻的骑士团成员也长眠于此。
教堂的博物馆Cathedral Museum ,陈列着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Cara vaggio的2幅重要作品,可由于颜料原因,是不允许拍照。
参观提供免费的英文讲解器,成人门票6欧。lz听有关宗教的内容总是云里雾里,兴趣点不高。
为了不负最美的光线,我们匆匆奔赴瓦莱塔的城市
路过总理府——卡斯蒂利亚骑士旅馆Auberge de Castille。
旅店坐落于瓦莱塔的最高处,当时可在此俯瞰全城,是骑士团时代最美的建筑。
它建于1574年,原先是圣约翰骑士团中的一支骑士即卡斯蒂利亚骑士招待贵宾的旅馆。1798年,骑士团从马耳他败走后,旅馆曾被法军当作司令部,后又成为英军司令部,在法军占领时期和二战期间曾遭到过严重损坏。1972年,这里正式成为总理府,总理在此接待来访的外国政要。
老公是大炮杀手,每逢必照。
我也顺带来一张。
继续往东南方前行,接近上巴拉卡花园前,有一狭
街道上下起伏极大,道路尽头便是地中海。
古城、碧海、蓝天,三者交汇出浪漫、迷人的画面。
我一路小跑前去拍照,
万万没想到,一辆车竟然就在我后面停了下来。
没错,就这么停到了马路中央!
大叔拿着钥匙扬长而去,我望着他的背景,竟无言以对......
脸色都那么遗憾,又不好抱怨...
罢~走人!到上巴拉卡花园观景去!
上/下巴拉卡花园Upper and Lower Barrakka Gardens,是Valletta的两大城市花园,也是著名的
人气更旺的上巴拉卡花园Upper Barrakka Garden位于大港口Grand Harbour上方,透过花园里的拱门看海,有点希腊的感觉。
lz认为人物照的拍摄精髓,就是不看镜头,拍得不是脸,是意境。
老公急匆匆地赶去拍日落。
笼罩在夕阳中的弗洛里亚纳 Floriana。
在他拍摄日落之于,我拿起相机,记录隔海相望的三姐妹城。
从落日结束到城市灯光开启,这短暂的几分钟是摄影光线平淡期,是我仅存的「 被拍照」时间。
赶紧的,赶紧的,
眼睛瞪大,嘴角微笑,姿势摆起
两三张人物照后,三姐妹城逐渐亮灯,
他马不停蹄得架起脚架。
大师拍大片,我拍大师。
以下是他的得意之作~
拍完照,几近天黑,遂前往集市买吃的。
夜晚,瓦莱塔主干道、闹市区的圣诞彩灯都被点亮。
上万颗彩灯不停闪烁,让冬夜格外喜气。
四处弥漫着欢乐、温馨的圣诞氛围...
我们也凑着热闹,在这街巷自拍留恋。
顺带推荐一家位于圣约翰教堂旁的甜品店Cafe Cordina。稍微买了些甜品后回酒店,第一天旅途就这么结束了。
温馨提醒:马耳他缺乏
第二天
大清早,足不出户,在阳台就可以拍到绝美日出。这也算是宿瓦莱塔的一大福利~
初升的太阳,多像是娇羞的少女,
渐渐地从云海中崭露,
窥视人间...
PS 酒店什么都好,唯独这早饭...不好说...
宿瓦莱塔好处之二来了,一出门陡峭蜿蜒的街景。
由于丘陵地势的关系,马耳他街道上下弧度极大。
今个儿LZ涂了个红唇,看上去似乎更上镜了许多。
但问题也来了,我若化妆,总微存一股莫名绿茶气...
怎么破 ′⌒`?
old bakery str.
远看小巷近乎垂直,五彩的窗户、飘扬的欧盟旗帜,让画面极富有层次。
作为刚玩相机的我,实在无力夸夸奇谈摄影技巧,稍微讲讲pose心得吧。
<浅论在瓦莱塔如何拍出美美人像>
首先器材方面,街景拍摄长焦镜头必不可少,只有长焦才能拉近人与街道的距离,构造延伸感,拍出那街的陡峭无边。
再者摄影师方面,最重要的是对焦准,其次是构图佳。拍摄角度稍低,人物建议放于画面下半部,这样人的比例会稍显修长。
最关键的还是模特,菇凉们要少看镜头,就算看,眼神也要看得涣散!!
左边瞅瞅,右边瞧瞧,要照出那毫无心机的随意感...
微踮的脚尖,在拉长身体比例的同时,有种呼之欲出的动态美。
上面这张是错误示范,又不是要跳芭蕾,脚快翘到天上啦。差评!
至于模特乙,LZ顿时词穷了。
照了十多张,一样的表情不说,
连插口袋的动作都一模一样!!!
本来腿长是优势,膝盖这么一弯,哎。
与这样的模特合作,你说,你说我容易吗?
算了,最后再来一张街景。
双车道的old bakery str.与old mint str.一街之隔。
这里街道狭窄,道路高高低低,却始终通向海边~
清一色米黄的外墙上,突起形状、颜色各异的窗户。
鲜亮的窗户,让单一的房屋别具风情...
晃悠晃悠,不自觉地来到瓦莱塔标志性景点之一的St Paul's Pro-Cathedral
19世纪英王威廉四世之王后
从外观看起来教堂较为简朴,门廊外只有六根爱奥尼柱式Ionic order装饰。但其内部非常精致,大量采用
教堂周边较为安静,是一个适合祈祷沉思的好地方。
由于今天行程较多,在城里逛了一圈后赶紧去汽车站,乘坐公交前往三蓝之一的Blue Grotto蓝洞。宿瓦莱塔的第三大好处来了——公交便利。
岛上大多线路的起点与终点站都设在这儿,城门口德特雷登喷泉旁便是瓦莱塔的售票亭,我们买了张tallinjia card12次单程票。粗发!粗发!!
前往蓝洞需从瓦莱塔坐X4车到机场,再转公交201到Blue Grotto 。
可是...可是来了!淡季马耳他公交不太靠谱!
在机场等半小时,刚上201师傅却跟我们说这辆车现不去蓝窗。
纳尼,我捉急的同时又不肯放弃,只好打车前往~
机场taxi售票处有从机场出发前往各个目的地的费用表,蓝窗单程15欧,还算人性。
鉴于出国后好久没打车,上车的瞬间莫名有种土豪气息。
亦或是淡季生意不好,这一路师傅就唠叨个没完,一直隐喻回程要选他。
额......就这样一路尴尬,直到我们抵达蓝洞 Blue Grotto 制高点。
冬季马耳他的太阳也不可小视,忘抹防晒霜的我,只好学起了阿拉伯女郎,用围巾做头巾裹了一圈,才稍觉舒适。
蓝洞 Blue Grotto, 位于主岛西南的Zurrieq镇,因洞内海水特别幽蓝而著称,是天然形成的水上洞穴群。
观景台一旁的铁栅栏是拍摄蓝洞的最佳视角。
一般来说, 早晨至下午一点是游览蓝洞的最佳时间。清晨不仅蓝洞不会逆光,太阳光斜照入海中,海水呈现的色彩也是最有层次的。
到达蓝洞近10点半,造型奇特的洞穴下,海水碧蓝、晶莹剔透。
此地想拍人像?
oh nonono......除了自拍神器和男友姚明外,其他设备貌似都很无力
从制高点沿马路下行,前往海边。
海边有个小码头停靠各种小船,游客乘坐小船可深入洞穴游览。
是太阳过于强烈吗,还是这里生来舒适?
沿路猫咪懒懒地躺在汽车下、船上,连行人路过也毫不知觉、一动不动,旁若无人地做白日梦。
地中海的海之蓝,果真名不虚传。阳光下,海天一色、美轮美奂。
不远处,一姑娘悠闲地坐在海岸,凝望大海,晒着太阳,沐浴在海风中。
生活在都市中的我,此刻也羡慕这面朝大海,问心而生的随性。
买完船票,坐上渔船,出发前往蓝洞一探究竟。
蓝洞是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由海浪冲刷、侵蚀而逐渐形成的。洞高约40米,宽30米,长约150米。
由于特殊的石灰岩地质结构,再加上海浪的不断拍打、冲击,这里形成了许多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海石奇景。
岩洞,洞洞相连,而又盘根交错。
一些稍大点儿的洞穴,船可以开进去一探究竟。
洞里面没有丝毫人造光源,借着洞口的自然光线看这里的海水蓝的出奇。
细看水中的成群游来游去的小鱼,也如同放进染缸似的,浑身碧蓝。
也正是由于这清澈的海水,奇幻的洞穴,及丰富的海洋生物,蓝洞吸引了不少潜水爱好者前来探索。
沿途壮丽的断崖和奇形怪状的海蚀洞。
考虑到下一班公交到达时间还早,我俩决定从碉堡后山路向上,朝蓝洞制高点徒步。
游览路线大致是沿着蓝洞拱面向上,一路上景色体验不错,奇峰临岸,海水明澈。
但要想拍蓝洞可就没辙。
攀爬完这一段,我俩后背浸湿,回到下车点,等待公交。
下面继续公交大吐槽~
马耳他公交属常规性不准时,特别是一些荒无人烟的地方!
等了近半小时,衣服都晒干了,公交还迟迟不见来...
实在等得没耐心,只好邀约一对来自
出
前往姆迪纳,这一路挺远,打车也开了近15分钟,4人1车共花费20欧。
姆迪纳Mdina,座落于马耳他岛中部一座山顶上,东面、北面是峭壁,是最适合防御的地方。作为马耳他的旧都,一直被认为是除了瓦莱塔之外最值得一看的地方。
一路穿过小城、越过村庄,终于抵达。
城门口有许多拉车的马匹,车夫热情地招呼着游客乘坐。
通过城门前的
阿拉伯语里,姆迪纳Mdina意为“城堡”,它周围地区称为
Mdina曾是古罗马人、阿拉伯人和诺尔曼人统治时期的首都。后由于骑士团更加重视海上要塞的防御,要靠海建都,它的地位越来越不被重视,逐渐被人们遗忘,随着多年的战争逐渐萧条,一度被称为“寂静之城”。
这座“静城”同时也是欧洲仅存的几座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堡之一。
城中建筑多数以1693年大地震后修缮的巴洛克风格为主,早期是中世纪风格。
进入主城门,左侧为 Tourist Information Office,右侧是姆迪娜地牢 Mdina Dungeons。地牢是一个收费景点,感兴趣的不妨去体验下马耳他古代神秘而黑暗的一面。
游客中心旁边有家颇有名气的玻璃店铺mdina glass。
没错,姆迪娜玻璃制品非常出名。我们稍微进去参观了下,东西精致是挺精致,但价格对我来说只能近而远之。
除了玻璃外,我觉得城里门上的饰品也是精美的。
姆迪娜值得一看的景点就俩,主教堂和城尽头的观景台。
圣保罗主教堂 St. Paul's Cathedral / Mdina Cathedral是罗马天主教的主教堂,据说是建在使徒圣保罗在船难后和当时的行政官Publius见面的地方。该教堂自建立以后几经翻修,更经历过17世纪的大地震。目前的教堂内装饰修建于1697年至1702年间,取代了诺曼式风格而采用巴洛克式,并有壁画描绘圣保罗船难的场景。
教堂周日及公众假期关闭。需要注意的是,夏天进该教堂时女士不能光着手臂,必须有衣服覆盖。
我们对教堂无感,懒得进去,就在外面看了看。教堂正面墙上有两个挂钟,分别显示着年月日和时间,门前还有两尊古炮,供人参观。
他怎能放过大炮!
大教堂的正门是一四方广场——圣保罗广场 St. Paul Square。
加托.谬琳娜宫殿 Palazzo Gatto Murina位于广场上,即圣保罗大教堂对面。
这栋建筑装饰得甚是有趣。
粉粉的门窗配上老式的吉普,好有「Fu」的说!
风骚二人组,pose没得停~
已经过了正午,我们饿得不行,四处寻觅食物。
哎,果真是静城!
不仅没有露天集市和商店,无奈连寻觅到的几个像样饭馆还都不营业。叹气~
就这么东走西串,走到了古
姆迪娜虽位于马耳他中部,但地势较高,在城墙边依然能眺望到地中海及远处的瓦莱塔。
城墙边有两间隐秘的小餐厅。餐厅店门很小,不过二楼则像是瞭望台,视野极佳。在这里可以纵览周围村镇和田园风光,将平畴绿野碧海蓝天尽收眼底。
我们赶紧在二楼占了个位,喝点儿咖啡,吃点儿甜食,暖暖身。
待温饱问题解决后,继续在街巷里溜达。
城内有多座教堂、修道院、小广场和一些贵族小宫殿,具有浓厚的贵族和宗教色彩。
据说从12世纪起,来自诺曼家族、西西里岛以及
走在姆迪娜街巷,一眼看上去别致的建筑,大多不是宫殿、教堂,就是贵族府邸。
走进细看才知,人家也是有历史的同学,马耳他最古老的贵族因古安尼兹Inguanez家族的府邸。
逛来逛去又回到了中心地带,教堂博物馆 Cathedral Museum位于主教广场Archbishop Square一侧。
教堂博物馆门票为2.33欧,自然我们又没进去...请原谅lz的浅薄 ...
博物馆旁不远处是自然
漫步于其间,你会忘了自己在寻找什么,也不知觉忘了时间的流逝。
我不自觉放慢了脚步,不停的用相机捕捉这土黄色的建筑。
躲在巷角独自玩着手机的油漆工。
以及扛着脚架的2B游客......
或许是街道过于狭窄,姆迪娜步行外唯一的交通工具独有这马车。
游玩Mdina,我们本计划搭乘206去三姐妹城
然而,说好是30分钟一班的公交,不知为何迟迟没来!
眼看着太阳就要落山了,只好放弃,坐车返回瓦莱塔。
也好,反正下巴拉卡花园Lower Barrakka Gardens还没去过。
后来听说从三姐妹城回望瓦莱塔,景色没有斯利玛漂亮,自我不断洗脑ing~
前往下巴拉卡花园的途中,路过上巴拉卡花园。
泛红的天际,美到心醉。看到这样的景,双脚都定了,不肯走动。
往城墙下看,上巴拉卡花园的下方是St.Peter及St.Pauls堡垒区。
它原是意大利骑士私人花园,属于城市防御工事的一部份。
天色渐暗,我们直奔下一个点——下巴拉卡花园 。
两个城市花园间有免费电梯搭乘,下了电梯沿海岸线行走,海岸边景色开阔,微风徐徐,心旷神怡。
赶路的途中偶遇一群年轻人,他们来自马耳他的某家建筑公司。或许是看我们器材专业,硬拉我们给拍集体照。在酒精的作用下,每一个人都好热情,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与我们招呼、拥抱。鉴于还要前往下巴拉卡,只好谢绝邀约,继续赶路......
伴着微弱的灯光,我们往住所的方向返回,此时街巷更是空无人迹。
在月色中,我俩并肩而行,影子被拉得忽短忽长。
至今我都很喜欢那晚,
两个人、一条路,朝着固定的方向前行,
不茫然、不孤单、不恐惧、不缓慢。
回到真现实...
到了酒店休息片刻后,我们便去Blue Room 吃晚饭。
这里怎么说,作为瓦城为数不多的中餐,餐厅整体环境较好,菜品味道不错。但是分量太少,价格跟德国餐馆有的一拼,两人点了4个菜全部消灭光,人均30欧。还是老样没顾得拍照,先吃为策。
饱餐一顿后,第二天的旅程就此结束......
第三天
新的一天从酒店的天台日出开始。
太阳慢慢地从城市后探出,透出曙光~
不同于日落的壮丽与宁静,日出是一种让人兴奋的瞬间,是生机在喧嚣。
旭日与云霞交相辉映,整个城市笼罩于暖阳中,大地在休眠后逐渐唤醒。
日出和日落是摄影爱好者最爱的黄金两小时。
这段时间太阳角度较低,光线也最为温柔。
瓦莱塔的清晨相当上镜。老城随着地势起伏、光影交错,自然地形成明暗变化的立体层次。
迎着朝阳,沐浴晨光,我们也开始新一天的旅程。
第一站:重走遗憾之地Triq Sant' Orsola。
补两张美美照后,继续朝车站方向赶路。
路过建于墙上的古式碉堡,在碉堡旁能眺望毗邻城市Floriana弗洛里亚纳的全貌。
乘坐公交81路来到今天最重要的一站——Marsaxlokk马尔萨什洛克渔村。
Marsaxlokk位于马耳他岛东南部,是马耳他三大海港之一,在欧洲最繁忙的集装箱码头中位列11。吸引我来不是这货物中转港,而是渔村大量色彩斑斓渔船——Luzze。
从瓦莱塔乘公交到此大约需半小时,一下车你就会看到一排排七彩船舶停泊在岸。
这种特别的彩绘渔船Luzzu,据说是承袭了腓尼基人的习俗。渔船颜色以黄、红、蓝、绿为主,船头两侧都绘饰一对倒八字的眼睛Eye of Osiris。
是年轻人都出去打渔了吗?还是目前捕鱼业也老龄化严重?
老渔夫们聚集在码头向阳处修补渔网~
只怨我们来得正好不巧,周六岸边更像是个小商品市场,小摊小贩们聚集在这儿摆摊,比比皆是...
这一路渔港景色很美,五颜六色的小船随波晃荡着,十分惬意。
边走边拍,视野开阔的小码头是最适合留影的地点。
细看岸边,海水碧透,在阳光下波荡着、闪耀着。
数不清的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泛起涟漪...
岸上稍微开阔点的空地堆着数艘等待翻新的渔船。
他一边打磨着船身,一边教我们老船翻新的步骤,打磨、修补、上色... ...
他说就算翻新渔船,船身也只能上其原來的颜色。看着渔夫专心致志地粉刷老船,我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小说《老人与海》。生活就是大海,船对于渔夫已不仅仅是个工具,它更像家一样,早已成为人生的一部分。
热爱摆拍的菇凉,最擅长装模作样...
噹!噹 ! 噹 ! 噹 ~
新漆后的渔船,是不是格外亮丽呀!
另一好心肠的老人家,看到我们如此热衷拍照,允许我们上船来几张。
实在不能忍,自己上!
「海盗船长」出发出发~
不能倾城就「倾倒自身」~
「泰坦尼克号」的单人乡村版~
如此百变,POSE完全停不下来
大师给我一脸不屑~
为了继续和谐旅程,我识趣得提议不拍了,咱们到镇上逛逛。
跟大多欧洲城市一样,小镇中心是教堂,教堂正前方广场两侧缠绕装饰着圣诞彩带。
居民将圣诞老人的玩偶挂在房屋的窗户下,阳台上,公仔们拼命地爬绳、爬墙,有趣极了。
镇内各家各户的房屋大门也花样百般~
一面写着malta,另一面写着love for you。
这个大门相当俏皮可,大胆的色不仅不为突兀,反而更加清新。
lz衣服上的唐老鸭与这户人家的黄色门窗配得一脸~
还有..还有...我最喜欢的泛旧,老屋配破门,才够味~
十多分钟我俩就将整个小镇刷了个遍,回到主街等待饭店12点营业。
没有匆忙,没有奔放,吃着美食,晒着太阳,吹着海风~
闲适与自由...放纵与徜徉...
下一个目的地──斯利马Sliema。
两地间的交通往来十分便捷,穿梭巴士约每一刻钟发车一班,车程约20分钟,渡轮约每半小时一班,船程仅需5分钟。
Sliema相比Valletta更现代化、生活也更便捷,到处都是商店、住宅、餐馆、酒吧,许多游客选择在此住宿。
市区经常能看到老爷公交车在路上行驶,古老而独特。据说这些公交车都是由以前的军用客车改造而成。
下了公车,还需穿过几个街区,才能到达城市海边。
斯利马街道充斥着各类小店,玲琅满目。连我这种购物欲萎靡的人,都无法自拔,理所当然小店购物地成为游览斯利马的第一景点~
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当地的手工艺品,物美价廉到让人沉沦。如果你跟我一样喜欢银饰的话,估计也难以自持。手工银饰做工精美,店家还可根据手围大小修改长度,多买几根还稍带折扣,饰品大致十余欧一根,是不是很心动呀...
男人嘛,自然是不耐烦的,早早地就去岸边蹲点....
待我扫货结束,沿马路下行至海边,没错,最佳取景地到了!
看!隔海相望,瓦莱塔全貌尽收眼底~
与Sliema一湾之隔的,除了瓦莱塔外,还有位于西北侧的为马诺尔小岛Manoel Island。
这座小岛最初被用作隔离瘟疫的医院,1726年建成马诺尔城堡Fort Manoel,二战时被作为皇家海军的基地使用。
再往西,大约就在太阳降落的方位,是一个叫格吉拉Gzira的城市。
它与斯利马和马诺尔岛相连。
海岸边人极少,除了我俩...唯剩大白鹅与海鸥相伴。
找了个没有鸟屎的地方坐下,等待夕阳西下中的自拍......
当天的日落,怎么形容...
巨美!
美到我忘情随风唱...
美到我呆若木鸡笑...
词汇是苍白的,照片是缺乏张力的,我的心是沉醉的!
刚开始的日落没啥稀奇,比蔚蓝天空更多彩些,属于意料之中的传统。
可...就在我们收工,撤设备时,整个天空妖艳了起来~
橘黄色的晚霞慢慢渲染了整个天空~
夕阳渐沉,火烧云带起天边晚霞长飞。
漫天云彩,绚烂连绵~
这大抵就是书中所说的「残阳如血」~
光影变幻、云霞飞舞,相机根本不够用!
完全不知道拍哪边才好,哪哪哪漂亮~
怎么形容,就好比本是去蜡像馆看吴彦祖,结果不仅看到本尊,还看到他在T台正脱衣秀~
没错!就是这么霸占我眼,触动我心!
高潮终有完结时....待夕阳辉映慢慢隐退,瓦城渐渐亮起星星灯火。
长长的海岸线湮没在微红的暮色中...
拍完照,在斯利马吃完饭后乘公交返回瓦莱塔。
回到瓦莱塔,就戏剧地上演了人生中很戏剧的时刻......对!就是和总理握手!
请听我娓娓道来~
我们从瓦莱塔下车,穿过共和大街,
老远瞧见上巴拉花园前方一大群人聚集,很是热闹。
你知道,lz是多么一个喜欢看热闹的人啊,
自然而然地我就凑了上去。
只见人群围绕着一个小舞台排开,里里外外近七八层。
舞台的正前方有几个超巨、超专业的摄影机,像是媒体在搞拍摄。
舞台上有一群红衣少女在哼唱,
女孩们的前方摆着7把椅子,坐着一位教士和几位贵气的中年人。
不得不承认,我是世俗的,一开口就对老公说:看,中间那位阿姨的包包好漂亮,这一定价值不菲...他们是名人吗...他们一定在举办圣诞活动...快拍快拍!
他不以为然,一副要拍自己拍的态度,将相机扔给我。
哼,我拿起相机,就往人群中走去...
没走两步,穿过几个大头,来到了围观群众的第二排。
由于是夜晚,iso光圈等参数全得重设~
还没开拍,只见那群人依次从舞台左手边走了下来...
下图是我避开前排的大头,仓惶间拍到的现场渣图。
扯远啦,铺垫结束,重点来了!
待我检查照片时,刚才的那位阿姨面带笑容地朝人情走了过来,
逐个与大家寒暄,看到小朋友也会拍拍他们的肩膀啥的。
这时,我还很懵懂,没完全反应过来,大脑飞速转动,
一会儿在疑惑她是谁,
一会儿在抱怨前面的大头,请不要再往我镜头上凑啦......
当我放下镜头的瞬间,阿姨突然与我四目交接,
微笑着向我伸手,merry christmas!
瞬间我是愣了。纳尼,亲,我在第二排呀!
1秒内下意识地握了回去,礼节性地回了句merry christmas。
握完手,自个儿心就不平静啦,
总感觉不对劲了,内心也开始嘀咕:
她干嘛跟我握手?我这长相一看就是外国人呀!
但还没思绪多久,一男子也跟着过来握手。
内心接着os,
啊,难不成他们要一个一个地握,万一神父来了我该说啥呢?
我赶紧退出了前三排,去找老公。
碰到他,第一句就跟他说我碰到名人了。
老公说,没错他也看到了好多摄影机在跟拍握手。
我们兴奋地离开了现场,赶紧上网搜索。
瓦莱塔市长,不是...
马耳他总理,面熟....
马耳他总统,咦,这不就是刚才的那位阿姨吗?
老公和我都很亢奋,虽是弹丸之地的小国,好歹人家也是总理的手。
总理的手原来不需要排练,说牵就能牵!
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老公紧紧握着我的手,好像他也曾握过似的。
我的手突然也自带光环,酥麻的瞬间有种舍不得洗的荣耀。
当然,作为市井小民,回宾馆的第一件事就是得瑟,
得瑟地自封为中马
同时为表深化合作再添新动力,连发了自拍照九张
哈哈,
旅途最有意思的地方,
或许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碰到谁?认识谁?发生什么?
未知的环境往往更加奇妙与惊喜,
人与事比起风景与目的往往更加有趣。
第三天,在荣耀之手中over~
第四天
这一早的就是头顶大阴天...
难道说...泰极否来?
不过呐,还好,瓦莱塔已算无遗憾,仍按惯例,我俩在早饭后出门走走。
除了第一次来欧洲的那一阵外,我很少在极早的时光里清醒过,更别说还在清晨出门散步。这几天的旅程,竟每天都很准时的在日出时分起来。不知是迷恋上镜的街道,还是喜欢迎着微风的清晨。
总结...总结...划重点~
瓦莱塔街景四要素:整齐的房屋、陡峭的街道、华丽的阳台、以及.....轧马路的游人。
如此美丽、干净、古朴的街道,在欧洲也算是难得一见。
举起相机随手一拍都是完美~
街景中唯一碍事的....就是马路不时进进出出的车辆。
终于…有城市比
陡峭的马路也变成了停车场,更佩服的是这里的老司机,驾车技术高超暂且不说,死磕手动挡的真性情...小女膜拜......
说回拍照,下雨天对摄影来说基本等同末日,瓦莱塔倒是个例外。
雨天取景同样有感觉~在雨水的浸泡下,石质建筑色调浓淡有致 ,道路泛着青光,车灯倒影在湿润地表上,冷暖对比,别有味道~
雨渐大,回酒店躲雨...很庆幸瓦莱塔等我们告别时,才开始阴郁...
收拾收拾出发前往Gozo岛~
从主岛Valletta到Gozo岛Victoria至少需要3小时,行程大致如下:
1.在主岛Valletta /Sliema 乘222号公车(车程约1小时),到达主岛码头Cirkewwa Habour。
2.主岛码头乘渡轮到达Gozo岛Mgarr Harbour(船程25分钟/大约45分钟一班)。
3.再从Gozo岛码头乘公车301到Radat ( Victoria )。
原计划今天将大力水手村刷掉,所以选择在Mellieha Bay海湾下车。
梅里哈海湾 Mellieha Bay位于梅里哈 Mellieha北部,这里是马耳他最受欢迎的海滩和度假胜地之一,这里海水较浅,没有暗流,是儿童玩水的好地方。
雨一直下...
行程发生变化~
淅沥沥的雨下,我们就只好去次饭啦......
海湾附近有许多餐厅和咖啡厅,饭店虽不差,多为简餐主打~
边啃披萨,边唠嗑,他突然惊呼,"看帆船,下雨天还在比赛!”
我附和着,点头说是...
仔细研究他们的比赛规则,才发现不对劲。
敢情他们他们不是在比赛,是在躲雨啊!
像黄昏提前来临般,黑压压的乌云立马袭来,
给人一种世界末日般的感觉。
短短几分钟,大雨便倾盆而下......
窗外瓢泼大雨,路人行色匆匆,
又一次森森庆幸,
披萨更显美味...幸福油然...
待雨稍小些后,我们再乘车前往码头。
渡轮码头是专为连接主岛、戈佐岛及科米诺岛而建立的。从主岛往来戈佐岛,以往返计费。也就是说从主岛出发前往戈佐岛不收费,从戈佐岛返程需在入口处购买船票,往返票价为每人4.65欧。 渡轮营运时间为6:00-22:00,大约每30-60分钟一班,船程约20分钟。
另附上到达码头的公交班次:主岛:41、42、221、222和X1;戈佐岛:301、303、 322。
接下来的行程还算顺利,按期抵达Mgarr Harbour,再乘坐公车301到达维多利亚。
维多利亚Victoria(拉巴特Rabat)—戈佐岛岛都,是哥佐岛上最大的城市。除了地理位置上是戈佐岛的中心,该城还是整个岛的交通枢纽、政府机构驻地及文化活动中心。1887年,时值英女王维多利亚加冕,由Rabat改名为Victoria。
从维多利亚公交终点站下车,步行大约8分钟来到下塔酒店。
Gozo岛住宿很便宜,该酒店相比马耳他相比,潮湿许多。刚进房门,空气里带着点儿潮味儿,可能是由于刚下雨,也可能是由于这个房间只有面向天井的窗户。阴雨一直持续,我们就这样一直任性地睡觉、上网... 直到傍晚雨停后,才肯踏出酒店,觅食。
Gozo岛为是马耳他这第二大岛,面积67平方公里,岛上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
简餐后,我们步行到圣约翰德米堡垒 St. John's Demi-Bastion,在城墙边一览城市周遭风光。
圣约翰德米堡垒 St. John's Demi-Bastion和圣迈克尔堡垒 St. Michael's Bastion是维多利亚城堡 Il-Kastell(Cittadella di Victoria)中最大的两个堡垒。
维多利亚城内风格古朴,略带恬淡宁静的乡村气息。
站在城墙俯瞰哥佐岛,最醒目的建筑要数位于 Gozo中南部伊克斯维基亚 Xewkija的圣约翰大教堂 Church of St John。
下雨天有些阴冷,拍照兴致大减,逛了十几分钟后打道回府。
第四天,几乎就在看雨和看手机中虚度,这让我倍加珍惜,马耳他的蔚蓝天~
第五天
昨个抱怨了酒店的潮,今个还是要夸夸Downtown hotel高性价比早餐~
一出门阳光普照,顿时心情倍儿好。
喜欢晴天,喜欢暖阳温柔地洒在身上~棒棒哒!
位于维多利亚城的至高点的Citadel城堡,建于中世纪晚期,既然是城堡,自然与防御外敌有关,四周由高墙所环绕,与旧都姆迪纳类似,在城中的任何一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轮廓。在1565年被骑士团占领后,这里主要用作对抗外敌攻击时的基地和避难所。
大教堂 Cathedral of the Assumption在阳光下重赋生机。这座教堂的历史可以追述到16世纪末期,当时在1693年的大地震中它遭到严重毁坏,目前的教堂是之后重建的。
今天的游玩重点是“蓝洞” 与“蓝湖”。
Mgarr港后方山丘的最高点为阿尔卜镇教堂。
教堂的另一侧,岛屿平顶山丘上的住宅区(或是豪宅?),极富中东风情。
大约在十点左右,出发liao~
销魂的上船姿势,把他骚气的内心暴露无遗~
启程,驶向蓝湖~
类比包对于女人...从这个角度来看,船对于他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闲谈间了解到他拥有三四艘船,显然从收支状况看,船并不是他的谋生工具...
话语间的自豪感...我想那正是他所热爱的~
快艇大致行驶15分钟后抵达科米诺岛 Comino 。
Comino岛位于马耳他主岛和戈佐岛之间,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这里远离汽车和噪音的喧嚣,岛上仅4位常驻居民,一切安静地唯剩海鸟和浪花...
水之蓝的Blue Lagoon的“蓝泻湖”,以靛青和深蓝色的海水闻名世界。
迷人的海湾和峡谷,水晶般蔚蓝的海水,是水上爱好者的天堂。
站在Comino的山丘上,地中海美景尽收眼底。
作为第一批游客,有种豪气十足包岛的错觉。
整个海面看起来像是巨大的蓝色染缸,相互缭绕地运动着。
海水从浅绿、绿、浅蓝、蔚蓝一直过渡到深蓝...
途中你还可以看到很多相同的渡轮繁忙的往返于港口之间。
再往远处,依然能眺望到蓝色海域对面的Gozo岛。
找了片沙滩,面对泻湖,光着脚丫,下水折腾。
所谓泻湖从这张照片上就可以看出,其实就是一种被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进而演变成的半封闭或封闭式湖泊。
尽管只有一个色调,天的瓦蓝,湖的碧蓝,海的湛藍,或浓或淡地拼接在一起...
好一抹令人沉醉的蓝 !
夏季,Comino可没那么冷清,到处热闹极了。
水上运动爱好者们常来这儿游泳、浮潜、或是晒晒日光浴。
冬季,有主人翁的错觉,全岛空无一人。
没有人的肆无忌惮...叫自由自在!
虽说全年都能下水,但冬季依旧有点冷。
演技很拙劣....
海域上有许多礁石,海水将它们雕琢的千奇百怪。
溅起的浪花,无力地融入这片广阔~
碧海蓝天,只怨一切美的太耀眼。
再往前看,泻湖更是另一番景致。
群青,普蓝,钴蓝,湖蓝,靛蓝,碧蓝,深蓝..
感觉调色盘里所有的蓝都深深浅浅置于其中。
好想走到岸边,纵身一跃,潜入这蓝色世界...
不知觉已到约定返程时间,三小时,不舍离~
贪心地想把它整个装入内存...
回程的途中,船长带我们去看了蓝湖的洞穴。实话说这与蓝洞相差不大,后听说蓝窗的洞穴也大抵如此。或许最大的区别就是船只吧,这次是快艇,上次是LUZZE。
午餐菜肴已没什么印象,
可整个午餐的福利,倒是让人记忆深刻。
不知...是不是因为海岛天气关系,这里人们天性奔放?
整个饭点,球球就在我眼前荡啊荡,
连直女专注吃饭都很难,
...情不自已地...羞涩...
接下来就是GOZO的最后一个点,也是重头戏——Azure Window蓝窗。
从Victoria 出发乘坐311路公车,车程约半小时。途中路过一些有意思的景点,如果有条件的话,推荐深度游玩。
到达蓝窗,大概是下午4点左右。从一座孤零零的碉堡出发,顺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下,直到海边岩石滩涂。
没错,它就是自然的杰作,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蓝窗。
蓝窗Azure Window矗立在地中海Gozo岛
两边的石墩直径约100米,支撑着一个石盖,形成一个高约百米、宽约20米的”窗子“。透过这扇窗,可以看到一片蔚蓝色的碧波与浩瀚天际。
蓝窗前方的石头的滩涂也很有意思,岩石高低大小不一,游客可攀爬到各个点,选取喜好的面向,欣赏它。
2012年春天,一块巨大石灰岩坠落,蓝窗越来越薄,越不稳定,也使得拱门完美的椭圆形遭到了破坏。所以呐,欲赏好景需趁早哟!
美剧《权利的游戏》第一季就在这里拍摄过,丹妮莉丝的婚礼举办场地,在这里!!
蓝窗的对面是一个平顶峭壁,迷人的海湾嵌入高耸悬崖。
位于两者间的海岸线上,还有个巨大的石灰岩,略呈椭圆形,光秃秃的没有任何植被。
我们找个位置坐下等待夕阳。
深深沉醉在蓝蓝的浓色间......
遊人走到不同的点欣赏蓝窗和日落。
我也走跟随人群走上了蓝窗顶。
站在蓝窗上,眺望碧海蓝天,好像自己也成了镜头里的风景似的。
大师跑到高点找准机位,拍大片。
我则用长焦记录西下的太阳。
西下的太阳使蓝天凭添了几分青色,海水斑斓泛着微光~
一老人站在海边,怅望夕阳.......
沉浮天涯间,晨夕若隐现, 看明灭沉淀,醉静动心弦。
吟诗结束,从迷失中回神,渐沉的天边透着些许幽兰与绛红~
再向远处山头放眼望去,光是红的、云是红的,夕阳的辉映下一切格外温柔......
在我强烈要求下,大师被迫拍摄清新人物片一组...
抓住你
钳住你
牵过来
放在嘴边
吃掉
我想,这应该是最迷人的日落点之一了吧~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
待日落完全,我俩的心才渐渐沉寂下来,搭乘倒数第二班公车回到Victoria城。
这一天行程无疑是我的最爱,不只是因为这两抹蓝。
我喜欢大海,更喜欢看海。
浩瀚无垠的海在夕阳下是另一番景致,
就算浪涛再大、再汹涌,
内心终究会随着日落慢慢沉静。
再见蓝窗以及窗外一望无际的湛蓝。
最后附上大师AAAAA级神片一张。
第六天
最后一天的返程比计划略显忙碌。
不到六点就出发前往Mgarr Haubour港口,想赶上第一班回主岛的渡船。
为啥米呢? 就是为了它——遗憾之地“大力水手村“。
迎着朝阳,我们向主岛码头Cirkewwa Habour驶去。
到达Mellieha Bay,前往大力水手村需再转乘公交。
由于公交班次有变动,我们傻逼地拖着行李、甩火腿前往。
Popeye Village大力水手村,1979年电影真人版的拍摄地 ,一个隐藏在海湾里的童话奇境 。
上图房屋是进入村庄的售票厅,门票€15/人,开放时间9:30am -7:00pm。
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没能进去瞧瞧。
据说村庄里,每天都会有演员穿扮成电影角色不停游走,有时间的话,可以去一趟村里的水手酒吧,点上一份盛在经典罐头的器皿里的菠菜汤,一饮而尽。
继续沿公路前行,沿路几乎没有人,来往的车辆也并不多,公路的一侧长满了仙人掌等低矮植被。
大约步行300m,转过山角,就到最佳取景点。
对大力水手村的第一印象绝对是震撼!仿佛到了另外的世界~
村庄位于Anchoy Bay,躲在背山的海湾里。裸露着大片黄土的悬崖前是一弯透蓝碧亮的海水。数十座造型迥异、色彩明亮的房屋,高高低低地矗立在海边。
哈哈....尽管没进去我俩也戴上眼睛,穿上水手服到卡通世界里卖萌、装卡哇伊。
隆起肱二头肌,秀了两圈,这就是80后男生的回忆。
最后结尾他说要上福利,我说这叫硬行卖肉。
算了,如他所愿上两张,愿其网红之路一帆风顺、平步青云!
再见,Popeye!再见,Olive!
从Mellieha Bay乘坐X1赶往机场,公车沿马耳他海岸线环行,一路港口、海湾、岩石、沙滩、碧海... 至今不忍告别~
乘坐飞机返回德国,至此这段旅行结束,希望这不是离别。
再会,马耳他~
回程途中透过舷窗俯瞰延绵的阿尔卑斯山脉。
嗯,下一篇就写
瑞士,要从那个酒肉池林、集体谵妄的Street Parade说起.......
后续
首先感谢大秘抬爱,将帖子推荐到穷游首页及论坛首页。
特截图以谢~
话说...当我草草码完第一篇游记
肩酸背痛地埋怨,为何喜欢自虐。
嘴上硬说不要写啦,身体却更为诚实地开篇。
可万万没想到,这马耳他一开篇竟开了5月之久,
拖延症已近晚期...
再次感谢大家支持,让我有继续码文的动力。
游记结尾的最后,广而告之一件小事。
对冰岛感兴趣的同学不妨移步这里:
吸取lz在冰岛犯下的错。
第二篇就这样吧,
记住,我是爱被拍照,不爱码字的 @木木的芸(微博名)
有什么问题可直接联系与我。
这篇到此就结束吧,
剧终,
勿念~
最后编辑于 2016-08-16 09:52
回复
1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7-06 00:32
粉丝路过,留爪
回复
7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7-06 11:06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粉丝路过,留爪
谢谢nisa支持
回复
新进弟子
发表于 2016-07-06 14:34
美图、美文
回复
1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7-07 09:20
好贴,大赞
回复
新进弟子
发表于 2016-07-08 13:22
很美
回复
7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7-08 15:10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美图、美文[表情]
谢谢鼓励
回复
11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7-09 11:27
先顶再看,顺便问下美女,第一张是日落时分吗>大致几点,日落后还有公交回总站?
回复
管理员
发表于 2016-07-15 11:07
亲爱的木木的芸,特别感谢你分享如此好的帖子给广大穷游er哦。2016年7月15日,帖子被推荐到了论坛首页哦,还不快去围观围观。继续加油~(✿◡‿◡)辛苦了~
回复
1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7-15 22:46
写的真不错,赞
有个问题,如果
回复
2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7-17 23:43
漂亮的地中海岛国,还有楼主气质真好
回复
7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7-18 20:16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漂亮的地中海岛国,还有楼主气质真好
谢谢支持~
回复
7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7-20 10:23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漂亮的地中海岛国,还有楼主气质真好
感谢抬爱
回复
7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7-20 10:24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亲爱的木木的芸,特别感谢你分享如此好的帖子给广大穷游er哦。2016年7月15日,帖子被推荐到了论坛首页哦,还不快去围观围观。继续加油~(✿◡‿◡)辛苦了~[图片]
多谢大秘支持
回复
7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7-20 10:28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写的真不错,赞 有个问题,如果租车的话是不是更好呢?
首先感谢支持。
如果想呆的时间长,我会觉得
我们主要呆的时间较短,景点不多,所以没有这方面考虑。
回复
相关阅读
相关问答
相关阅读
1
3
当地热卖
当地玩乐
机票酒店
签证
三蓝之旅,六天五夜,马耳他的蔚蓝天
穷游兴趣小组
线上线下
欧洲
亚洲
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后院
2004-2017 © 穷游网® q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Version v5.57 京ICP备120035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935号 京ICP证140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