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版块
兴趣小组
穷游欧洲
穷游亚洲
穷游美洲
穷游大洋洲
穷游非洲
预订
搜索
及
及
穿越俄罗斯的民族脊梁,从海参崴到莫斯科,9288公里西伯利亚铁路纪行(附可能是目前最详尽的莫斯科地铁图文介绍 全文完)
及
及
穿越俄罗斯的民族脊梁,从海参崴到莫斯科,9288公里西伯利亚铁路纪行(附可能是目前最详尽的莫斯科地铁图文介绍 全文完)
8袋长老
精华
2016-08-24
30134人阅读
8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8-24 12:48
前言
旅途永无止境,码字同样永无止境,旅行时自由地玩自由地浪,完了之后就要回来穷游还债。用将近1年时间敲完了横跨亚欧非的游记,接下来就要继续更新穿越西伯利亚铁路的游记了。小时候看过一些关于西伯利亚铁路的小说和旅游节目,当时觉得“牛”就一个字,而这条9288公里的人造奇迹算是伴随着这个字从此刻在我的脑海里了。
传说中的西伯利亚铁路主要有三条分支,终点都是西边的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条铁路可以与之相媲美。”这是Lonely Planet给予西伯利亚铁路的赞美。我游历过的国家不多,所体验过的火车线路更是屈指可数,但对于完整经历过西伯利亚列车的人来说,这句话或多或少会引起共鸣激起涟漪。从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到位于欧洲区的莫斯科,西伯利亚铁路全长9288公里,坐完全程需要6天6夜,是世界上运行距离最长的铁路系统。如果把俄罗斯比作横跨亚欧的巨人,那么西伯利亚铁路就是他的脊梁骨。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美不仅仅局限于车窗外由无尽原野、森林、白桦、雪域、荒野所串联成的风景,更在于在密闭车厢中,与俄罗斯人举杯谈笑的瞬间,美景与热情填满超长途火车旅程中胶着而又难以清算的时间。当然了,除却铁路本身,俄罗斯风格迥异的城市风光和积淀已深的历史文化同样把我迷得神魂颠倒: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活力、哈巴罗夫斯克的舒适、
今年刚好是西伯利亚铁路建成通车的100周年,希望我能打败拖延症,在国庆前完帖。
依惯例,先挖坑丢图勾引大众,回头再慢慢填坑:
符拉迪沃斯托克——迷人的金角湾
符拉迪沃斯托克——9288公里纪念碑,西伯利亚铁路远东的起点
哈巴罗夫斯克——穿过浓艳秋色的旧式有轨电车
西伯利亚铁路沿途——从林海到原野、金秋到雪域,一曲横贯亚欧大陆的壮阔史诗
伊尔库茨克——童话城堡般的
奥利洪岛——贝加尔湖的晚霞和星空
奥利洪岛——清冷萧瑟的胡日尔小镇
苏兹达尔——金环星河
苏兹达尔——俄式田园风光,苏兹达尔的残秋
圣彼得堡——滴血救世主大教堂
圣彼得堡——冬宫,俄罗斯的艺术殿堂
莫斯科——
莫斯科——莫斯科地铁,俄罗斯的地下
请念在本帖图文乃本人呕心沥血之作,转载烦请注明出处,谢谢!
最后编辑于 2016-10-26 09:48
回复
8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8-24 14:07
最后编辑于 2016-10-26 09:14
回复
8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8-24 16:01
再过三周,也将从头到尾坐一遍,想问LZ是去年十月去的吗?如果9月下旬去都遇上下雪,担心会有点抗不住。。。
回复
8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8-25 15:20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再过三周,也将从头到尾坐一遍,想问LZ是去年十月去的吗?如果9月下旬去都遇上下雪,担心会有点抗不住。。。
我是10月中去的,9月正是
回复
1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8-28 01:33
看电车那图,10月还能见到绿色呀,在赞内蒙都见不到哩
回复
管理员
发表于 2016-08-30 10:14
楼主一定要记得肥来更新呀,嘻嘻
回复
新进弟子
发表于 2016-09-04 00:14
做个标记
回复
3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9-07 11:37
樓主請問您在綏芬河出境時查驗健康證了嗎?如果沒有怎麼辦?多謝啦
回复
8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9-07 11:43
一、符拉迪沃斯托克——铁路的终点和旅程的起点
Day1 10月17日 符拉迪
本来之前有1天的时间是在
由于卢布贬值,加上
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或者应该称它的原名“海参崴”更为国人所接受。海参崴原是
沙俄接手海参崴后,将这里易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意为“统治东方”。随后着手军港建设工作,使符拉迪沃斯托克成为沙俄在远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然而因为远离俄国中心,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发展一直十分缓慢,直至1916年直达莫斯科的西伯利亚铁路建成后,符拉迪沃斯托克才迅速发展成为远东的重要城市和港口。被苏联军队收复后,从1958年开始,作为军事重地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一直处于封闭状态,一直到1992年才重新开放。
现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已经成为俄罗斯海军第二大舰队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所在地,同时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重要的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三面临海,拥有优良的天然港湾以及低调而又舒适的城市节奏,使我的西伯利亚铁路穿越之旅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头。
睡到一半时迷迷糊糊中感觉到机场的灯光亮了起来,我拿围巾把头包住继续睡。再次醒来时机场热闹了不少,我起来收拾好行李后就到机场外坐巴士到市区了。
我预订的青旅在火车站附近一条步行街的小巷中,到达门口时发现大门紧锁,贴在门把上的小纸条写着“店主10点回来,有事来电”。我看了之后瞬间懵逼了,我还没买当地的电话卡,而且现在才7点半不到,岂不要在这里干等2个小时?就在我发愁之际,一个提着行李袋的俄罗斯帅哥拐了进来,寒暄之下知道他是专程从莫斯科来这边旅游的大学生,叫Ilya。我向Ilya说明旅店的情况,他随即拨通纸条上的号码,叽里咕噜一通后跟我说店主10分钟后到,那一刻我隐约看到了Ilya头上的光环。Ilya的英语不太灵光,但在我认识的俄罗斯人里面算比较好的了。顺带说一句,俄罗斯的英语普及率实在是太差,除了一些旅游从业者和年轻人以外,其他人基本难以用英语交流。Ilya在莫斯科读大学,刚考完了一个科目的结业试,趁有时间就坐7个小时飞机来符拉迪沃斯托克玩几天。当他知道我要坐7天的火车而不是坐7小时的飞机到莫斯科时,他露出了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也难怪,现在航空网络发达,不要说是背包客,连本地人也极少会这样坐火车往返远东地区和欧洲地区。
10分钟后青旅的店主准时过来开门,我们进去收拾了一下,这时房间里来了一位
青旅附近的墙壁,用木窗框和旧相机做装饰,很有心思。
符拉迪沃斯托克道路两旁的建筑风格看上去颇为高大上,街道大多都是这样高低起伏的,俨然一座山城,Ilya也说这里与莫斯科完全不一样。
海滨道路旁的雕像。
沿着海滨旁的斜坡往上爬,来到一个小小的街心公园。10月份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已经入秋了,公园里的叶子已经开始慢慢转黄。
公园正中央的一座建筑,色彩风格很俄罗斯。
在俄罗斯一路走来,看到不少类似这样的黑色雕像,当中以列宁像为最。上图拿着吉他的据Ilya说是纪念一位俄国音乐家。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中心
一踏出观景台,就看到一个充气套娃在眼下摇晃。不知道为什么我身边的朋友对套娃的评价呈两极分化,有的很喜欢,有的却死命叫我不要买套娃作手信。当然之后我在莫斯科的一只蚂蚁市场扫了不少,这是后话了。
在观景台上眺望符拉迪沃斯托克,视野还是非常开阔的,金角湾风光尽收眼底。没错,不仅是
港湾上大小不等的船舶和军舰、高低起伏的山峦和依偎其中的树木,以及海岸边稀稀拉拉的赫鲁晓夫楼和低矮民居,构成了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大体轮廓。远处红蓝黄相间的吊臂看上去有点像堆砌乐高的感觉呵呵。
半圆观景台,台上有一对手持十字架的雕像圣西
圣西里尔和圣美多德两兄弟是斯拉夫启蒙思想家,他们是西里尔字母的发明者,西里尔字母就是现在俄语字母表的基础。公元862年,大摩拉维亚的君主罗斯季斯拉夫公爵要求东
在山顶遇到前来拍照的一对新人和亲友团,看到我挂着相机,他们强烈要求我给他们来一张,都说俄罗斯人冷漠,但初步接触过后感觉还不错。
下山后我提议到海边走一走,途中经过一家洋葱头教堂。与我先前去过的
符拉迪沃斯托克临
都说有水的城市就有灵性,一直以来我都钟情临海或者被江水穿过的城市。日落时分,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阿穆尔湾聚集了不少散步游玩家庭和情侣,气氛温馨和谐。
和Ilya和Tony两个好基友在海边浪漫了一番后,我表示要先到市中心办电话卡,因为我在俄罗斯要待一个月的时间,所以务必要做到手上有网心中不慌。俄罗斯常见的电讯公司有红黄绿3家,鉴于我之前在格鲁吉亚被黄色的Beeline坑惨了,自此将其列入黑名单令其永不超生。剩下红绿2家,我网上搜集到的信息大多都指向红色,流量多信号好。然而Ilya却表示绿牌便宜又好用,强烈建议我弃红投绿,没等我考虑清楚他就将我直接拉进绿店了。不过用下来感觉还不错,没网上说的那么不堪,450卢布有15G的4G流量,甚至我在搭乘西伯利亚铁路时,当列车离
搞定电话卡后,Tony提议我们到最南段的
公交车翻过了一个山坡后天气就从晴好变成雾蒙蒙了,而且还下起毛毛雨,眼前什么都看不清。
托卡内夫灯塔(Tokarev Light)始建于1876年,现在看到的绝大部分是在1910年重建的。
因为下雨加上水雾弥漫,我们也没有在这里多停留了,拍了几张到此一游的照片后就回去了,Tony还因此得了感冒。
吃过饭后回到青旅,坐飞机从莫斯科横跨8个时区过来的Ilya连澡都不洗就倒头大睡了,说是时差没倒过来,现在莫斯科那边才是午觉时间。我和Tony听了之后都要笑死了。
Day2 10月18日 符拉迪沃斯托克
第二天醒来,Ilya还在努力地倒时差中,而Tony也被感冒君折磨得翻来覆去。虽然我会在俄罗斯待30天,但因为俄罗斯实在太过广袤,要看的东西实在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而我今天下午就要踏上西伯利亚列车离开符拉迪沃斯托克,于是我没打扰他们自己先出去逛了。西伯利亚列车的终点站符拉迪沃斯托克火车站就在附近,有铁路情结的我自然要先去朝圣一下。
火车站对面的列宁像,俄罗斯的许多城市都保留有列宁雕像。
符拉迪沃斯托克火车站,与西伯利亚铁路的建设同步,最终于1912年建成。
走近看,一阵浓浓的俄式建筑味道扑面而来,三联拱门构成的门面,精美古朴之余还带有一丝贵族气息。
西伯利亚铁路的沿途火车票我已经提早在俄铁官网上买好,理论上来说拿着打印的车票就可以登车,但我还是想换成纸质车票,一来为保险,二来可以用作收藏。但我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火车站上上下下转了几圈都找不到换票的机器,找到人工窗口的工作人员,他表示换票要收取100卢布的手续费,相当于一顿饭钱了,我想了想还是作罢。然而接下来我在其他城市找人工窗口换票时都不需要收手续费,不知道这里演的是哪一出。
不同于国内的火车站,俄罗斯的火车站都是对外开放的,不需要车票或者其他证明文件就可以进到月台。站在连接各个月台的天桥上,看着轰隆而过的火车和延伸至远处的铁路,心里不免泛起一丝涟漪。
月台上的西伯利亚大铁路9288KM碑石,表示列车从莫斯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总共运行9288公里。碑石的末端是俄罗斯的国徽双头鹰。
碑石旁的3306号蒸汽机车头。这座蒸汽机车是在二战期间,由苏联工程师设计,在
不知不觉在火车流连到饭点,考虑到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我可能要跟泡面热狗pizza
朝鲜餐馆位于市中心南面,在火车站对面坐几个站公交车就到了,招牌上有醒目的PyongYang标志,餐馆是由朝鲜政府资助运营的,就连所有的服务员都是从朝鲜派遣过来的。
餐馆里的坐位是一个个隔开的独立空间,进餐时不会受到任何的打扰。菜牌有图片和英文标注,服务员虽然不懂英文,但非常耐心和有礼貌。
我简单地点了一客石锅饭套餐,结果从配菜上来后我就根!本!停!不!下!来!虽然有点重口味,但每一样包括茶和汤都好吃到没朋友,大家可以脑补一下中华小当家里那个经典的夸张画面,自此之后我在广州吃过的所有
符拉迪沃斯托克被封闭了34年,直至1992年才重新打开大门,并藉着2012年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的契机对整座城市进行翻新。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漫步,苏联式的旧街区夹杂在新建的公寓和被翻新的历史建筑中,倒也十分和谐。
被植物簇拥着的建筑,看上去像是一座办公楼。
往海滨方向走去时跨过一段铁路,9288公里标志牌,很快我就要踏上这段火车之旅了。
攀
青旅附近街道的装饰以及涂鸦墙,充满活力。
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待了一天半,虽然对比起我此行的其他俄罗斯城市,这里略欠亮点以及略显沉闷,但作为深入俄罗斯的开始、以及体验西伯利亚铁路穿越之旅的第一站,这座舒适的海滨城市还是令我十分满意的。
回青旅收拾行李,倒完时差的Ilya不知道哪里修仙去了,而Tony依然被感冒缠绕整天都窝在房间里。我冲了一包随身携带的板蓝根给他喝,没想到Tony出乎意料地对此赞不绝口,并原地复活坚持要送我去火车站。Tony也是沿着西伯利亚铁路走,不过他是从莫斯科出发,和我反着走,下一个目的地就是我大天朝的哈尔滨。给他讲解一些在中国旅游的注意事项,我就和他分别,独自踏上西伯利亚铁路之旅。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就是我旅程的起点,9288公里东向西大穿越,出发。
最后编辑于 2016-09-07 21:31
回复
8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9-07 12:43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看电车那图,10月还能见到绿色呀,在赞内蒙都见不到哩[视频:窗外...]
远东地区入秋相对较迟 还是能看到一丁点绿的~
回复
8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9-07 12:46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樓主請問您在綏芬河出境時查驗健康證了嗎?如果沒有怎麼辦?多謝啦
问得真是时候,刚刚更新完第一篇……
我最后是选择坐廉航直接飞到海参崴,价格比广州到哈尔滨的火车再加上吃住行健康證等费用都要便宜。
而据我掌握到的情况,陆路从绥芬河进入
回复
8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9-07 12:47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楼主一定要记得肥来更新呀,嘻嘻
已经肥来开更了嘿~
回复
管理员
发表于 2016-09-07 21:16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已经肥来开更了嘿~
赞!期待后续细节哦,哈哈
回复
8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9-07 21:30
二、哈巴罗夫斯克——满城秋色关不住
Day3 10月19日 哈巴罗夫斯克
符拉迪
与符拉迪沃斯托克一样,哈巴罗夫斯克(Khabarovsk)在清朝以前同属
抛开屈辱的历史不说,现在的哈巴罗夫斯克是一座
去往下一个目的地
沿着卡尔·马克思大街往南走,经过一家偌大的银行,浓浓的沙俄建筑风格扑面而来。
市中心的列宁广场,一家人拿了面包屑过来,还没走上草地就被围攻了。
广场的另一头,树叶的金黄和草地的翠绿交织在一起,十分漂亮。
广州的四季不像北方的那么分明,城里的植物一年365天中只有嫩绿翠绿黄褐这几种颜色,对于从来没经历过真正的金秋的我来说,这样的景色很是惊艳。
我在列宁广场流连了很久,这里拍拍那里看看,当地人肯定以为我是大乡里出城。
卡尔·马克思大街附近的马路,一簇簇金黄翠绿点缀其中,十分漂亮。
Muravyeva-Amurskogo大街,应该是哈巴罗夫斯克最热闹的街区了,宽阔的马路,林林总总的商店、餐厅、画廊和咖啡厅。然而最吸引我的还是马路两边连排的沙俄建筑。
商店门前的油画,今天的天气也是非常不错。
沙俄时期的古建筑的背后是商店、画廊和餐厅,如此将旧建筑和现代功用相结合的做法非常赞。广州近段时间也采取了不少相似的活化旧建筑的方法,姑勿论效果有几何,起码能留住这些老建筑,保住城市的根。
蓝天、阳光、旧建筑、金秋,感觉十分舒服,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大街的尽头,我又倒回去,在马路的另一侧继续漫步。
河边空地上纪念1918年至1922年之间爆发的苏俄内战的雕像。当时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苏联便开始忙于应对国内反革命势力和国外武装的干涉。为确保新生政权的稳定,苏维埃政府建立红军,并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将全部工作转入战时轨道,最后成功保住十月革命的成果。
我买了两条热狗在雕像下的长椅上当午饭,怎料一群本在熟睡当中的强盗闻香而来,向我步步逼近。然而当酒饱饭足后,他们又瞬间回到这个状态。
河边公园中的教堂Assumption Cathedral,小小洋葱头长得十分低调,看上去像是新建的。
哈巴罗夫斯克背靠着阿穆尔河(Amur River),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感到有点陌生,但它有另一个更为我们熟知的名字,黑龙江。
阿穆尔河附近的古建筑,入口处的金属雕花使其散发出一丝古典气息。
在河畔的
穆拉维约夫纪念像旁边就是列宁体育场,一听名字便知道是苏联时期的作品。
奔跑的运动员、红旗和五角星,列宁体育场可以说是整个哈巴罗夫斯克最具共产主义风格的建筑了。
我来的时候体育场比较冷清,偶尔看到来骑单车、跑步、玩单双杠的当地人,不知道的话还以为这里已经被遗弃。不过体育场正对着阿穆尔河,地理环境满分,漫步其中十分舒服。
正中央的体育馆及上面的标志都被整饰一新,在太阳斜照下立体感十足。
门外的塑像,也是浓浓的共产主义味道。列宁体育场是哈巴罗夫斯克第一支足球队SKA-Energiya的主场。
离开哈巴罗夫斯克几天后,我看到电视新闻报道,大概意思是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尤其是中国游客,明年也就是我敲这篇游记的这一年,政府将会在列宁体育场这一块建大量的餐厅和酒店,不知道现在这个走共产主义风的体育场还是否健在。
哈巴罗夫斯克并不是旅游城市,也没有多少景点可以逛,但整个城市的绿化率十分高,到处可见街心公园,而最得我心的当属卡尔·马克思大街北面的一条长长的绿化带,从火车站一直绵延伸展至阿穆尔河。
正值秋天的尾巴,秋色依然浓艳。
当然了对我来说单是一条绿化带并不足以构成多大的杀伤力,最要命的是这片绿化带中还夹带着轨道,各种前苏联时期的旧式有轨电车穿行其中。
90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怀旧情愫,我在
就像电影中的镜头一样,轨电车穿过茂密的金黄色森林,缓缓驶来后,又渐渐远去。
绿化带中除了有铁轨,还有供行人漫步和休息散步道,夕阳斜照下,一种温馨和浪漫的气氛弥漫开来,其实有时候再多的高楼大厦都不如这样的一条绿化带来得舒适。
对于我来说,这是哈巴罗夫斯克最优雅最销魂的地方:一台旧式电车在婆娑树影中穿行而过,一幅醉人的秋日画卷就这样铺排而成。
沿着绿化带又回到了火车站,俄罗斯的火车站很有特点,建筑风格都各不相同,很遗憾此行我没能储齐一套。
火车站同时也是有轨电车的终点站,这些摇摇晃晃的旧式电车依然是当地人的主要出行工具。
虽然气温降至个位数,但天气非常不错,在太阳底下坐着十分舒服。
Day4 10月20日 哈巴罗夫斯克
今天一早起来发现天阴了一半,好在昨天邂逅了秋色中的有轨电车,我在哈巴罗夫斯克已无遗憾了。虽然天气不好,但这是在远东地区的最后一个白天了,所以我还是将行李寄存在旅店然后继续出门游荡。
哈巴罗夫斯克的不少街道和马路和符拉迪沃斯托克一样起伏不平,看着虽美但走起来对腿力是不少的考验。
卡尔·马克思大街旁的狄纳莫公园(Dinamo Park),宁静祥和,也是当地人休息漫步的好去处。
可惜没有阳光,不然一定很上镜。
沿着狄纳莫公园向南延伸出的绿化带一直走,又来到了阿穆尔河边,阴天下的城市公园少了一些生气,却平添一份清新和安宁。
公园内的一座红砖建筑,看上去像是博物馆,门檐上的金属雕花灯罩十分精致。
哈巴罗夫斯克的金顶教堂,洋葱头的气势比昨天的
公园中有一处高岗位置,这是哈巴罗夫斯克的光荣广场,矗立着远东地区最大的纪念碑群。上图是悬挂着苏联英雄金星奖章的功勋纪念塔和功勋纪念墙,塔身和墙身都用刻有全部荣耀勋章获得者以及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名字。
另一侧的卫国战争纪念墙,正中央醒目地刻有“1941——1945”的字样。
光荣广场上最具气势的就是这座1985年建成的、有近百米长的二战英雄纪念碑了,在纪念碑中央绛红色的大理石墙上,镶嵌着刻有镰刀锤子图案的铜质五角星。
纪念碑前拱卫着一炬长明火,俄罗斯的许多城市都有类似这样的长明火,以纪念卫国战争的胜利。
大理石主墙的两旁,分别竖有5座副墙,墙上用金色涂料镌刻着数万名在战争中牺牲的军人的名字。期间一名俄罗斯大妈在纪念碑墙前来回踱步,最后在一面墙下停驻,神情哀伤。
2003年,哈巴罗夫斯克又在二战英雄纪念碑旁加建一座纪念碑,用以纪念在卫国战争后的历次战争,包括车臣战争、
天色渐渐阴沉,去往伊尔库茨克的火车在晚上11点发车,因为这一段路程比较长,所以我在公园逛了一下后就去超市补充物资。期间路过一个集市,我进去后发现里面基本上全是同胞,东北话此起彼伏,打听之下原来都是从一江之隔的黑龙江过来做生意的,卖的物品和made in China的义乌货没什么区别。一个老板娘听说我要去
回到青旅,时间还十分早,不懂俄语的我一个人百无聊赖地在修图,不懂英语的老板也一个人百无聊赖地看电视。后来不知咋地我们目光对上了,于是大家就开始用Google翻译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来了……老板还教了我一些据他说是用来泡妞的小魔术,但都被我一一识破了哈哈。我们经常说俄罗斯人冷漠,但其实他们内心热情得很,我们觉得他们冷漠大概是因为语言不通吧。确实随着旅途的深入,在和越来越多俄罗斯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也慢慢印证了这点。
在火车站候车时,认识了来这边做生意的侯大哥。侯大哥一边跟我抱怨现在俄罗斯的生意不好做,一边感叹我有如此毅力从符拉迪沃斯托克一直坐火车到莫斯科。他说年轻人就应该这样,坐
抛开屈辱的历史,哈巴罗夫斯克这个基本上没有任何景点的城市,可以说是我西伯利亚铁路之行中最令我喜出望外的地方,就像Lonely Planet上所说的这里是“最令人愉快的惊喜”。宽阔的林荫步道、妙不可言的河边景色、整齐排列的沙俄建筑,再辅以簇簇金黄作点缀、有轨电车满足怀旧情愫,用一步一景来形容哈巴罗夫斯克也毫不为过。庆幸我能抓住俄罗斯金秋的尾巴,更庆幸我没有错过这个令人愉快的惊喜。
007次列车Sibir号缓慢靠站,而我即将再次踏上西伯利亚铁路,乘坐这一程如无意外应该是我人生中历时最长的一次火车,前往3338公里开外的伊尔库茨克。
最后编辑于 2016-11-29 11:52
回复
3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9-08 20:30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问得真是时候,刚刚更新完第一篇……我最后是选择坐廉航直接飞到海参崴,价格比广州到哈尔滨的火车再加上吃住行健康證等费用都要便宜。而据我掌握到的情况,陆路从绥芬河进入俄罗斯,中国一侧边境是要查健康證的。
哈哈,看来我只能祈祷边检放行了
回复
相关阅读
相关问答
相关阅读
1
3
当地热卖
当地玩乐
机票酒店
签证
穿越俄罗斯的民族脊梁,从海参崴到莫斯科,9288公里西伯利亚铁路纪行(附可能是目前最详尽的莫斯科地铁图文介绍 全文完)
穷游兴趣小组
线上线下
欧洲
亚洲
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后院
2004-2017 © 穷游网® q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Version v5.57 京ICP备120035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935号 京ICP证140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