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版块
兴趣小组
穷游欧洲
穷游亚洲
穷游美洲
穷游大洋洲
穷游非洲
预订
搜索
【穷游网第36篇游记】@【古董在路上】苏州园林之沧浪亭
【穷游网第36篇游记】@【古董在路上】苏州园林之沧浪亭
VIP
2014-04-13
2698人阅读
VIP
发表于 2014-04-13 21:34
两周前看过狮子林,这次是沧浪亭。还是那句话,看花看草看摆设,不看也罢。这是对我自己说的,对于历史建筑人文,我知道的真不多,可是我很有兴趣,于是借着每次出游,尽量多了解些,然后记录下来。
上次狮子林的记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点击进入
最后编辑于 2016-02-26 13:14
回复
VIP
发表于 2014-04-14 20:19
苏州园林之中,沧浪亭是最古老的,一般说它建于宋,其实沧浪亭最早出现是在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缭的外戚吴军节度使孙承佑所居住的花园。北宋时期,诗人苏舜钦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被革职来到苏州,花了十两黄金买下这个园子。他在园子的临水处建了一个小亭,取屈原的《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取名“沧浪亭”,还自号“沧浪翁”,其实有他厌倦官场,超脱名利,归隐自然之意。后来沧浪亭几经易主,名气也越来越大。现在能看到的大多数建筑,其实都始建于清朝康熙道光和同治年间。
沧浪亭外的石牌坊,“沧浪胜迹”四字是
最后编辑于 2014-04-15 15:55
回复
VIP
发表于 2014-04-14 21:54
沧浪亭是苏州唯一在售票处外也能看到部分风景的园林。
通往沧浪亭的石梁桥。隶书“沧浪亭”三字是文征明所提。
站在石梁桥上向东望去,可见水面渐宽,水,树,亭,轩,渐入眼帘,优雅的开放型布局,引人入胜。
最后编辑于 2014-04-15 15:55
回复
VIP
发表于 2014-04-14 22:06
和检票处连在一起的大厅就是碑记亭。这里是沧浪亭的门厅。
清代僧人济航的《沧浪亭图》
同治年间的巡抚张树声的《重修沧浪亭记》
最后编辑于 2014-04-15 15:55
回复
VIP
发表于 2014-04-14 22:12
沧浪亭进门即见山,正所谓开门见山,假石小山上古树苍翠,这天人少,的确是有一种古朴幽静的感受。想来苏舜钦淡泊明志,在此有隐居之意,也实在是会找地方。
地面的五福捧寿。
回复
VIP
发表于 2014-04-14 22:40
假山往东面走,就是面水轩。三个字为同治十二年沈锡华所书。轩名取自杜甫诗“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
面水轩我觉得没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连着面水轩的复廊。所谓复廊,就是两条走廊同方向而建,外依水,内傍山,临水而行,可见水那边的市井嘈杂,而转头透过漏窗,园内景色又是如此清雅宁静。这条复廊也是苏州古典园林三大名廊之一。另两条是拙政园西部水廊和留园中部的爬山廊。
沿复廊临水而行
看水对面市井嘈杂
透过漏窗,却又可见园内静谧
这天不少苏州大学的学生在写生
远远可以望见观鱼处,就是前面的小亭子
最后编辑于 2014-04-15 17:32
回复
VIP
发表于 2014-04-14 22:52
观鱼处,小亭子,歇歇脚
匾额:静吟,与苏舜钦作的诗《沧浪静吟》有关。
苏舜钦之《沧浪亭记》
回复
VIP
发表于 2014-04-15 11:23
沿着复廊往南走,就来到了闲吟亭。它在中央主山的东侧。
上面是乾隆的御笔,记录的是乾隆12年江南沿海受飓风暴雨的悲惨情景。“闲吟”,闲适吟唱,与刻石的内容似乎不协调,但闲吟亭柱上有副对联:千朵红莲三尺水,一弯明月半亭风,是描写夏日亭中说看到的朵朵红莲,情趣高雅。 这看起来又与闲吟二字很相搭了。
回复
VIP
发表于 2014-04-15 11:29
沿闲吟亭的复廊继续往南,
是闻妙香室。妙香,本指禅寺里那种禅香,这里指书香。用读书来颐养性情,在这修身养性。这里园中种了很多梅树,冬末春初也是绝佳的赏梅处。
回复
VIP
发表于 2014-04-15 11:41
院子中央假山的小亭子,就是沧浪亭。这个亭子是康熙年间后修建,最初的沧浪亭是被苏舜钦建在水边的。当时江苏巡抚宋荦因为仰慕苏舜钦,来此寻找遗迹,可惜没有找到,于是就在这个假山上重修了沧浪亭。宋荦 修这个沧浪亭时尚在巡抚任上,所以他和苏舜钦的心境是不一样的,苏舜钦是罢官后归隐江湖淡泊明志,而宋荦 要表现的是高山仰止,景仰先贤的为官处世态度。所以他把亭子建到小山上了。
匾额隶书沧浪亭三字是朴学大师俞樾手迹,亭中的书桌石凳都是康熙时期的。“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这幅对联也是由俞樾先生所写的。此对联是集句联,上联取欧阳修《沧浪亭》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的上句,下联取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的下句。纵情山水,超然情致,也就是罢官之后彻底想开了才会有如此开阔胸怀吧。
临池岸上立一大石,“流玉”两字来自俞樾篆书 。
最后编辑于 2014-04-15 15:54
回复
VIP
发表于 2014-04-15 15:56
回复
不舍得的钱
回复
VIP
发表于 2014-04-15 16:06
明道堂是园里的主厅,最初是南宋韩世忠所建,在明清两代是文人讲学的地方。名字是取苏舜钦《沧浪亭记》“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据说明道堂最初是用苏州特产的金砖铺地,后因年久损毁,现改为水泥方砖。
明道堂柱上的对联:渔笛好同听,羡诸君判牍余闲,清兴南廔追庾亮;尘缨聊一濯,拟明日刺船径去,遥情沧海契成连。这句话出处查了一下,比较难理解,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和大自然的关系,回归自然才能真正发挥个人的才华。
回复
VIP
发表于 2014-04-15 16:09
瑶华境界最初是园林主人之一的韩世忠所建的“梅亭”。在这里把白梅比喻为瑶华,也就是传统的色白似玉的仙花。清代的时候这里曾经是一个戏台,据说林则徐也曾在此观赏过昆剧。屏风上是苏舜钦《沧浪亭记》全文
最后编辑于 2014-04-15 16:12
回复
VIP
发表于 2014-04-15 16:19
出了瑶华境界沿着石阶上去就是飞檐翘角的看山楼,以前苏州房子低矮,登楼可以远眺苏州城外的群山。
看山楼”下有石屋两间,名为“印心石屋”,额为
洞口是林则徐在苏州任江苏巡抚时书写的“园灵证盟”字额
回复
VIP
发表于 2014-04-15 16:32
翠玲珑又叫竹亭,是我喜欢的地方。这个季节竹子郁郁葱葱,三间曲折相连的屋子隐藏在竹林之中,是清雅脱俗的书斋。翠玲珑三字取于苏舜钦《沧浪怀贯之》诗句: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回复
相关阅读
相关问答
相关阅读
1
3
当地热卖
当地玩乐
机票酒店
签证
【穷游网第36篇游记】@【古董在路上】苏州园林之沧浪亭
穷游兴趣小组
线上线下
欧洲
亚洲
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后院
2004-2017 © 穷游网® q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Version v5.57 京ICP备120035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935号 京ICP证140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