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版块
兴趣小组
穷游欧洲
穷游亚洲
穷游美洲
穷游大洋洲
穷游非洲
预订
搜索
及
愿多彩之风永拂大地——记行走在摩洛哥的12个日日夜夜(2016年秋)【完结】
及
愿多彩之风永拂大地——记行走在摩洛哥的12个日日夜夜(2016年秋)【完结】
8袋长老
精华
2016-10-18
29474人阅读
powered by
8袋长老
发表于 2016-10-18 23:00
第三次大首页,第三次板块首页,第三篇精华游记,第一次论坛首页。
感谢穷游,也感谢喜欢我游记的穷游er们,我会一直用照片和文字记录我走过的路,去过的地方,为自己,为大家。
预告:
游记目录:
写在前面:
种草
最后编辑于 2016-12-06 09:09
回复
6袋长老
发表于 2016-10-19 00:30
沙发,赞,这真是极好的帖子
回复
1袋长老
发表于 2016-10-19 14:51
加油啊
回复
8袋长老
发表于 2016-10-19 16:08
实用信息:
首先祝贺穷游《
1、旅行路线
常规逆时针大环线,起止都是
最后编辑于 2016-10-19 18:06
回复
8袋长老
发表于 2016-10-19 16:09
2、国内交通
回复
8袋长老
发表于 2016-10-19 16:09
3、民俗民风
关于民风,部分人说摩洛哥民风很差,偷抢坑骗样样来,套路处处有,防都不胜防。也许是我运气好,这一路都没遇到真正意义上的套路,反而遇到很多热心人,主动帮助,主动带路,但是同进沙漠的小伙伴却在
提到抢劫手机,就不能不说一下旅行
最后编辑于 2016-11-17 16:17
回复
8袋长老
发表于 2016-10-19 17:27
4、民宿推荐
① Apartment In Centre of Casablanca
地点:
地址:17 Avenue de l'Armée Royale Floor 5, Apt 20 Casablanca, Grand Casablanca 25000 Morocco
价格:套房一晚428元(airbnb优惠270元)
清洁程度:★★★★★
舒适程度:★★★★★
地理位置:★★★★★
房内设施:★★★★☆
房东素质:★★★★★
性价比:★★★★★
免费Wi-Fi:★★★★★
这套公寓位于cinema rif斜对面的一栋大楼五楼,楼内有电梯,亮点是地理位置极佳,距离casa port步行五分钟,距离
② Appartement de charme fes medina
地点:
地址:Derb Mokri BAB ZIAT Fes, Fes-Boulemane 30000 Morocco
价格:套房一晚412.5元(airbnb优惠270元)
清洁程度:★★★★★
舒适程度:★★★★★
地理位置:★★★★☆
房内设施:★★★★★
房东素质:★★★★★
性价比:★★★★★
免费Wi-Fi:★★★★★
这间民宿说是民宿,实际上是一栋百年老宫殿,里面居住过房东家上下五代人,建造宫殿的人是当年菲斯的一位知名人士。分给我们的套房面积非常大,有一个大客厅两个大房间两个卫生间和一个厨房,屋内陈设皆透着古朴和历史的气息,架子上摆放的黑白照片中,有一张是房东的爷爷与
③ Jolie maison en médina vue océan
地点:
地址:25 rue Sidi Ahmed Ben Mansour Asilah, Tangier-Tetouan 90050 Morocco
价格:整栋公寓一晚412元(airbnb优惠270元)
清洁程度:★★★★★
舒适程度:★★★★★
地理位置:★★★★★
房内设施:★★★★☆
房东素质:★★★★★
性价比:★★★★★
免费Wi-Fi:★★★★★
这间民宿是一整栋房子,共三层,带一个海景天台,位于艾西拉老城内,距离城门步行5分钟,出城门便是艾西拉海滩和渔港,去艾西拉火车站打车10分钟,交通极其便利,屋内设施齐全。房东是airbnb上的金牌房东,人虽不在艾西拉,但安排来接我们的女士非常友好。缺点是浴室的热水晚上十点后就没了,洗澡需在晚十点前,推荐指数4。
最后编辑于 2016-10-31 09:56
回复
8袋长老
发表于 2016-10-19 20:14
5、十月气温
最后编辑于 2016-10-19 23:34
回复
8袋长老
发表于 2016-10-19 20:32
6、影视书籍
书籍:
《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哈里发的神殿:
电影/电视剧:
《卡萨布兰卡》(又名《北非谍影》)
《木乃伊》系列第一、二两部
《波斯王子》、《角斗士》、《碟中谍5》、《谍影重重3》、《权力的游戏》
纪录片:
浙江卫视《艺术:北纬30°》第七集记艺之墙(摩洛哥)
探索发现《走进非洲》第一集沧桑摩洛哥
孤独星球《玩转地球》第一集摩洛哥
旅游卫视《有多远走多远》走遍全世界之摩洛哥
旅游卫视《去你的撒哈拉》系列共8集
最后编辑于 2016-10-19 23:20
回复
8袋长老
发表于 2016-10-19 23:21
7、摄影器材
此行一共携带两部相机,游记中所有照片均为以下两部相机及手机拍摄
机身:佳能5D3,佳能6D
镜头:16-35 F2.8,50 F1.4
辅助器材:三脚架,定时快门线,遥控器
手机:iPhone6,iPhone6 plus
————————————————分割线———————————————
回复
4袋长老
发表于 2016-10-20 07:36
楼主选的民宿性价比太高了,尤其是
回复
8袋长老
发表于 2016-10-20 15:38
正文start:
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 #穿越历史的白城#
73年前,世界是灰色的,二战的战火从欧洲蔓延到亚洲,从大西洋蔓延至太平洋,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9000余万军民伤亡,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2200万平方千米的大地被阴霾所笼罩。就在这一年,
73年后的这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从
摩洛哥电话卡有紫色和橙色两种,橙色卡是摩洛哥电信的卡,信号相对更好,走出行李安检门右手边就有一个橙色卡小柜台,150迪拉姆的套餐包含5G上网流量、100分钟国内通话和50迪拉姆国际通话,卡装进手机激活后自动连接上3G网络。
从机场到卡萨布兰卡市区需要乘坐火车到casa port火车站。
casa port火车站出乎我意料的干净和现代化,我们订的民宿距离火车站步行只要5分钟,入住之后看看时间也不早了,放下行李先出去觅食。
当天的天气不是很好,太阳完全被云层遮住了,没有蓝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兴奋的心情。卡萨布兰卡,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全国经济和交通中心,在
这种红色的有轨电车是卡萨布兰卡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时间充裕的话可以搭乘一次体验一下。
来了摩洛哥,那必须要尝一尝著名的摩洛哥美食塔金,所谓塔金(tagine),其实是指一种高帽子陶锅的名字,这种陶锅最早起源于摩洛哥,因为陶土的透气和密封性都很好,加上三角圆锥的造型使得蒸气循环上升,因此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丧失,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营养。这个古老的发明像极了我们现代的压力焖烧锅,后来用这种陶锅做的炖菜就被泛称为塔金了。
这摩洛哥的塔金,通常就是把主食,蔬菜还有肉类都放在一个锅里炖了慢慢吃,和我们的东北乱炖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使用方便,被很多懒人用来“一锅熟”而风靡全球。最常见的塔金有鸡肉的,牛肉的和羊肉的。
我们寻了一家街边小餐馆,点了沙拉和牛肉塔金,不一会服务员小哥就端了一个小号塔金锅上来,没等我们拍照已经揭了盖子,一时间香气扑鼻,竟真有些像中国大锅炖菜的香味,土豆、胡萝卜和豆角都炖的很绵软,牛肉也是极嫩,调味与中餐的口味
相比之下沙拉显得有些逊色,淡而无味,但为了补充维生素和水分,像这样的绿叶蔬菜硬着头皮也要吃。
餐前腌橄榄,老实说我们谁都没敢吃,看上去似乎有那么一点不可描述。
一顿饭毕已是晚上七点半,天色还只有一点点暗,扛上三脚架准备前往
哈桑二世清真寺(Hassan II Mosque)
跑着奔向清真寺前的大广场,晚上的广场没什么游客,三三两两的摩洛哥人坐在台阶或矮墙上休息闲聊,热恋的情侣依偎在大西洋边的海堤上谈情说爱,而我的目的只是想下海堤寻找一个好机位拍一张哈桑二世清真寺倒影,然而天不遂人愿,到的太晚已经涨潮,无法下去了,只得在堤上拍了这样一张不完美的夜景。
卡萨布兰卡的夜,带着大西洋吹来的潮湿的风,混着微咸的空气,伴着哈桑二世清真寺橘色的光,在一波波海浪的巨大轰鸣声中,渐渐浓稠起来。
隔天一早,我们早早起床,八点多就赶到哈桑二世清真寺,想趁着第一波游客来之前好好看看前一晚没有看仔细的世界第三
太阳还未升高,空气中夹杂着来自大西洋的潮湿晨雾,哈桑二世清真寺就矗立在那里。这个坐落在伊斯兰世界最西端,比我年龄还大一点的清真寺,以真主之名,迎接着世界各地前来朝拜的穆斯林和参观的游客。
200米高的宣礼塔高高耸立,从这里发出的诵经声可以传到市内的每个角落,塔尖还装有激光设备,夜间设备打开后,35公里长的耀眼光束为穆斯林直指伊斯兰圣城
洁白的大理石墙壁精雕细琢,殿外回廊玉柱气宇轩昂。
绿色的琉璃瓦和形状各异的铜饰品镶嵌在白色大理石中间,给庄重的清真寺平添了几分生机。
早晨的哈桑二世清真寺仿佛一位大家闺秀,朦胧的睁开双眼,带着些许刚睡醒时的慵懒。广场上信步走来一只猫咪,悠闲的踱着步,一副懒懒的模样,大概它也是刚睡醒吧。
太阳出来了,一只海鸟迎着朝阳飞去,哈桑二世清真寺的白墙上反射出点点金光,新的一天开始了。
早上九点整,清真寺的侧门打开,第一批游客可以入内参观了,我们脱了鞋,跟随其他游客一同走进大殿。寺内的奢华令人惊叹,大厅内铺着红地毯,拐角处巧妙地摆放着一些精美饰物,在高达20米的巨型水晶吊灯的照耀下,显得整个寺院富丽堂皇。大殿内的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冬季气温降低时,地板可以自动加热。不仅如此,大殿屋顶还可以遥控开启闭合,只要按动电钮,屋顶就会在几分钟内自动开启,阳光便直射进寺内,透过开启的屋顶能够看到宣礼塔,可惜我们没能有幸目睹如此盛况。
主体大殿内还有25扇铜制大门,全由钛合金铸成,可抗海水腐蚀。室外的光线透过门上的镂空雕花照射进来,清晰的印在擦得铮亮的大理石地面上,形成迷人的倒影。
正对侧门的那扇铜制大门,成为了游客最喜爱拍摄剪影的背景。没想到我们刚拍几张,就有工作人员上前阻止,也许是桑桑旋转裙子的动作触犯了穆斯林的禁忌,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的举动对他们不敬,禁止我们在此处继续拍照,最终遗憾的只留下这三张照片。我们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在这里特别提醒即将赴摩的朋友们,摆拍需尊重他国宗教习俗。
四面墙壁和立柱外,包裹着五颜六色的大理石和
连接上下两层的楼梯间有一个巨大的圆形穹顶。
下层是穆斯林祈祷的场所,散布在内的1000个大小不一的喷泉似一群婀娜多姿的宫女,使进入哈桑二世大清真寺的信徒仿佛置身于华丽的王宫之中。
在哈桑二世清真寺内,一路走,一路拍,一路惊叹,耗资5亿多美元,传说中当今世界上设备最先进的清真寺,亲眼所见,果然名不虚传。
短短一个小时的参观时间很快结束了,再回到大殿外,太阳已高高挂起,万里无云,在蓝天的映衬下,哈桑二世清真寺彻底苏醒了,散发出无与伦比的气势来。
广场上的游客渐渐增多,我们决定往海堤过去,海堤上坐着很多悠闲的摩洛哥人,聊着天,看着海。
我们也学着当地人坐上海堤,我无意中发现骨头和桑桑的衣服正巧穿了个反转色,赶紧给她俩拍了一张。
大西洋的海风吹啊吹。
离开之前,我们在大西洋边最后看一眼有三分之一面积建造在大海上的哈桑二世清真寺。传说清真寺之所以会建在海上,是缘于哈桑二世国王的一个梦,梦里国王曾接获安拉的真言:“真主的宝座应建在水上。”于是,这座真主的宝座就这样拔地而起了,从此成为了卡萨布兰卡的新地标。
================================================
世界上有这么多城镇,城镇里有这么多酒馆,她却偏偏走进了我的。(There are so many towns in the world,there are so many pubs in the town,she goes in mine. )这句台词,出自奥斯卡经典影片《北非谍影》,也正是这部电影让卡萨布兰卡成为了无数人心目中一生必去一次的目的地。
作为被电影种草的人之一,世界上有这么多城镇,城镇里有这么多咖啡馆,即使明知它只是复刻了电影里的场景,我们也偏偏要去
从哈桑二世清真寺步行到里克咖啡馆只需20分钟,我们的午饭地点就定在这里,事先需电话预约,穿着需正规正式,以下是里克咖啡馆大门和营业时间。
门口的两位侍者接待了我们,迎我们进店,安排我们坐在楼下中庭旁的位子上,出于不打扰其他客人用餐的态度,店内只允许用手机拍照(由于被民宿房东通知错过了退房时间,要赶着回去check out,无奈没能上楼好好多拍几张咖啡馆内景)。里克咖啡馆的菜品分量较足,适合多人用餐,我们点了三份菜品一起分食,招牌甜品芝士蛋糕非常好吃。
店内循环播放着那首经典的电影插曲《As time goes by》,“叹息一瞬间,甜吻驻心田。任时光流逝,真情永不变”,每当这段歌曲在影片中响起的时候,大多是里克和伊莉莎相见的时候,亨弗莱·鲍嘉伤感的话语,英格丽·褒曼迷离的眼神,其中蕴涵的深沉的爱、无尽的思念与眷恋,打动了全世界不同种族的男人和女人们,也打动了我。这本就是为他们的爱情所奏响的歌曲,然而乱世背景下的浓情蜜意必将会是无奈、矛盾又身不由己的,最终电影结束在男女主人公的分离之中。
一顿饭的时间,我思绪万千,影片中一幕幕场景像幻灯片一样在脑中回放,黑白的画面,和73年前那段灰色的时光重叠起来。相信在那个年代,有多少真情男女就像里克和伊莉莎的结局一样天各一方。反观今日的卡萨布兰卡,美丽、繁荣、平静、和谐,再也不会有爱侣被乱世拆散,再也不会有恋人因战争分离。
时光流逝,琴声依旧,亨弗莱·鲍嘉和英格丽·褒曼都已离世,卡萨布兰卡却成为了永恒。
下午,我们带着行李来到casa voyageurs火车站,买好票,暂别
最后编辑于 2016-10-22 21:43
回复
8袋长老
发表于 2016-10-22 22:16
马拉喀什(Marrakesh) #不眠的德吉玛#
不同于
14座古城门连接着麦地那
马约尔花园(Jardin Majorelle Garden)
走到马约尔花园门口,售票处前挤满了前来参观的游客,里面更是人头攒动,亚非欧美不同肤色的人全集于此地,到底这个北非国家的小花园有何种吸引人的魔力,我想大概是因为花园的主人闻名世界吧。
花园前后隶属于两任主人,第一任主人插画师马约尔用了毕生精力设计建造了它,使其成为20世纪最神秘的花园之一。而第二任主人——
蓝色是马约尔花园的主色调,花园里有一座通体涂蓝的小别墅,搭配着黄,白,蓝三色,花园蓝的独一无二,还特别被后人称作“马约尔蓝”。
整个园林景观都围绕着别墅设计。仙人掌园、藤蔓长廊、
花园里有博物馆和书店,还有伊夫·圣罗兰的画展。
2008年,伊夫·圣罗兰去世,他骨灰的一部分就葬在这花园里。他誓死也要和他亲爱的小花园在一起。在花园的一个角落里,立着一块碑,上面写着他的名字和简短的墓志铭“安静”。
伊夫·圣罗兰说:“很多年来,马约尔花园都是我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源泉,我常常梦到那些独一无二的色彩。”如今,最懂也最爱它的主人走了,纷至沓来的游客却给花园带来了新的生机。
作为YSL口红的忠实用户,既然来了,跟“马约尔蓝”合影一组是必须的。
在马约尔花园逛逛拍拍不知不觉就耗了一上午时间。原路返回老城,找了家小餐馆吃午饭,进店一看一个客人都没,这可不就是传说中包场的节奏嘛,开开心心坐下点了单等着吃,却没想到又让我再次领教了北非国家谜一般的时间观念,上菜上了一小时,结账结了半小时,找钱竟也找了半小时之久,四个人走出餐馆已经是两个半小时以后了,总算知道为什么会没有客人了,看来包场有时候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啊。
这时候瑞瑞突然说感觉自己有点发烧,也许是之前长途飞行加上长时间转机太过劳顿,我一摸她额头真的有点烫,遂决定先送她回酒店休息。
回到酒店把瑞瑞安顿好,看她吃了药睡下,我、骨头、桑桑三个人才再次出发,拿上酒店老板给的地图,一路深入老城内部,去寻本约瑟夫神学院。
马拉喀什老城既有趣又错综复杂,在老城的条条巷道里穿梭,两边全是各种各样的小店铺,货品不外乎陶器、皮具、首饰、铁艺、地毯等,铺天盖地的倒也好看。购物不是我们在这里的目的,捂紧钱包,一任店主们纠缠,径直向前。
一家店外摆着木雕小骆驼很是可爱。
从未见过这样五颜六色的香料,不知作何而用。
我们三个在老城里走着走着就有点晕头转向了,路过了神学院门口竟都不知道,误打误撞买了距离神学院不远的
马拉喀什博物馆(Musée de Marrakech)
这座博物馆有一个巨大的庭院,博物馆里常年展出瓷器、首饰、服饰等摩洛哥的历史文物。
还有许多摩洛哥当代艺术作品挂在墙上展览。
很快参观完展品,我们开始互相拍照,三个人拍的起劲儿,全然不知去错了目的地。
正玩的开心呢,不知怎的我随口一问:“怎么没看到照片上的大水池呀?”。三个人把博物馆又转了一圈,这才意识到跑错了地儿,进错了门儿。急急忙忙出去,问了两个当地人,才知道我们要去的神学院就在旁边的街拐角。路过门口都不自知,脑子是有多糊涂。
好容易摸到门口,又发现三脚架不见了,赶紧奔回博物馆找,看门大叔一听我们丢了东西,也没多问就放我们进去了。好在三脚架没被人拿走,还端正的躺在庭院一边墙根底下呢,热心的大叔见我们出来了,主动上前关切的问东西找到没有,“找到了找到了,太谢谢你了。”我们连声回答。
一波又三折,再次回到
本约瑟夫神学院(Médersa Ben-Youssef)
穿过通道,看了无数遍的照片上的大水池,终于映入眼帘。
宗教建筑一直是我旅行最爱看的元素之一,一眼见到这雕花繁复的石壁,精致的木质拱顶和多彩
然而美丽的外表不是重点,其中的故事才最是迷人。学院创立于14世纪(亦有说法创立于16世纪),是北非地区学习古兰经规模最大的学院。步上二楼,会发现大回字形的结构中,又包含了许多小回字形的走廊,每个走廊四周都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房间,想是居住着当年在此学习的学生们。
据说这座学院里共有132个房间,最多可容纳900名学生。我们在二楼慢慢走慢慢看,数不清进过了多少个房间,许多房间内部只有一扇小气窗,有的房间里又套着另一个房间,甚至还有房间从当中被隔成上下两半,由于此时夕阳西斜,采光不足,所有房间都显得阴暗又狭小,看的多了,不免生出一丝恐惧感来,三个人都觉脊背发凉,不敢再看。
再次下到一楼,从楼下的回廊向上望,结合了安达卢西亚和阿拉伯风格构造极为对称的建筑,在天顶小气窗的微光照射下,竟显出一幅奇妙的景象。
楼下的走廊墙壁上挂着当年学生们在此学习生活的黑白照片,遥想900人在这里齐诵古兰经的场面,会是何等震撼人心。信仰的力量永远都是那么神奇,让人虔诚,让人敬畏,那些学生们,又是怀着怎样的信念,居住在让我们心生恐惧的阴暗小房间里,聆听安拉的真言。
我们在神学院一直待到要闭馆才出来,只恨时间不够多,这样好的地方,多么适合静静去感受啊。
================================================
一天暴走马拉喀什,最后的目的地,也是整个马拉喀什旅行的最重头戏,当属传说中摩洛哥最大的传统市场,同时也是非洲乃至世界上最繁忙的广场之一的
离开本约瑟夫神学院,步行约15分钟穿出一条小巷,眼前豁然开朗,人们正在搭建白色的棚子,天色渐暗,路灯打开,烧烤的铺位要准备开张了。
德吉玛广场在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又于2001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这是一座不眠的广场,你可以看到
我们来到广场,有两个任务,一是喝上一杯好评如潮的新鲜榨橙汁,二是找到一个好机位,拍一张必须留作纪念的德吉玛广场夜景。
广场上的果汁摊位太多了,价钱都一样,橙汁4迪拉姆一杯,混合果汁10迪拉姆一杯,随便找了一家,先来一杯,入口那个甘甜啊,一口喝干再来一杯,果汁摊小哥眉开眼笑,见我拿起相机,pose都准备好了。
在北非国家游玩,套路是免不了的,德吉玛广场上传说的套路相当多,各种宰游客、强买强卖和偷梁换柱的现象非常严重,就连举起相机,那些认为你将他摄入镜头的人,都会伸手向你要钱。
本着惹不起躲得起的原则,我们决定不在广场解决晚饭,而是直接找机位拍摄广场夜景。
广场上有一家饮料店,是拍广场夜景的最佳位置,店名叫做Grand Balcon Cafe Glacier,牌子很大很容易找,上楼以后要先买一瓶饮料才能落座,所有汽水全部20迪拉姆一瓶,这个时候顾不得坑爹了,三人一人买了一瓶汽水,迅速占好一个位置,架好相机等着日落。
天色渐渐暗下来,广场上的棚子全部搭好了,一阵阵烤羊肉的香味开始在空气中飘散,各式各样的江湖卖艺者随处可见,精彩的歌舞表演、惊险绝伦的杂技、扣人心弦的耍蛇,十八班武艺只多不少,三教九流齐聚一堂。
突然,
德吉玛广场,意为“死者们的广场”,曾经是公开处决叛逆者的地方,如今却成为了马拉喀什的象征,不眠的德吉玛,不眠的红城马拉喀什。
最后编辑于 2016-10-24 21:52
回复
8袋长老
发表于 2016-10-23 15:21
撒哈拉沙漠(Sahara Desert) #永远的撒哈拉#
这天一早,我们要去接另外四位小伙伴,上海的佳佳夫妇,广州的小花和她定居在
私人团的司机大叔准时到达酒店门口,人一凑齐,即刻出发,商务车驶出
山坡上有很多貌似夯土筑成的柏柏尔传统民房。
路过有名的之字形山路。
汽车在山里九曲十八弯的绕着,很快桑桑和小花都产生了晕车反应。司机在路边停车,让她俩下车透气,我也跟着下车放松放松双腿,远看天边飘来一层厚厚的乌云,眨眼间就把蓝天全遮住了。
有一颗枯树倒在地上,我倚着树干,望着远处的天地,一阵风吹来,身上竟觉有一丝寒冷,心中莫名升起一股不安感,似乎有什么事情将要发生。
休整之后再次上路,直到午时才到达今天的第一个景点,
阿伊特.本.哈杜村(Ait Ben Haddou)
沿着公路走了一小段,下一个小坡,眼前出现一座桥,桥的那边,就是阿伊特.本.哈杜村了。
桥下有一条河,此时正值枯水期,干涸的河床显露出来。听说丰水期的时候,河水会被红土染成红色,成为名副其实的红河。
爷爷在村口停下,引我们看种植在村口的两棵椰枣树。椰枣的原产地就是北非的沙漠绿洲,是当地的特产食品。椰枣含有对人体有用的多种维生素和天然糖分,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不仅如此,椰枣还可作粮食和果品,又是制糖、酿酒的原料。
爷爷随手摘下一颗椰枣,把枣核剥出来,让我们仔细观察它的种子。椰枣的种子
阿伊特.本.哈杜村建于公元8世纪(另有说法建于12世纪),由6座被称为"卡斯
阿伊特.本.哈杜村的建筑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了柏柏尔人的传统,柏柏尔人是一支生性喜爱战争和参与各种野蛮活动的民族。他们强悍而勇猛,为了保护村内的民房,村子的外围筑有防御
如今的阿伊特.本.哈杜村作为旅游景点开放,走进村内,可以看到大量的商铺,贩售地毯、陶器、珠宝首饰以及其他各色旅游纪念品。
爷爷领着我们拾级而上,带我们参观生活在村子里的居民们的家和他们的羊圈马厩,据说,目前居住在村里的人家,只有6户了。
登高望远,天边风起云涌,一丝阳光也见不着。
阿伊特.本.哈杜村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联合国花了5亿迪拉姆来修复它。这座荒芜的古村落又被称作北非的横店,曾有20多部好莱坞大片在这里拍摄,其中有我百看不厌的《木乃伊》系列,带着电影情怀来到此地,爬到最高处从上向下俯瞰阿伊特.本.哈杜村,影片中的场景真实的展现在眼前,宏伟而震撼,却不知是否商业化的环境加上天气原因,心情并没有预想中激动。
离开阿伊特.本.哈杜村之前,我们询问向导爷爷的年龄,爷爷笑了笑,随手捡了一块石头,在地上用力写下88这个数字,写完站起身原地跳了一下脚,表明自己身体还很硬朗。
我们惊叹爷爷高龄的同时,也不禁在心里默默猜测他没有退休还在工作的理由。也许是为了赚钱补贴家用,也许是自己本身喜欢导游这份职业,不管真实原因究竟是为何,我更愿意相信他是真心喜爱阿伊特.本.哈杜村,想把这座古旧村落介绍给世界各地的人们。
临别时,我给爷爷拍了两张照片,他对着镜头顽皮的吐出舌头。拍完照,我们轮流和他握手,我握着他长满皱纹的苍老的手,对他表示感谢。因为有了爷爷,游览阿伊特.本.哈杜村不再单调,他卖力的讲解让我们了解很多古村的历史,幽默的话语给我们带来很多欢笑,希望爷爷能像老顽童一样,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回到车上,司机告诉我们下一个景点是
“这是堵车了么?”小花突然说到,只见前方公路上车辆排起长龙,还真是堵车了,“怎么这么倒霉!”大家纷纷抱怨,“前面是不是出交通事故了?”佳佳猜测。跟上车龙的队尾,司机停车熄火,我们这才知道堵车的真正原因,道路两边的低洼处已经被泥水涨满了,早上出发时我不详的预感竟然成真,我们遇上了泥石流。
司机下车查看水势,叮嘱我们绝对不可以离开车,不多时他回到车上,两手一摊,没办法,等吧,这下好了,我们被困在这里了。
不知等了多久,前方的车突然开动起来,总算可以前进了。然而开没多远又堵住,原来有一段公路被水淹了,一个欧盟摩托车
乌云散去,雨渐渐停了,大家都忙着发微信和家人朋友报平安,突然看到天边一道彩虹,真正是风雨过后见彩虹,一车人的心情又好起来,却没想到更大的灾害还在后面。
半小时不到,我们就遇到了最严峻的情况,一段公路被上涨的泥水完全淹没了,一辆越野车翻倒在公路下方,一半都沉在水里。汹涌的泥石流一波波冲过来,许多司机下车想帮忙,却束手无策,那样湍急的水,人一下去必然要被冲走的。
我们的司机不敢冒然开过去,把车停在最前面,观察着形势。对面有几辆大车,也不敢冒然开过来,两边互相堵着,都在等待时机。
此时已是傍晚六点半,水流一点也没有减缓的趋势。时间一点一滴过去,没有人来救援,所有车也都僵持着。玫瑰谷显然是不可能去了,我甚至已经做好了要在车上困一夜的心理准备。
就在这时,对面一辆旅游大巴突然动了,看样子是想冒险硬闯。我们都很紧张,我们的司机也很紧张,目不转睛的观察着大巴的行动,只见大巴缓缓驶入湍急的水流中,一点一点向前挪动着。大巴司机牢牢把着方向盘,饶是如此,车尾还是几次打滑,险些翻下路去,总算是有惊无险闯关成功,大巴上的游客纷纷鼓掌欢呼。
回头再看我们的司机,也有点蠢蠢欲动想要硬闯,又没有十足的把握。正在犹豫间,对面又有一辆SUV成功闯过来了,司机大叔见状下定了决心,系好安全带,发动汽车,将前排车窗开到最大以便落水逃生。胆小的我们连声喊“等等”也来不及,车子已经驶入了水中,车轮两边溅起的泥水沾了我们一身,八个人的心全提到了嗓子眼,闭眼默念千万不要翻下去。当车成功驶出危险区的那一刹那,我们不由自主的鼓起掌来,赞叹司机大叔一流的车技,感谢他带我们渡过难关。
最危险的一段路过去了,之后一路通畅。晚上七点半,我们顺利抵达了
晚餐时,大家聊起刚发生不久的惊险事件还有一些后怕,又觉得这份意外分外迷人。虽然最终也没有去成玫瑰谷,还耽误了整整半天时间,但是人生第一次经历了泥石流,体会了身陷险境中的沮丧和成功脱险后的欢腾。用包容的心看待旅途中发生的一切,不论好坏,都是一种历练。在安拉的土地上,定是真主冥冥中保佑着我们。
================================================
经过一夜休息,大家都精神十足,继续上路。天气晴朗,蓝天白云,前一天的大雨和泥石流仿佛是做了一场梦。
第一站是
图得加峡谷(Gorges du Toudra)
由于昨天的大雨,谷底河水暴涨,并伴有浑浊的泥沙,一个戏水的当地人都看不到。
我们徒步穿过峡谷,被谷里的穿堂风吹的生冷,再穿出来时已经太阳高照了。
八个人在太阳底下站了一会,等身体回暖,之后上车继续向
路过一片绿洲,司机大叔放我们下来拍照。去年在
之后再无任何景点。下午四点,我们抵达
梅尔祖卡(Merzouga)
不一会,我们的沙漠向导来了,是一个长相十分年轻的柏柏尔小伙子。他帮我们包好头巾,又牵来骆驼,根据我们的身材胖瘦,麻利的将我们排成一队,一个个搀扶到骆驼上去。
一切准备就绪,他牵起打头骆驼的缰绳,带着我们一行人,进入撒哈拉沙漠。
骆驼走起路来是非常颠簸的,所幸我已不是第一次骑,根据过往的经验,放松身体,跟随骆驼颠簸的节奏,也能腾出一只手来拍照。
去年我去过埃及的黑白沙漠,那里亦属于撒哈拉地区,那么算上这次,我便是二进撒哈拉了。不同的是,这次离三毛又更近了一点。
其实大家都知道,三毛当年真正居住的地方,在
撒哈拉沙漠这个神奇地方,气候恶劣,贫瘠荒凉,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然而她满溢的魅力,却能让每一个亲眼所见的人在瞬间沦陷,从此无法自拔。三毛所著《撒哈拉的故事》开头,她母亲给她的信中写着“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往。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
夕阳西下,向导将我们放下骆驼,欣赏这沙漠中日落的美景。爬上一座大沙丘,望着眼前无数连绵起伏的沙丘,心中的激荡、舒畅、解放感都释放出来,这片荒芜的大地迷惑了三毛,也迷惑了我。三毛母亲信中的那句疑问有了答案,撒哈拉沙漠的无穷魅力,只有投入其中,方能体会。
在沙地上留下一个脚印,知道几天后就会被风抚平,所以拍下照片,作为我来过此地的见证。
再次骑上骆驼,远远看到另一支驼队正向深处前进着。撒哈拉沙漠承载着每一个远道而来的人的梦想,而骆驼则是沙漠中的方舟,载着人们不断前进,直至梦想之地。
天黑了,我们到达沙漠中的营地,用过简单的晚饭,便和向导一起,找一片平坦的沙地数流星,看银河。
去年我在北非大陆最东端的撒哈拉看浩瀚星空,今年我在北非大陆最
八个人坐在苍穹下对着流星许愿,聊三毛,聊旅行,聊人生,直闹到夜深才散去。
早上六点我们起床,骑上骆驼返回。在骆驼背上,我们看到了沙漠中最美的日出。
之后又是一路颠簸,一小时后我们走出沙漠。从向导处得知,骆驼的寿命只有30多年,而它们满1岁便要开始工作,直到30岁才能退休,真正是活到老干到老。驮我的骆驼已经10岁了,9年里,不知载过多少要去撒哈拉圆梦的旅人。
沙漠之旅的最后,我们和向导告别。25岁的小伙子开朗又友好,替我们牵骆驼,帮我们拍照,给佳佳捡墨镜,陪我们看星空。可惜没能好好给他拍一张特写,只在瑞瑞的相机里留下一个背影。
“今生是我的初恋,今世是我的爱人!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我带出一小瓶撒哈拉沙漠的沙子,每看它一次,美好的回忆便又重播一次。
三天两夜的撒哈拉沙漠之旅就这样结束了。俗话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分别之时,大家都依依不舍。带着同样的梦想,共同经历一段难忘的旅程,撒哈拉沙漠是我们友谊的起点,却不是终点,今后各自走在自己的旅行路上,依然能忆起一同逐梦的小伙伴们,期待着再次相见的那一天。
最后编辑于 2016-10-30 21:20
回复
4袋长老
发表于 2016-11-02 16:13
好贴,好图,好感动!
回复
相关阅读
相关问答
相关阅读
1
3
当地热卖
当地玩乐
机票酒店
签证
愿多彩之风永拂大地——记行走在摩洛哥的12个日日夜夜(2016年秋)【完结】
穷游兴趣小组
线上线下
欧洲
亚洲
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后院
2004-2017 © 穷游网® q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Version v5.57 京ICP备120035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935号 京ICP证140673号