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版块
兴趣小组
穷游欧洲
穷游亚洲
穷游美洲
穷游大洋洲
穷游非洲
预订
搜索
及
及
天神的下颚
及
及
天神的下颚
10袋长老
精华
2016-08-28
16385人阅读
powered by
10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8-28 01:54
在所有之前附上一个这次旅行用手机拍的纪录视频吧:
“尽管在过去的100年里,我们经历了工业化带来的巨大社会变迁,但我们同时也丧失了与植物、动物的亲密感,而它们正是这个星球最本质的一切。我们可能知道如何征服自然,却轻易地忘记了自然才是我们得以存活的基础。”
- 塞
八月流火,城市太过喧哗, 每每在炎热的天气,总会渴望崇山峻岭里面沁人心脾的凉爽。蜿蜒的道路像是一曲曲民谣,山峦此起彼伏,灯火在昏暗的环境里泛出晦涩的氤氲,日出东方夕阳西下,每一道属于大山的光都是最好的安排。
说起山,多罗米蒂是一个在心里绕不开的结。我分别在四月和八月来过这里,大山里的天气瞬息万变,遭遇阴雨天气时就像困扰多时的忧愁般望穿秋水却久不散去。这也造成了前两次几乎“无功而返”的结局。从
拍好一个地方,对自己来说,是对它最长情的告白。
整个阿尔卑斯山脉延绵上千公里,穿过了
【慢旅行】北意布伦塔多洛米蒂山区的悠闲徒步 链接:
http://bbs.qyer.com/thread-1455733-1.html
)
清晨8点半离
或许是交通不便的原因,Carezza湖畔的人很少,帮一对跨国情侣拍了一个合照后开始拿出相机摆起三脚架等待光线。遇见一个来自
每次日落的时光总会在你等待时变得迫不及待,没一会儿,阳光就开始加速倚斜。Carezza湖身后的拉特玛尔群峰被照耀得神采奕奕,恍若一直坚守在Carezza身边的战士。
“即使你光彩不再,容颜已改,我都在那里;无论未来感到怎样的无助和悲伤,你始终都可以依靠我...”
“阿尔卑斯之光”是我上一篇关于多罗米蒂游记的题目,这个题目诠释了我对多罗米蒂最爱的部分。那便是这个时刻:怪石嶙峋的山峰在夕阳的照射下变得通红,那光火仿佛让人尝了曼陀罗花般如痴如醉。冷色的树林下是倒映着拉特玛尔的Carezza平静湖面,人们三三两两的离去,直到最后只剩下我们目送阿尔卑斯之光从山的最高处离去。
山间露天的晚餐是最幸福的,滚烫的石板上靠着鲜嫩的牛肉,伴随着“噌”得一声,散发出一股烤肉的香味,一股青烟冉冉升起。末了点上一支烟,山林山涧,野味与爱,乐此不疲。
酒过半巡,抬头看见繁星闪烁,树林的顶梢在天幕中变成了剪影,微微划动着这幅美妙的画幅。
再次来到Carezza湖畔已是深夜,银河从山峰中探出身躯。在天空中慢慢地挪动着,我抬头对着星空兀自旋转,一会儿就头晕得乐不可支。时光在黑暗中流淌得缓慢,寂静是最好的陪伴。
北部山区的民宿老板的人都不错,这次的也不例外,主人是一对母女。还有一只叫LILI的黑狗,很热情似火,相应的主人母女也是和善友好,木质结构的复合式房屋很贴近人类,没有水泥大理石的冷冰冰,住的很安心。
阳光明媚的翌日清晨无疑是对旅行的极大鼓舞,换上一盘欢快的CD开始向福奈斯谷前进。在福奈斯谷有一个孤独的小教堂,在山谷的尽头,抬头可以望见巍峨的ODLE群峰下成片的树林中有一块平缓的绿草地,小教堂就在那块草地上静静地孤立着,在这三次的到来,我们都拜访了这个小教堂。人们驱车而来,走到小教堂跟前合影留念后离去,流动得很快。修女们早早地关门回去了,我找了一块平坦的草地就地躺下,开始慵懒的午觉。
随着朋友的呼唤,起身爬上一个小教堂对面的山坡,回头看去,孤独的小教堂随着视角的升高,露出了更多的绿草地,也变的愈发孤独。人们终于散去,在它的周身又恢复了一片宁静的模样。
多罗米蒂地区的Wezen啤酒非常好喝,我们在接下来的几天几乎每次吃饭都会点这个,清爽温和,口感很好。相比之下在罗马常喝的Peroni也变得糙口起来,更接近于小家乡西西里喝的Messina当地酒。
峰回路转,几圈下来。我们三人热得不行,赶在拍摄日落前到达了San Pietro村,村口很小,精致零散的房屋上点缀着鲜花,
在San Pietro通往Santa Madalena的路上会有几座零散的别墅,而一条静谧的小道就隐藏在其中的一座别墅侧面,非常不容易被发现。关于获悉这条通往福奈斯山谷经典的
日落时光,总是看多少次都不厌烦,况且是此时此景。远方的Odle群峰在阳光下像是一排参差不齐的下颚的牙齿,赫然伫立在小村庄的背后,对着世界张开了血盆大口,而上颚则是高到超出了我们的视野。这样一想象感觉有些许可怖,但是眼前的美好又将一切拉回到幸福之中。山牙渐渐褪色,直到最后一抹红色逃离,天色转蓝,气温骤冷。仿佛是回到了两亿年前海底般寒冷的模样。
旅馆打来电话催促我们怎么还没到,于是驱车在七扭八拐的山路上疾驰,颇有山脊赛车的感觉。
晚餐在旅馆所在的村子里唯一一家餐馆里解决,坐在山顶看着夜色逐渐深邃,群山只能看到恍惚的影子,弯月慢慢地在10点不到的时候隐藏到山的后面,微风清凉,人们坐在院子里喝着酒抽着烟,身边的牧羊犬在兜着圈,在人们接近它时强装可爱地趴下来两眼汪汪地看着大家,餐馆的姐姐们穿着传统服装微笑着忙着招呼剩下来的客人,一切都是美好得不可方物。
每每在旅行中,我总会变成一个自己都不认识的开朗人士,跟当地人打趣聊天。旁边一桌坐着几个说意大利语的游客,我跟朋友说他们说的语言真的好怀念啊。三天下来身边的人们几乎都说着德语,在意大利境内却犹如在德国的地方,也就是这里了。在起身结账的时候,嘴贱的我开口问餐馆的姐姐怎么去五
昨日的长途跋涉和星夜拍摄累积下来,顿时觉得疲惫,很快入睡。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从一段充满了恩怨纠葛的人际关系中走出来,买了一只一直很爱的秋田犬,毛色纯正面目憨厚,接着一天我又买来了一只黑色的别的品种的狗,同时拥有了两条狗,接着我就破产了。
醒来已是早上九点,坐在装饰着很多大玻璃的旅馆餐厅吃饭,房东姐姐同样是一个热情友好的姑娘,这个旅馆坐落在距离Ortosei不远的山上的一个叫做Ceves的山村里的最高处,配着晨光远眺群山就像培根配着鸡蛋般让人回味无穷,想完我低头继续喝着我的卡布奇诺,吃了一口干涩的肉片。
Ortosei本不在计划之内,但是我们还是临时决定要去,就像我们坐错了缆车这种事情也不在计划之内一样。而在缆车徐徐上升到Seceda山岭后,即刻忘记了因为花了冤枉钱的不快。眼前的景色匍匐在阳光下,有一种一眼都看不过来的辽阔感和多样性。山脉连接着山脉,横看成岭侧成峰,在最远处,仍保留着冰川的Marmolada峰上白雪皑皑,不禁让人心驰神往。阳光很烈,大平面上的人们也算不少,老少咸宜,自然是少不了帮好些游客拍合照。末了我找到一个没什么人的山坡坐下,身边环绕着各式各样的花花草草,尽享轻风。
天空中的云开始多了起来,慢慢聚集,于是在那山的光影也变得斑斓丰富起来。起身朝高坡走去,回头望,谷地那里也就可以看见更多的房子。仔细看着山下的风景,视网膜里分辨出来的绿色占据了大片,刹那间被星星点点的黄花映得有些恍惚。Seceda峰是一个倾斜的大平面,这在图片上看起来很奇妙的感觉,尤其是Max Rive拍摄得这里的深红日出让人浮想联翩。但此时的Seceda给我的感觉还是涩涩的,高高在头顶的太阳和很少的云朵,以及17:30的最后一趟缆车(当季日落约在20:30)都无法让自己在这里找到太多拍摄的理由,于是主要活动变成了走走躺躺,满是闲情逸致。
下山的缆车上人很多,却也一晃眼就到了,Seceda告一段落,踩过了点,下回再来吧!
北部的交通在前几次没有知觉,在这几天感受到了会无故堵车的体验。这里的人不紧不慢地开车,规矩的很。在城市里绝对不超速,堵车时候也是个个安静守则。后来回去后我跟朋友说我们在Dolomiti几天都没听过汽车喇叭的声音,这不一回罗马就被恁了。
一路堵车走走停停,倒也没有猴急的意思。偶尔停车下来看看风光,甚是惬意。从Ortosei出发到达当晚在San Vito的下榻的旅馆比较远,前前后后开了两个多小时才到。途径一个山脊,停下来站在那里
San vito村在“意大利人眼中的法拉利”小镇Cortina D'Ampezzo不远的地方,Cortina D'Ampezzo 在冬季是滑雪胜地,消费据说也是让人望而生畏。我们仅仅途径,没太感觉有多厉害的感觉,倒是San vito的消费并没有很高的样子。当晚民宿是几天来最差的,不提也罢。突然想起一个SOFIA姐有个登山队友微博也叫San vito,同样是个多罗米蒂迷,现在已经回国当孩子他妈了,不知道取这个名字是不是因为这里。
这几天里,每次开车行驶在路上,感知呼啸而过的风和不断倒退的树木、此起彼伏的山,总会想,在我们不断前进的路上,很多文明的东西在逐渐消失殆尽。我想起了
忽然之间,我想起萨尔加多在纪录片《地球之盐》的结尾坐在自己家乡的树林里,看着远方自述道:
“当我过世的时候,我们种下的这片森林将会恢复我出生时的模样,一切也因此得以圆满,这就是我一生的故事。”
这是几年来唯一一部在最后关头还是让我的眼泪夺眶而出的电影。
Tre cime三峰,是每次都必去的地方,一面如刀削般平整的三块大石头簇拥屹立在高地,巍峨到触目惊心。突然想起第一次复活节的四月也是慕名而来,大雪封山,我们强行在暴风雪的天气徒步,走了两个小时被一位70岁的爷爷告知天气恶劣观峰无望后终于放弃一睹它真容的计划。
时隔两年,我又来了。
这次在去Tre cime之前定制了别的附加计划,便是三峰脚下的Antorno湖,在网络上曾经看到过它冬季的样子:万物银装素裹,日出的金色光芒只照耀到了三峰的侧面,虽然看不出三座大山,但是金字塔形状的山体显得既是孤独,又是希望。于是Antorno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去三峰之前的必去之地。车行半钟,停在了Misurina湖(距离Antorno湖5分钟车程)畔,人们在这里开始多了起来,意大利语也变得更加普遍,人们走在湖畔,带着狗的,带着孩子的,有些熙熙攘攘的感觉。这充满活力的一幕感觉好几天没有看见了一样,几艘小船泛舟湖上,天气却阴沉了下来,不一会儿便下起了小雨。我找了一个干净的地方坐下,看着浪花拍打岸边。远处的旅馆在水边倒映着,那座旅馆拍的人还蛮多的,对于这么没有建筑风格且充满人类文明的画面,纵然后面的山也显露出来,也真的没有什么兴趣。
停车场的意大利人因为没有拉手刹跟后面驶来的车辆造成了追尾,开始自觉地抄起了
Misurina的餐馆坐落在湖畔,又是木质长凳和桌子,整个餐厅高朋满座,点了几份浓汤来驱赶寒意,配着鹿肉和香肠土豆很快暖了身子。
Antorno湖跟Misurina湖几乎是个姊妹湖,相隔很近。来到这个湖的时候天空中已经是下起了下雨,强撑着拍了几张。记忆中是来过这里的,只是那天云雾遮蔽了后面的三峰,才会让自己感到陌生。好在今天的低空云并不多,三峰的侧面山体仿佛从树林中拔地而起,像极了绿野中飘渺神秘的金字塔。从来都会对孤独又高大的东西情有独钟,不知是景触了人,还是人应了景。一直以来我相信,从一个摄影师的照片可以看出他的心、他的胸怀和他的情绪,就像亚当斯说得一句很喜欢的话:
“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
随着走的路越来越长,摄影的时间也在成正比地增加。当我们为想做的事情投入越来越多的时候,又会想像一个简单的人那样,走走停停,不那么紧绷着去前进。因为努力的比例增加的同时,你的闲暇时光就会变得奢侈。
买好通往三峰的票,还需要行驶七公里才能到达三峰背面的大本营Auronzo。上一次到来的时候几人分明就是无头苍蝇,订不到这家大本营又不肯下山,五个人挤在一辆车子里过夜冻得瑟瑟发抖。那次记忆最深刻的是夜里我们徒步回来,我站在车前面对着黑暗中远处闪烁着点点万家灯火的山谷独自喝着啤酒,寒冷和疲惫让自己恍若隔世。
这条山路修建得并不差,弯道极多而我早已习惯。随着海拔的徐徐上升,我们离三峰越来越近,回头眺去,远处的山脉被云雾缭绕着,终于忍不住停车下来。山里云雾运动得很快,当你看着这个山头,也许下一秒你从包里拿出相机,它就被遮蔽起来了。相比面对着转眼即逝的美好急匆匆地拿相机到最后错过了最好的瞬间,我更喜欢即使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结果怎样却仍站在那里发着呆等待美好的到来。因为前者会带来遗憾,而后者充满希望。
(上面这张是自己很喜欢的一张,一个石碓伫立在远处的山峰一侧,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一个人,就好像一个远离尘世的苦行僧站在云山雾罩的清晨里;又像一个战士站在一头巨大猛兽的北上,左边的尖锐三角形则是猛兽的鳍)
这片山最终收起了美好,但并没有让我们失望。
牛群在道路两旁的草地上觅食,有时候呆呆地站在那里很久,我一直好奇动物在发呆的时候,是在若有所思还是一片空白。
抵达Auronzo大本营的时候一片低空云迎面而来,仿佛要把我们圈成雾都孤儿,大雨很快降了下来。我们躲进大本营忙着Check in,原本多人床位的订单因为得知我们要去摄影,给我们另行安排了一个独立的小房间,非常欣喜。
二楼的小房间空间很小,摆着三张床以外只有一个柜子和一个插座,木质地板和墙壁散发着木头的清香,非常舒适。卸下行李我开始穿冲锋衣收拾设备。
朋友说外面还在下着雨呢!
我说无论下不下雨,现在已经4点了,刚才大本营的人员说往返要4小时最少,如果一直下雨就不拍照全当徒步好了,至少做了什么事情,留在这里没有任何意义。
说完我接着往身上绑三脚架,打算冒雨出门。
朋友安迪跟了过来,决定跟我一起去。
开始的路并不难走,路上还会遇见一些往回走的徒步者,互相打着招呼问好。不一会儿雨就停了,风把云雾拨开,远处的群山也显露出来,此时一道阳光打在了大本营后面的山上,我们看到此景欣喜若狂,抱着三脚架拼命往高处跑去找有利拍摄位置。路上的俄罗斯游客对我们会心地笑着——这是同为热爱摄影的人最能理解的吧。
一边拍一边走,雨也不下了,心情也变好了。期待着三峰的模样,因为有过上次夜里徒步的经历,对这条路还算熟悉,两人脚程很快便走到了三峰的侧面。
三峰的侧面是一条山脊,站在山脊上面正对着巍峨的三峰一侧,左边是远山,右边是起伏的高地,再远一点,是二号大本营Lavaredo。山脊上站着七八个穿得五颜六色的战斗民族徒步者拍着照片,我拿出大本营买的Dolomia矿泉水喝了一小口滋润喉咙。在这个位置还看不出三峰的样子,西南边的第一块巨石会挡住旁边的两块而只能看见一侧,需要继续在高地里前进才能渐渐出现三块巨石的真面目。
去往二号大本营的路有两条,一条在起伏的高地上前进,这条在上次夜行的时候走过一点,毫无难度。于是我们决定爬另外一条在山腰上的小路,一来更高的路或许有更好的视角,二来这条路看起来应该能更快地抵达目的地。
起初走的时候并没有太大难度,直到沿着山腰起起伏伏地走,渐渐一些凹进去的地形被雨雪冲刷后坍塌了,道路被冲下来的碎石斩断,铺在眼前。只能找寻别的落脚地来开拓新的路。一边爬一边回头看三峰,渐渐三峰呈现出三块巨石的样子,这个多罗米蒂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地方此时头顶上盖着浓浓的一片乌云,看不到三块石头的尖端。
爬着爬着,经过了一个人造洞穴,进去看了看,一片漆黑,只有两个凿出来的窗户里透出光亮,透过窗户可以看见三峰的一部分,像极了一幅画。想起以前这里是意奥交战过的战场,想必这里曾经是作为狙击手的狙击点,不禁脑海中都是战斗的画面。
继续前进,不知道过了几个弯爬了多少坡,二号大本营终于在眼前。那几个俄罗斯也在我们中途拍照停顿的时候先于我们抵达了——他们是走的下面那条路的。从他们的视角看在上面爬的我们想必威风凛凛,因为看起来我们就是在没有路的山崖中间穿行的样子。
站在二号大本营Lavaredo面前,向另外一端望去,就是网上常看到的姊妹湖。天气不佳的情况下不是很漂亮,硬着头皮摆起三脚架开始拍。这时候那几个俄罗斯徒步者开始往回走,我心想怎么一到就离开了。
俄罗斯团队的其中一名穿青色衣服的男子问我:你们是不是要回去的?
我没明白,看着他。
他继续说:你们是不是住在一号大本营的?
我说是。
他说那你们快回去吧,风暴要来了。
我致谢后回头看向他所指的西北方面,果真那边于是一片黑压压的模样。我将此事告诉安迪两人决定拍完旁边的小教堂就回去。
拍了几张后俄罗斯团队已经走出几百米远,我们收起脚架开始回程。为了让步伐加快回程时候我们选择了高地里相对宽敞的道路,开始返回。
我从来没有想过在这里淋雨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走了大半个小时候,我们终于接近三峰,期间我一直在回头看后面滚滚的黑云的动向。到了这里猛一回头,让我想起了网上说的日出之时大片向日葵猛回头的搞笑段子,而此时我这棵向日葵猛回头吓到的,却是自己。
乌云乘着风席卷而来,我对安迪说大自然真的是令人敬畏,无论我们怎么加快步伐,终究还是会被追上的。滚滚而来的乌云眼看着就要侵袭我们脚下的土地,我们走得更加急促了。
你看前面! 我对安迪喊。
只见在我们还要走一个冗长的上坡才能到达三峰一侧的山脊的地方,左侧是一个峡谷,从峡谷深处有一片低空乌云,像幽灵般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朝我们袭来,从目前的视角看去,这块乌云也是连接着后面追赶过来的大片乌云的——分明是把我们包抄了。
云像是一道海啸般黑压压地袭来,我们顶住内心的压迫感继续走上坡,只希望尽快走上山脊,因为一旦冲上山脊,至少接下来的道路是相对好走的下坡路。
然而我们终究是太慢了,身后的乌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和峡谷中的乌云会和,刹那间,我们的世界一片灰蒙蒙。可见度达到了10米不到,大口呼吸的时候感受到了是空气中凝重的水汽,一时的慌乱让我们失去了距离感和方向感。身边的乱石变得可怖,周遭的颜色变成一种难以言喻的昏黄或者是暗红。在平复心情后我们终于找到了那条上坡的路,我拿出手机一边拍录像一边前进。
雨从天空或许就在这片云里啪嗒啪嗒地落下,直面低空云里的降水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很快地雨势提升了它的输出量,连续开了4天的车、抱着沉重的脚架、肩负十几公斤的背包,所有的疲惫像是天空中的雨点骤然在我的身上施压。很快浑身湿透,鞋子像个灌汤包,穿着的冲锋衣也无济于事,倒是像个保鲜膜把流进去的水分锁在了皮肤上。
雨下得越来越大,我甚至怀疑降雨量是不是没有临界点之说的可以无限增大。看不见前面5米开外的情况,浑身拖着水,双手还要抱着三公斤的三脚架不能松手。忽然之间我感到自己睁不开双眼,脸上生疼,却感受不到雨是从什么方向飘来,于是只能低着头眯着眼睛看地上挪动,我这才发现早已下起了冰雹,一颗颗如弹珠般大砸在大地上。
冰雹机枪扫射般砸进了我的眼睛、我的脸庞、我的身上,毫不留情也无从闪避。左侧高坡上的砂石被堆积起来的大水冲下来,在道路上形成了大面积的泥石流,无数岩屑从高处倾泻下来,我们走得异常艰难。
类似这种遭遇我在之前的旅行也体验过,但是从来没有经历这么巨大且突然的考验。
安迪在我们出发的时候还问我,人会不会有一刻累到绝望,什么器材什么三脚架都想丢弃,只带一张储存卡回来?我说不会吧?我宁愿死也要都带回来。而此时我想说,你说的那个时刻就是现在。
泥石流、冰雹、大雨、疲惫、呼吸困难...此时我脑海中一片空白,什么烦恼都没有,一心要集中精力克服眼前的难关。我常说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我常还说当你需要求生的时候,所有的生活琐碎红尘滚滚都不值一提。
“
若有天我不负勇往 能否坚持走完这一场”
-陈粒《历历万乡》
太久没有爬山了,身体很快就要到极限,而此时此景容不得我半刻停留,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泥石流会从什么地方大规模地倾斜下来,在这样的一个地段非常危险,给我们选择只有一个,就是前进、前进、前进。
终于冲上了山脊,雨还在持续地下着,幸运的是前面的路便是一条下坡路,而且逃离山谷后便没有泥石流了。我们加快步伐下山,发现根本加快不起来:之前的冲刺让我们双腿已经没有了知觉,麻木如条件反射般交错着前进。
安迪说“今天真的是他妈的活得像个战士”。
我们又花了40分钟从山脊走到一号大本营AURONZO,推门进去的时候看见俄罗斯团队的人们坐在门口的地上,他们比我们走得早,也最终没能逃脱大雨的侵袭,个个湿漉漉地在脱着衣服裤子。
上楼进到房间第一件事情就是脱掉所有的衣服裤子,拿出背包里的所有器材,拔掉电池,累得瘫跪在地上。因为这次旅行忘记带遮雨罩,所有的相机和镜头全部被渗了水,手机放在冲锋衣的拉链口袋里也没能幸免,我反复擦了很久,才意识到自己需要冲一个热水澡。
套上唯一一件没湿的卫衣,我坐在床上靠着木板的墙壁,下身穿着安迪给我的短裤,喝着朋友帮我们打的热茶,然后意料之中地感冒发烧了。
晚餐最终我们强撑着驾车下山去吃,身体的不适,我跟安迪都吃得味同嚼蜡。夜雨湿漉漉地在汽车挡风玻璃上留下密密麻麻的水珠,我穿着旅馆的拖鞋冷得瑟瑟发抖。
那一晚我们躺在熄灯后的小房间聊着天,久久不能入睡。
翌日清晨醒来已是8点多,窗户上白茫茫地被蒙了一层水雾。赶在9点的退房时间前收拾好出门,大本营外的气温降到了1度,周围的山峰上盖了一层薄薄的积雪。昨天湿透的衣服和鞋子在三脚架上凉了一晚后,一摸居然湿得就好像时间没有流动过一样。只能裹着围巾套着卫衣,下身穿着安迪的短裤和旅馆的拖鞋走了,在下着雨的山里活脱脱像一个“小王子”,下山的时候经过Misurina湖边的酒吧吃早餐,好在隔壁有卖登山装备,买了一双登山鞋,来面对接下来8个小时的长途回程。
一直喜欢寒冷的地方,因为寒冷能让人更加清醒,过滤掉那些因为狂热而摇摆不定的思想,告诉自己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值得去争取的。
只是我还需要一点时间,请再等我一下。
这几天的旅行中做回了风光摄影师,虽有遗憾也很满足。无论在以后的路上变成什么样子,这一刻我们都在同一个世界上进行着各自的旅行,有一天我们再相逢,定会给对方一个更好的自己。
-End-
最后编辑于 2016-08-30 21:05
回复
版主
发表于 2016-08-28 04:22
赞! 好文好图,如同炎炎夏日的一股清流!暨《致西西里的酒》之后 兽兽又一力作!
PS.下回加一些实用信息,这样别的童鞋可以复刻你的旅途哦~~
回复
版主
发表于 2016-08-28 04:24
题目 可以用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式 提示一下 具体的旅行位置么,,这样大家比较好懂在刚看到的时候~
回复
1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8-28 14:02
一个字 赞!赞!赞! 好幸运的游客们,能让帅气的摄影大师帮他们拍照,好希望下个月的南意行能有那么幸运啊,
回复
10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8-28 19:08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一个字 赞!赞!赞! 好幸运的游客们,能让帅气的摄影大师帮他们拍照,好希望下个月的南意行能有那么幸运啊, 屏住呼息看完游记又是一份感动。[表情]
感谢LSDFGM 祝旅途愉快
回复
10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8-29 00:57
比我上次去多洛米蒂拍得好多了。上次季节实在不行,看来以后还要去。如果有缘,希望以后与大师同行。
回复
10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8-29 01:00
Odle黄昏那张特棒,收藏起来慢慢看。
请收下我的膝盖,楼下继续保持献膝姿势啊。
回复
10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8-29 01:07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比我上次去多洛米蒂拍得好多了。上次季节实在不行,看来以后还要去。如果有缘,希望以后与大师同行。
有机会的!
回复
10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8-29 08:00
赞
回复
3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8-29 10:30
又见多洛米蒂!
回复
1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8-29 13:55
黑白的我不太喜欢。
回复
8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8-30 20:35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在所有之前附上一个这次旅行用手机拍的纪录视频吧:[视频:A trip to ...] [图片]“尽管在过去的100年里,我们经历了工业化带来的巨大社会变迁,但我们同时也丧失了与植物、动物的亲密感,而它们正是这个星球最本质的一切。我们可能知道如何征服自然,却轻易地忘记了自然才是我们得以存活的基础。” - 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图片]八月流火,城市太过喧哗, 每每在炎热的天气,总会渴望崇山峻岭里面沁人心脾的凉爽。蜿蜒的道路像是一曲曲民谣,山峦此起彼伏,灯火在昏暗的环境里泛出晦涩的氤氲,日出东方夕阳西下,每一道属于大山的光都是最好的安排。说起山,多罗米蒂是一个在心里绕不开的结。我分别在四月和八月来过这里,大山里的天气瞬息万变,遭遇阴雨天气时就像困扰多时的忧愁般望穿秋水却久不散去。这也造成了前两次几乎“无功而返”的结局。从罗马到多罗米蒂是一个漫长的旅途,即便如此,千山万水仍然阻挡不了我对它的向往。拍好一个地方,对自己来说,是对它最长情的告白。整个阿尔卑斯山脉延绵上千公里,穿过了法国、瑞士、意大利、德国、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各国,为什么唯独在意大利东北部有这样奇特的山形;而且这些岩石虽然在顶部、其形成时间却比其根基的“正常阿尔卑斯”的岩石要年长很多,同时这些岩石中含有大量的海洋生物化石……这些问题曾经困扰了地理学界很长时间。现在广泛接受的假说是大约2亿年前,今天的阿尔卑斯山区有一片狭窄的热带海洋,在今天多洛米蒂山区的地方存在一大片珊瑚礁,这些珊瑚礁首先被火山爆发的黑色熔岩所包裹,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当海平面下降,露出海面以后,经过冰河时期的冰川劈裂以及长期的风化,形成了如今这样格外挺拔尖耸的岩石。而阿尔卑斯主山脉是在距今六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由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撞击形成的,很多地区只有两三千万年历史,自然比这些多洛米蒂的山峰要年轻多了。(以上解说来自网络)清晨8点半离开罗马,车途劳顿7个小时后终于在Bolzano(德语Bozen)波尔扎诺下了高速。随着漫山树林的渐入眼帘,终于道路开始徐徐蜿蜒上升。已是午后,山间的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和时间的推进急速下降。Carezza湖仍旧像一枚翠绿的宝石安静地装饰在连绵起伏的树林之间。这个湖在此前我只去了一次,那时候是复活节
楼主,你一开始引用的那段话“整个阿尔卑斯山脉延绵上千公里……自然比这些多洛米蒂的山峰要年轻多了”是我写的,而且就是前段时间发在穷游的,能不能请你把括号里面的“以上解说来自网络”换成我的帖子的链接呢?
【慢旅行】北意布伦塔多洛米蒂山区的悠闲徒步
http://bbs.qyer.com/thread-1455733-1.html
最后编辑于 2016-08-30 20:36
回复
10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8-30 20:49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楼主,你一开始引用的那段话“整个阿尔卑斯山脉延绵上千公里……自然比这些多洛米蒂的山峰要年轻多了”是我写的,而且就是前段时间发在穷游的,能不能请你把括号里面的“以上解说来自网络”换成我的帖子的链接呢?【慢旅行】北意布伦塔多洛米蒂山区的悠闲徒步http://bbs.qyer.com/thread-1455733-1.html
好的,抱歉
回复
8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8-30 20:53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好的,抱歉
没事啦,我想你可能是其他地方见到的,因为现在中文网络上copy paste很多的。
谢谢你的引用!
回复
新进弟子
发表于 2016-09-06 14:34
楼主能分享下沿途的住宿信息吗?
另外,从
回复
相关阅读
相关问答
相关阅读
1
3
当地热卖
当地玩乐
机票酒店
签证
天神的下颚
穷游兴趣小组
线上线下
欧洲
亚洲
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后院
2004-2017 © 穷游网® q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Version v5.57 京ICP备120035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935号 京ICP证140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