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版块
兴趣小组
穷游欧洲
穷游亚洲
穷游美洲
穷游大洋洲
穷游非洲
预订
搜索
及
J&L摩行纪——再见,榴莲(Morocco)(全文完)
及
J&L摩行纪——再见,榴莲(Morocco)(全文完)
天瑞旅行作者
精华
2016-04-13
45759人阅读
powered by
天瑞旅行作者
发表于 2016-04-13 01:31
前语
介于不久前刚结束的这场糟心旅行,我一直纠结是否放弃书写关于
我承认感性过头,将个人的不幸遭遇盲目扩大化,而翻看旅行照片时,对着北非疆土上那独特的地质地貌与浓郁的异域风情,却依旧能怦然心动。所谓怒并快乐着,我想这就是摩行的最高境界吧。
毛哥说,摩洛哥就像榴莲,新奇的外壳骚动着每颗好奇的心,可当你撬开它闻到那浓烈气味后,结局却非常两极:或嗤之以鼻,绕道而行;或垂涎欲滴,爱之如命。
我属前者,但总会有喜爱榴莲的后者。所以,我决定继续记录这场旅行故事,希望我们的经历可以为后者提供些许参考与帮助,亦为纪念我与毛哥又一次不平凡的“在路上”。
~~~~~~~~~~~~~~~~~~~~~~~~~~~~~~~~~~~~~~~~~~~~~~~~~~
吧啦吧啦LZ哒游记史:
再次登上穷游首页
Ciao, Morocco 预告片
Chefchaouen
Marrakech
Casablanca
Rabat
Tanger
Fès
Aït-ben-Haddou
Sahara
Volubilis
Tétouen
Imlil
Atlas
Meknès
最后编辑于 2017-01-04 21:31
回复
天瑞旅行作者
发表于 2016-04-13 01:46
摩行攻略
选择前往
去摩洛哥的想法,早几年前就有。我不是文艺青年,三毛的作品一字没看,所以,我不是追着三毛与荷西的浪漫去的。只是当你在法兰西斯坦生活久了,耳濡目染的便有了些好奇:本土的穆斯林人和古斯古斯,会是一样吗?
另一带些浪漫色彩的原因:毛哥去过的地方我都要看看~~~~
下面来说说自己总结的摩洛哥旅行攻略吧。
旅行季节:
摩洛哥气候多样,西部及北部沿海一带偏地中海气候,中部山区则为山地气候,而南部地区因靠近撒哈拉沙漠,又为典型的沙漠性气候。基本上一年四季都可以到摩洛哥旅行,除去7、8月份酷热难忍的夏季。11月至2月则是摩洛哥的雨季,也是到阿特拉斯山区滑雪的时节。摩洛哥公认的最佳旅行季节在4、5月及10月初,天气怡人,温度适中,或欣赏春暖花开的繁华,或品味秋高气爽的舒畅。我们选择在3月出行,一者旅行旺季初始,各方面价格上都还比较实惠,二者我俩相对怕热,沿海一带及南部沙漠地区午后温度在3月已可达到25度。
签证:
国内暂未开放申请个人旅游签证通道,只能跟团起签。听闻摩洛哥大使馆的办事效率也很渣,有就打印机坏了而出不了签的神一样的传说。可能因为摩洛哥是前法属殖民地吧,从
申请摩洛哥签证所需材料不复杂,主要包括
护照、法国居留卡、法国住址证明、三个月工资收入单、官网下载的申请表、往返机票、酒店预订、因生病或意外事故遣返居住国的费用担保证明等文件的复印件和2寸彩照两张
不过领馆的确也不大方,只给了一次入境签证,并把有效期跟旅行时间卡的不差一天,也就是说,我们只能按原定计划3月10日入境,3月27日离境。所幸我俩也没啥意外状况需要更改机票的。
行程制定:
以传统的Routard旅行指南为主,外加摩洛哥旅游网站。摩洛哥旅游官网为
从3月10日至27日总计18天,行程安排如下:
Day 1:Paris — Marrakech
Day 2:Marrakech — Imlil
Day 3:Toubkal徒步
Day 4:Imlil — Marrakech
Day 5:Marrakech — Ouarzazate
Day 6:Ouarzazate — Rissani
Day 7:Rissani — Merzouga,沙漠徒步
Day 8:Merzouga — Fès
Day 9:Fès
Day 10:Fès — Volubilis — Meknès — Fès
Day 11:Fès — Chefchaouen
Day 12:Chefchaouen
Day 13:Chefchaouen — Tétouan — Tanger
Day 14:Tanger
Day 15:Tanger — Rabat — Casablanca
Day 16:Casablanca — Marrakech
Day 17:Marrakech
Day 18:Marrakech — Paris
如果旅行时间较短,Imlil这段可以省去。Rissani因之前大巴查询失误而择其住宿,从Ouarzazate是可以直接前往Merzouga的。
就这样,逆时针绕摩一圈:
最后编辑于 2016-04-13 07:19
回复
天瑞旅行作者
发表于 2016-04-13 07:24
交通:
国际段交通选择了廉价航空Easyjet,
国内城际以公共交通为主。出行前我们非常果断的放弃以往的
公共交通包括
火车、大巴、出
摩洛哥的火车网目前覆盖西部、北部的主要城市,前往东部和南部的线路正在规划中,同时摩洛哥的高铁工程也正在施工中。摩洛哥火车舒适度较高,但晚点状况屡见不鲜。鉴于比大巴快捷和价格合理的因素,只要城际间有火车线路的,我们都以该交通方式为先。摩洛哥铁路网站为:
铁路线路图:
摩洛哥大巴公司有多家,网络覆盖全国主要城镇。其中以CTM和摩铁旗下的Supratours公司为各国游客首选,原因很简单:快、洁、适。各公司网站可查询各城际线路、发车时刻及价格。行李只限小件包裹随身携带,行李箱等大件物品需要到车站托运窗口额外称重和支付托运费用,并由车站人员安放于行李舱内。其他大巴公司票价相对便宜,但伴随随时停车接客和车厢清洁度差等问题。CTM网站为:
再来说说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出
住宿:
老习惯,用
黑店
餐饮:
我们是古斯古斯(Couscous)的忠实粉丝,平时在家也会自己做,跑到穆斯林餐厅爽一顿也是经常的事儿。但摩洛哥本土地道的古斯古斯秒杀法国一切!摩洛哥传统菜以古斯古斯、塔吉锅(Tagine)、烤串(Brochette)为主,通常为牛肉、羊肉、鸡肉等搭配蔬菜
购物:
终于,我们在摩行中创造了一项历史记录:没花一分钱买纪念品!原因很简单:整整被纠缠、骚扰、辱骂18天,够够的!我们不想再花一分钱为摩洛哥经济做贡献!所以,所带资产除用于住宿、交通、吃饭、景点门票外,其余一概不买。是呀,满街的工艺品,瓷器、画作、地毯、美包、首饰、Argan油.....LZ全忍住了!就是这样倔一回!
另外,据当地人介绍,Made in China成功进驻摩洛哥,像马拉喀什旧城市场内的商品大多数为
行李装备:
服饰按季节准备。摩洛哥温差较大,早晚需要外套。部分地区在3月份时较冷,需要带上厚外套。较热时,建议女性穿着短袖和材质轻盈的长裤或过膝裙装,避免短裙短裤以及吊带,摩洛哥虽然不是
摩洛哥当地币为迪拉姆(MAD)。由于当地酒店、餐厅、商店等基本不接受刷卡,非常有必要兑换足够数量的当地货币。旅游城市中心街区均有兑换中心,不过多数看着总不觉得放心。我们是在马拉喀什机场里Global Exchange兑的外币,免手续费的交易还是非常划算。不少酒店、高档餐厅也接受欧元结算。
游览路线如与我们一样选择环线游,建议舍弃行李箱改用登山包,行程安排上会更自由些。
最后编辑于 2016-04-13 07:49
回复
天瑞旅行作者
发表于 2016-04-13 08:51
社会风貌及治安:
北非多骗子。这是民间最常见的传言,摩行中亦得以见证。北非多小偷。在
Day 1:
Day 2-4:预订的登山团是家黑店,在全家爹爹叔叔哥哥弟弟的轮番糊弄下,实现说好的2400迪拉姆在服务未全部兑现的前提下,最后更被迫支付3500迪拉姆,索款时是被围着的;山区人有暴力倾向;
Day 5:马拉喀什打车,20迪拉姆不到的行程司机喊价70,宰死人不偿命的节奏持续到Ouarzazate,砍价砍得心神俱伤......;
Day 6:坐大巴前Ouarzazate小逛,没理无端指路的路人甲被骂,没理随意搭讪的路人乙被说种族歧视,心开始拔凉拔凉的......;
Day 7-8:沙漠行是唯一真正享受旅程的两天,虽然被骆驼小伙无关痛痒的骗了一回;
Day 9:在
Day 10:搭讪、宰客、骂人重复的一天;
Day 11:原本臆想的悠闲度假方式,被舍夫沙万各种揽客的餐厅、工艺品店、画廊所破灭,穿街走巷的探索模式,被随时出现缠绕游客并挥赶不走的买大麻的阿拉伯青年和伸手要钱的孩童所断截,毛哥差点挨了莫名挥拳的少年一拳;很苦逼的一天;
Day 12:舍夫沙万同样苦逼的第二天;
Day 13:
Day 14:战战兢兢游旧城;
Day 15:
Day 16:终于平静的一天;
Day 17:在连续十多天轮番搭讪、纠缠、脏话、宰客的攻击下,麻痹对待一切;被人喊了十多天“扩尼其瓦”,LZ也不再一一纠正我是
至于摩洛哥治安,打架的路上看几回,但没到动刀动枪的境界;巡逻士兵经常见,估计恐袭也闹不起来。除了无法享受清净悠闲的旅行,人身安全无需担忧。
回复
管理员
发表于 2016-04-13 16:21
沙发~美图!!1
回复
记者
发表于 2016-04-13 17:06
搬个小板凳等着看路上的故事
回复
天瑞旅行作者
发表于 2016-04-13 21:47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沙发~美图!!1
好久不见,大秘秘
回复
天瑞旅行作者
发表于 2016-04-13 21:47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搬个小板凳等着看路上的故事
LZ努力写故事
回复
1袋长老
发表于 2016-04-14 02:44
楼主,你们是几个人同游呀?
回复
天瑞旅行作者
发表于 2016-04-14 04:55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楼主,你们是几个人同游呀?
仅我和毛哥两人同游~~~~
回复
管理员
发表于 2016-04-14 10:44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好久不见,大秘秘[表情]
好久不见!嘿嘿~
回复
天瑞旅行作者
发表于 2016-04-14 23:49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好久不见!嘿嘿~
多来逛逛,不要让我太想你
回复
天瑞旅行作者
发表于 2016-04-14 23:51
北非市井(Day 1:Paris——Marrakech)
在我的脑海里,异域的市井应该会与阿拉丁的场景雷同一二吧:杂耍艺人与商贩们满街吆喝,五彩斑斓的飞毯翩翩起舞,拥挤的人群中混杂着神偷小盗,嬉皮的小孩们推让着游人打闹。自然地,便有了摩行第一天的急切目的,体验市井。
18:00,望着机舱窗外,远处
酒店如约派来了接人车辆,司机用带着浓烈阿拉伯口音的法语嘘寒问暖,最后免不了一句:
预订的Riad在Médina内,接人小哥早早的在Laarouss Parking等候。这是Médina西侧进入阿拉伯老市场Souk最近的停车场,中央的大片空地拥挤着几十辆汽车,地上没有任何车位线,看守的大叔指挥着所有车辆的进库和出库,用排兵布阵般架势将所有空隙都利用起来。没有一定水准和密集恐惧症的司机,恐怕会怯之一二。
小哥二十出头,精致的五官外加一直挂着的腼腆微笑,用流行术语来形容,那简直就是阿拉伯版小鲜肉!带着我们七弯八拐到了大门毫不起眼的民宿,安顿完行李便乘上一盘摩洛哥特色糕点和一壶薄荷茶。这是摩行十八天喝过的甜度最恰当的阿拉伯绿茶。
Jemaa el Fna广场,摩洛哥最闻名的广场,第一天的市井体验地。穿过Médina四通八达的小巷,头顶上方不时会有蓝色的指示牌,居民们也会耍起读心术,自动给我们提示方向,只是有意无意的,绕到些他们的店铺前面。等看到大街边停歇的马车队伍时,广场也就到了。我开始掏出相机,正跟毛哥后悔着没抗出三脚架拍几张经典的广场夜景全照时,一团黑压压的东西以雷霆之势压向头顶。未等回神,两个披着鲜艳布料的身影已窜到眼前,手里击着敲打乐锣,张牙舞爪地蹦跳。
“Mon amie mon amie, bienvenue au Maroc(我的朋友,我的朋友,欢迎来摩洛哥)。”我欢喜地点头应和着眼前的两位大叔,顺手按下了快门,因为毛哥的头顶不知何时也被扣上了一顶花帽。在我看来,天真地看来,这是热情民族的好客之举。蓝衣大叔不断怂恿着毛哥给我拍照,欢喜过头的我直接把相机递给他,某一瞬间,我似乎看到了毛哥无奈的眼神。我犯二,他收场,不知何时成了毛哥的旅行重责。我正准备热情告别时,另一位大叔靠近毛哥,在耳边嘀咕了几句,毛哥就飚了:“你们要收钱,提早就说好!跟我提帽子,我让你们扣头顶的吗!300迪拉姆,请问你们做了什么与300迪拉姆相等值的工作?”没等我回过神,就拉着我窜到后面人群中,扬长而去。或许没料到他的强硬回复,或许被人群挡了下,两位大叔竟没有尾随而来。毛哥也没停步,穿过几组围观街耍的人群,嘴里碎碎念着:“少个零我也就认命给了,300迪拉姆,抢钱啊!你也是的,都给你使眼色了,就知道你会着道!”天哪,我哪里知道,突如其来的只能是厄运啊!
广场正中心,一行行红色帐篷整齐划一地排列着。这是Jemaa el Fna广场最出名的地摊夜市,美食爱好者的天堂,马拉喀什的市井浓缩。一团团白烟夹杂着香料和羊肉的混合鲜味扑面而来,熙熙嚷嚷地人群推着你融入吆喝声,每走几步,商贩们便会窜到跟前,拿着菜单,或者只是指着铺面,用最热情的声调呼喊着“我的朋友”。我们随意选了一家烧烤铺子坐下,由着店家的推荐要了盘烧烤混搭。中规中矩的味道没有任何惊艳,人均15欧的消费,买的仅是马拉喀什的市井体验了。
回去时,Médina内的商铺陆续关门,原本借助特色商铺来认路的技巧骤然失效,四通八达的小巷与昏暗的灯光搅晃了已不清晰的思绪,我俩迷路了。一位阿拉伯大爷凑上来,问我们要去哪里,毛哥表示在Laarouss Parking方向。他很谨慎,事实上,在摩洛哥,我们都需要谨慎。大爷表示跟着他走,他会给我们带路,说着就走进一条幽黑小巷。突然,右侧响起一阵巨大的呵斥声。沿街甜品铺的小伙子挥着拳头用阿拉伯语冲着大爷嚷嚷,又突然用法语对我们说:“这是个疯子,不要跟着他,很危险!”我俩懵了,颤颤地杵着眼前持续将近30秒的阿式对骂。最后,大爷骂骂咧咧地继续走向幽黑小巷……小伙子指了指左侧,告诉我们那边才是正确方向。一阵感激后,我拉着毛哥用比平时快3倍的步速跑向住所,并一再叮嘱毛哥,不论任何人跟我们搭讪,一概不理。
游走市井,体验故事。第一天的摩洛哥,精彩,不安。
回复
管理员
发表于 2016-04-15 11:55
回复
展开引用
收起引用
多来逛逛,不要让我太想你[表情]
必须想我!
回复
天瑞旅行作者
发表于 2016-04-17 01:42
山间,田园(Day 2:Marrakech——Imlil)
不久前刚看完《Everest》,我对毛哥说,如果有机会,我愿意追随Rob Hall的步伐登一次峰顶,哪怕冒着生命的代价。征服雄峰后的成就感,只有攀登者才能真正体验到。对于零级别的行者,登顶珠峰只是自我臆想的传说。在
九点半,司机按时来Riad接人。我们把行李箱寄存在民宿,只带上装好装备的登山包。包括之后的环摩行程我们也行李箱保存在
摩洛哥山区的路况比我想象中的好太多。国王穆罕默德六世致力于民生建设,在公共交通中投入大量经费修建便民工程,他的亲民政策也让他得到了广大国民的爱戴,这在日后与当地民众的交谈中无时不以体现。沿途经过不少山间村落,有着与马拉喀什一样的瑰红色彩。
(途径的瑰红村庄)
Imlil位于马拉喀什正南部约60公里处,是攀登Toubkal峰的必经中转站,通常登山者均会先抵达这座海拔近1650米的山脚小镇,稍作休整后开始前往登山步道。我不太了解整个行程的安排,就问毛哥。他说最初的邮件中向导给我们做了4天的徒步行程:第1天在Imlil周边徒步,第2天开始攀登,夜宿高山小屋(Refuge),第3天从小屋处开始登顶,之后返回Imlil,第4天返回马拉喀什。我们觉得第3天可以直接赶回马拉喀什,以方便之后的行程安排。但在毛哥回复邮件后,对方一直没有回复,直到毛哥在出发前特地给他打电话具体沟通我们的需求,对方才表示任何要求都可安排。
司机停在一座相比小镇其他建筑略显豪华的小屋前,告诉我们这是向导居住的地方。实际上这是一座民宿,我估摸着即为今晚的住所吧。接待我们的是向导的儿子,一阵殷勤寒暄后即安排了一位小青年带我们到房间,并表示安顿后到屋顶露台,他会跟我们介绍这几天的徒步安排。
直到露台聊天,我们才知道,这是向导的二儿子,负责与登山客人对接,大儿子则是民宿的主人,而这位登山向导已经60多岁,早已退休好几年,衣钵则传给了他弟弟,即第二天带我们登山的阿拉伯大叔。我俩隐约觉得着道了,这家人明显是打着出名老爹的幌子家族营业。二儿子简直就是摩洛哥版的侃爷,对着我们一顿乱聊,当中很大一部分都在阐明:不是所有穆斯林都是恐怖分子。我们有些无奈,毕竟我们是来旅行,来了解摩洛哥的异域文化,而不是来听宗教徒布道和阐述政治观点,如果他能多介绍些当地民风民俗,我们或许会卓有兴致地跟他侃下去,而眼前,只能“呵呵”的勉强附和。尤其当他提到什叶派不是穆斯林时,我有些坐不住了。
“只是派系不同,但还是穆斯林吧......就像基督教,还分天主、东正、新教。而且听闻
得了,我就爱犯二,爱触地雷。侃爷的太极聊法一下子转成机关枪:“伊朗跟我们不一样,他们不是穆斯林,我们才是真正的穆斯林。他们才出恐怖分子,我们国家不会有!”
毛哥立即暗示我别再接话。他知道我再说下去,就会拿着
终于扯到重要问题,登山安排和费用。今天Imlil逛逛,明天登山,后天下山并返回马拉喀什,包括登山向导、住宿、餐饮、登山驴、冰爪、交通等配置。二儿子表示给予一定优惠,每人120欧元。毛哥觉得还比较合理,也就立刻取了现金支付,我们也顺其自然地从这极其无聊的布道式交谈中解脱。
原本以为第一天的行程中会有向导陪同,这场膈应的谈话后,我们也懒得与其进一步交涉,自己俩在Imlil的山坳里散步,也当做第二天登山的热身训练。Imlil包括山坳里的好几座村庄,大都依山而建,梯田为基,每座村庄的最高建筑必为清真寺。远处的几座山峰顶部仍然覆盖白雪,作为最高峰,Toubkal的峰顶自然也白雪皑皑,所以在登山装备中配备了冰爪。实际上,最佳的登顶时间在夏季,3月份还有大片山区处于覆雪状态,甚至还能滑雪。
山间田园显得格外幽静,除了偶尔遇到些从田间作业回来的村民,山坳坳内只有我俩的脚步声,颇有番闲情逸致的仙境之势,如果没有之后发生的无耻之事,Imlil的回忆将是美奂的。
夜晚,我看到了最明亮的星空。
Imlil村庄之一。
当地唯一的一座学校。
依山而建的村庄,脚下则是一阶阶的梯田。
山坳另一端的村庄。
Imlil梯田。
偶遇可爱的小羊羔~~~
向导家民宿的客厅,典型的摩洛哥风格。说实话很美,估计黑来的钱都投上面了。
第一次尝试星空拍摄,还用的是配机镜头,自我感觉还是美美哒~~~
最后编辑于 2016-04-17 01:51
回复
相关阅读
相关问答
相关阅读
1
3
当地热卖
当地玩乐
机票酒店
签证
J&L摩行纪——再见,榴莲(Morocco)(全文完)
穷游兴趣小组
线上线下
欧洲
亚洲
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后院
2004-2017 © 穷游网® q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Version v5.57 京ICP备120035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935号 京ICP证140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